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第四章的标题是,最初的孕育。
我们曾经以为腹中和出生后幼小的宝宝是“小物件”一样的,没有觉知。如今方知,这个阶段才是宝宝建立安全感最初和最关键的时期。
孩子在这个阶段尤其以感受和外界产生连接。不会说,不会动,唯有哭泣是传递信号的工具。我们由此学着判断孩子是饿了、拉了、还是身体不舒服。
孩子发出了感受信号,妈妈接到信号愉快的回应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安全感就建立了。反之,孩子发出了饿的信号,妈妈不懂,或者因为身体、情绪的原因无力照管,而没有及时回应。孩子会在意识当中逐渐产生错觉,认为自己是不被爱的,自己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分清楚,自己该不该提要求,这是成年后情绪问题、心理问题随时爆发的祸根。
很多孕期妈妈和产后妈妈,由于激素的激变,身体和情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要和这一时期的宝宝产生愉悦的互动也是不易的。
犹记得当年,孕期的我依然和孩爸时时争吵。产后,孩子生物钟颠倒,长久得不到休息的我,曾用很恶毒的语言诅咒过宝宝,而在外地的孩爸,还时不时生点倒刺。我很幸运,我是在娘家做的月子,母亲竭尽全力的照顾我,才幸免于产后抑郁的侵袭。
现在说来,风轻云淡,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明白。已经发生的,我们无法再回头弥补孩子,我也没法向孩爸讨要个说法。只能在当下,坦然接受自己对孩子的愧疚,接受自己那段时间的委屈。
作者说,为了呵护孩子,我们也需要获得呵护。
不管是自己从心理上接纳,还找一个能够共情我们当时处境的倾听者,与当时的情绪告别,与郁积在心中的不快和解。
不管当时是由于荷尔蒙所致的精神压力,还是一个人带孩子的无助、孤独、悲伤、委屈。统统全盘接受。
可以回头看往事,但不在沉溺其中是根本。处理好当下,别让当下成为下个令人追悔莫及的遗憾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