先生笺《僖公二十八年》,先引他书之“知难而退”,未作解释,检字典为: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此处当为前意。后又引《僖公二十八年》句: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似与前引无干。某读《左传》是则全文,如录:子玉怒,從晉師,晉師退。軍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師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報也。背惠食言,以亢其讎,我曲楚直。其眾素飽,不可謂老。我退而楚還,我將何求?若其不還,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眾欲止,子玉不可。方知(如图,某之笔记,字丑,诸君莫笑。),先生引句为军吏询问何以退避三舍,非后世之天子守国门,君臣王死社稷之谓也。且细品味吏之语气,非为退为耻,以退而避臣子为耻也。足征是时之兵卒深悉知难而退之义,非后世腐儒以不退让为荣,为德以绳他人也。以先生读书之全面,犹不能使引文无异议,况我辈之仅仅读只言片语哉?读书当通读全文也。
老辈先生引用文字,往往以彼时人们读书之范围、习惯为准,非仅为适应我辈之读书也。如前篇《不经意之炫耀》,周作人引《笑到》之一半给怀王句,后读明清笔记,此例引用巨多,先生辈读书人几乎人人皆知,而吾辈很少读到此例也,此读书范围不同而,不可强求。然欲读旧书以愉目者,非通读全文而不能明其意也。一孔之见,见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