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柳慕深尴尬的局面被应如是一句责怪化解了。
“我……”柳慕深没想好如何回答,昨晚应如是沐浴的样子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等我一下。”
应如是想到柳慕深来得匆忙,可能没带够衣服。去了房间里,翻箱倒柜找到了几年前应老爷练功时穿的旧衣服,拿出来让他换上。
出乎意料的合身,人靠衣装马靠鞍,大户人家的衣服本来设计就富丽,柳慕深长的也俊俏,搭配上华丽的衣服简直是姑娘们心中的如意郎君。
吃过早市里买回的早餐,应如是跟柳慕深商议着报仇的具体事宜,她已经把柳慕深当成自己人了。
大概计划是去百晓阁获取仇人的情报,根据情报再做打算。柳慕深的意思是他一个人去,江湖并不算太平,应如是最好待在家里,只不过应如是执意要去,两个人谁也睡服不了谁……呸呸,谁也说服不了谁。
玲珑回来,费了些时间处理了一下遇上的小问题,总算是把这些老掌柜、老客户稳住了。
回来时还招了一批仆人、护院,由于宅子里刚刚死过人,纵使出了高薪也只招到了二十几人。
听到二人打算去百晓阁追查凶手,玲珑坚决反对。倒不是反对报仇,而是反对应如是亲自去,应如是是应老爷唯一的孩子,又是应家现任家主,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她怎么向应老爷、二姨娘的在天之灵交代。
再说了,报仇可以花点钱雇人去,江湖上的亡命之徒多了去了,不用白不用,柳慕深也是这个意思。
然而应如是去意已决,把应府托付于玲珑,灵堂拜过爹娘,便要带柳慕深离开应府。
临行时,玲珑像送女儿出嫁一样,大包小包地帮应如是装了许多必备的东西。
应如是从小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乖乖女,玲珑则不同,虽说没闯过多少次江湖,可出去玩的次数也不算少数,她深知第一次出门的难处。
去百晓阁路程颇远,若论速度,骑马最佳。不过柳慕深明白,应如是千金之躯,怕是受不了马背的颠簸,就雇了一辆马车,柳慕深骑着马跟在旁边。
应如是是富贵人家的小姐,自幼便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此次出来对一切事物新奇不已,时不时悄悄地撩开车帘四处张望。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伙计们的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往前又看到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卖的东西也五花八门,灯笼,扇子,手绢,斗笠,雨伞,果品,糕点等。
还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拿着风车追着马车嘻笑打闹了一会儿。
一路上街景新奇,但吃的就差多了,集市常见的主食无非包子馒头汤面,倒是有些烧鸭,烤鸡之类荤菜,主要是给寻常人充饥,口感比不上应府的厨子,应如是一时间自然是吃不惯。
自幼在府长大,想不到外面的食物与家里差距这么大,同样是包子,馒头,应府里吃到的更加细腻,更加柔软,还带一丝丝香甜,同样是汤面,家里做的汤更香、更浓;至于烧鸭烤鸡类荤菜,集市上卖的口感又肥又腻,实难有胃口。
也有些能做出美味菜肴的的百老老店,只不过店里已经爆满,应如是二人又忙着赶路,自然是等不了。
几餐下来应如是吃的并不多,柳慕深注意到了,悄悄地递给应如是一个小小的油纸包,示意她躲在马车里偷偷吃。
应如是打开一看,是一包肉片,肉色泽酱红,油润光亮,肌肉中的有少量筋,其色黄而透明;肉质紧实,肉片完整不松散,切面成豆沙色;拿起一片咬了一小口,咸淡适中,酱香浓郁,酥嫩爽口,不硬不柴。
从没见过这样的肉,也没尝过这样口感,不是猪肉也不是鹿肉,应如是:“问这是什么肉?”
“牛肉。”柳慕深低声回应。
“啊,可朝廷规定……”
“嘘—!”柳慕深伸出食指放到嘴上,做了一个不要说话的手势,然后又问:“好吃吗?”
“嗯。”应如是点点头。
柳慕深微微一笑解释道:“这是漠北游牧民族常吃的食物,一些商人瞒着朝廷买卖进来的,中原不是很常见。据说能补中益气、滋养脾胃,适合长途跋涉的人食用。”
马车里面的应如是明白,柳慕深一定费了很大力气才买来的,她舍不得大口吃,咬了一小口,细细品尝着。
出了城人就少多了,道路两边绿树成荫,几只山雀叽叽喳喳的似乎在交流着什么,掀开车窗的窗帘往外看,居然看到一棵树裸露的树根旁,有一只灰色毛茸茸的小兔子,长耳朵不停地动着,一双机警明亮的眼睛警惕的观察着四周,突然注意到了马车一转身跑了个无影无踪。
“小兔子,那边有只小兔子!”应如是兴奋地喊。
“嗯,哪里?”柳慕深问。
“那里!现在跑了。”应如是指着一个棵树。
“姑娘是第一次出门吧?”马车夫问。
“是……的。”应如是很少跟陌生人说话,一时有些害羞。
“我一瞧就是,有兔子不稀奇,以前我还见过有梅花鹿呢!”
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车夫在吹牛皮。
“它们不怕人?”
“不怕,官老爷有令不让抓,要不然早就被人打来吃喽。”
接着两天又是面饼之类的干粮,但柳慕深不知从哪儿拿了一壶液体,倒了一杯给应如是,应如是尝了一口,酸为主,甜为辅,竟然还有一股荔枝的香味。
“这又是什么?”
“荔枝浆。”
“啊?竟然是用荔枝做的?”要知道荔枝可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应家如此地位,应如是也仅仅小时候吃过一次。
“当然不是,荔枝浆并不是荔枝所做,是用乌梅、砂仁、肉桂、生姜、丁香等常见食材放在一起酿制,名曰荔枝浆,只因喝起来有荔枝的味道。”柳慕深解释道。
应如是只得感慨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一路上粗茶淡饭,但柳慕深总能时不时的带一些有趣的食物给应如是,比如,前天的糯米花(类似于现在的爆米花),应如是以前一直以为只有二月初二龙头节时才吃的到。
昨天的水芝汤,这是应如是第一次尝到咸味的饮品。今天的是冰糖葫芦,应如是看着柳慕深拿着一串冰糖葫芦若有所思,说道:“再不吃糖就要化了。”
“嗯,想起一些往事。”
“可方便说来听听?”
“倒没什么不方便的,我是个孤儿,最早的记忆就是随着一群乞丐乞讨,有一个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孩子跟我关系最好,有一天我们捡到了别人丢掉的半串冰糖葫芦……”
“接着你们都想让给对方吃,最后谁也舍不得吃,结果放坏掉了?”应如是一脸天真地问,这是应如是和玲珑小时候干过的傻事。
“不,我们两个抢了个头破血流,几乎是以命相搏。”柳慕深苦笑着说。
“……”应如是吃惊的说不出话来。
“当时饿,一起乞讨的人,每几天都有一个人饿死,谁都不知道明天饿死会不会是自己。都是些往事,不提也罢。”
应如是看着眼前这个一直陪着自己谈笑风生,且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男子,未曾想过他竟然有如此的经历。
又到了一个小镇,车夫拒绝再载他们,建议他们换乘驴车,一来道路崎岖,二来这里的治安不太好,柳慕深便买了一辆驴车,准备自己赶车。
买的驴车其实跟马车差不多,也有车厢、车窗、车帘,就是小了点,旧了点,不容易引人注意。
小镇上有一家酒一楼,招牌竟然是火锅,本朝火锅并不是多么流行,在这里遇上实属罕见,舟车劳顿,刚好在此休息一下。
啃了这么多天的干粮,能吃到煮的软烂又香喷喷的肉食,着实让人开心。二人边吃边聊:“我还是第一次吃,父亲不喜欢这种食用方法,他说这种吃法不分彼此对长辈不敬。柳大哥,你以前吃过吗?”
“我也很少吃,上次吃还是在师妹的寿宴上,师妹吵着要吃,亲生女儿的要求,纵使无理师傅也只好命人准备,宴席上师傅出题刁难师妹。”
“出什么题?”
“师傅让师妹作诗一首,并说诗里要有风要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要有驴。”
“啊??这如何作得出?”听到这里,应如是觉得林震一父女还真是有趣。
“师妹作不出,便拉我顶替,我只好随口吟来,现在想来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
“柳大哥好厉害,吟来听听。”应如是也擅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明白以此题临时作诗有多难。
“风吹雾散天光妙,佳荤入锅火正烧。忽闻竹铃伴笑语,却是驴轿载粉娇。”
“好诗,好诗!真如恒阳先生所说,柳大哥乃状元之才。”应如是放下筷子一鼓掌,手链上的银铃叮叮作响,又想到刚刚坐的驴车,突然脸一红,这首诗说的明明是自己啊!还是说当真是巧合?
又走了两天,百晓阁终于到了。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童子,张口便道:“来百晓阁询事,一不得违反江湖道义,二不得违背天地良心,三不得欺凌弱小作恶行凶,二位可知?”
柳慕深应如是皆言明白,把应家灭门惨案经过,和尚长像及所用的功夫尽数相告。
童子点点头:“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更别提灭门之仇,询事费用可免五成,白银四万两,两日后便有答案。”
柳慕深早跟应如是提过百晓阁的费用,可还是吓了她一大跳,好在带够了银票。
这两天内百晓阁食宿皆包,两人终于可以好好的休息了。
第二天两人在百晓阁园子里散步,刚好见一些童子正在放纸鸢。
“小时候玲珑常常带着我偷跑出去放纸鸢,回来总是要挨爹爹骂,爹爹总说江湖险恶,我总以为他是在吓唬我,如今应家只剩下我一人了,也许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吧?”应如是一想家里的惨剧忍不住又被悲伤了起来。
“如是,你不该责怪自己,这并不是你的错。”
“柳大哥,谢谢你。”
“你看那些孩子玩的多开心,吟诗一首如何?”柳慕深决定转移一下话题。
“吟诗就算了,倒确实有首诗符合此情此景。”
“说来听听。”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应如是口中念诗,心中十分迷茫,自己真的能报得了仇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