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子女之恋父母,深如海洋不可量。
隔代教育也能充满正能量,并不是说隔代亲情能替代父母之爱。事实上,父母之爱无可替代。
隔代教育也能充满正能量多年前,老家约十岁的表妹依依被送到寄宿小学,因表舅妈要出去打工赚钱。
我坐车经过小学,家人要我捎带东西给她。原来活泼可爱贪吃爱玩的表妹不见了,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神情冷淡, 沉默寡言的小女孩。
和母亲家人一个学期的离别,已经让这个女孩移了性情。我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头发,希望能带给她一丝温暖。
因为我也有类似经历,初二好心的班主任帮我垫付了寄宿费,因此初三我得以住校。每周才回一次家,我总觉得别扭,又说不出哪里不好。
现在想想,不能每天见到母亲,我上进的动力骤减,又脱离了家长的管教,导致初三那年我成长不顺遂。
如今,我的芊宝虽不是留守儿童,但我要上班,她无可避免地面临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隔开了父母和孩子间的亲情联结。隔代亲,虽然情真却极易宠坏孩子。
萱萱是芊宝的幼儿园同学,前天我和她妈妈一起去接孩子。回家路上,两人互倾互诉。她说,跟老妈住了快四年,育儿摩擦不少。
上次萱萱跟外婆回四川老家呆了一个月,回来一有鼻涕就往身上擦,吃饭动手抓。一交流,萱萱相对冷漠,她觉得都不像自己的孩子了。
于是,她跟老公一商量,搬回去和老人分开住。每天开店的老公负责接送,她是医生,休假时去接。虽然两人很累,可孩子成长得好,再苦心也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无论多么忙碌,也要争取时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爱。而事业再成功,也无法弥补育儿失败的遗憾。孩子有人管,隔代亲也是亲情,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让隔代教育充满正能量,离不开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
当当是朋友三岁的儿子,老人因故回老家了,他们早早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自己上下班接送。
因为不娇惯,孩子颇自立,一起聚餐,他总说:"不要妈妈喂。"然后,一个人大吃大嚼,看得我们不亦乐乎。
前段时间,爷爷奶奶想孙子了一来三个月。当当他爹苦笑说:"我爹觉着我对孩子太严厉了,直接给了我一耳光。孩子的习惯培养一夜回到解放前。"
幸好,爷爷奶奶家住得远,也不常来。否则,可想而知会冲突不断。
老人帮带也是一种幸运,也自带优势。我自幼家贫,既无长兄又无弱弟,父亲常年外出务工,母亲独力支撑,难免恶乡邻来欺。
祖母怜悯我们姊妹苦寒,时常以佳肴接济。压力大父母失和,家庭少温馨,全仗祖母看顾疼惜我们。野老念牧童,倚杖候柴扉。每天放学,我都在祖母的眺望中蹦跳着回家。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做人的道理经祖母口传入耳入心。陪她听渔鼓,为她做羹汤,皆能得来赞誉,实在是鼓励教育的老祖宗。
总觉得不成为一个品行端正,优秀的孩子,就对不起她的称赞,犹是砥砺前行。囿于老人的精力和观念,只有父母充分重视,才能发现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如果与老人观念无法协调,及时抽离不失为良策。若必须依赖老人,要及时沟通。
让隔代教育充满正能量,有效沟通是第一要义。
有一次,女儿芊宝兴起拍打家里老人,我多次制止不奏效。老人不以为然,笑哈哈地我行我素。我再三做老公思想工作也无用,他觉得我小题大做。
僵持了一段时间,孩子上幼儿园了,对其他小朋友亦如此。这下老人和老公就慌了神,时常在她面前念叨不能打人。还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要动手打孩子才会收敛。
趁老师们上门家访,我耐心做工作:"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予以纵容,等孩子大一点又嫌行为不宜,这是最大的强盗逻辑。
如今习惯已成再打她,反而是坏榜样。我们慢慢引导,做得好就表扬,做得不好就罚站警示,更有效。"
老师们频频点头,家人也服气了。我也和老师们反复沟通,寻求更好的引导方法。
隔代教育也能充满正能量事实证明,只要家长和学校观念一致,孩子的不良习惯就能慢慢纠正,哪怕走几步弯路。
让隔代教育充满正能量,还要了解老人的心理,设身处地做思想工作。
有一次,小区里四岁女孩嘟嘟的外婆和我聊天,她说:"今天早上,嘟嘟妈妈对她用了家规。态度坚定地批评了嘟嘟,还罚站了。
我嘟嘟不会求饶,站着眼泪都要出来了,看着好可怜喔!可我和他外公得忍着,不敢吭声。否则,嘟嘟妈妈就教育不下去了。没办法,有些苦非得孩子自己去吃,大人代替不了。"
我感叹老人的通情达理,又吃惊:原来在老人看来,我们寻常的管教,孩子的小委屈,他们会这般心疼。不尽合理,却真情流露。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相互沟通更有效。
隔代教育也能充满正能量隔代教育既非育儿良方,也绝非洪水猛兽。比如康熙八岁丧母,十岁丧父,由祖母孝庄承担抚育责任,终成长为千古一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父母用心教育用心爱,隔代教育才能充满能量,孩子成长得大多如你所愿。
网友评论
如今习惯已成,再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