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每一个写作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苦心孤诣写出的好文无人问津,哗众取宠的闲笔却赚的盆满钵满。
每一颗付出的心都希望得到回报,这是人之常情。用心写出来的文章就像自己精心呵护长大的婴孩,她得到的关爱与你的幸福感成正比,大家都对她嘘寒问暖,你便欢喜;大家都对她视若无睹,你便悲戚。
然而,韩愈告诉我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此,千百年来,寂寥的文人多如暗夜里的繁星,这其中不乏一些我们熟知的大文豪:李白就曾感叹过:“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名。”或许他爱上酒只是为了浇灭心中的愁绪,遮掩明珠蒙尘的苦闷;写出名著之首《红楼梦》的曹雪芹不也曾自嘲自己的作品是“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不是写作太苦,而是知音难觅。
你的文章被丢弃在简书的角落里结了蛛帘,有时并不见的是你写的不好,或许是因为还没有被赏识的人发现而已,你需要做的是:写下去,并不断精进。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读名著、读别人的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写自己、写世间万物,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而后归于他处…
那些哗众取宠的文章,或是无病呻吟,或是消费女性,就像直播间里的网红,通过扭腰摆臀或者更下作的手段博取眼球,虽然暂时鼓起了腰包,却也丧失了尊严和自我。那些低俗的内容像手纸,解决了读者的一时之需,随后还不是被扔进了垃圾桶。
尽管大家对垃圾文不屑一顾,但在受尽冷落后身心还是倍受煎熬,怀疑自己、怀疑人生,站在写作的十字路口,不知向左还是右?
歌德的《浮士德》里也有这样的矛盾:艺术创作应当为了生存而迎合大众低俗的审美,还是追求不朽的传世经典而忽视现实的困境?书中的经理和小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要求剧作家写一些三俗的故事迎合观众,而剧作家看重的是作品的灵魂和价值,不愿对不起自己手中的笔。于是,他们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矛盾。
魔鬼靡非斯陀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是什么,到头来还是什么。即使你穿上几尺高的靴子,就是你带的假发卷起千百层绉波,你是什么,你永远是什么。”
烂俗的文章,就是写一百篇、一千篇都不会让你成长,只会把你引到那黝黑恶臭的阴沟里,久而久之,沦为垃圾文制造工具,你就废了。就像那个5岁能诗的神童方仲永,他的天赋被父亲当作造钱的工具,肆意挥霍,而不加以学习深造,最后才华萎谢,泯然众人。
而优秀的文章,写一篇是一篇,每一篇都做数。用心写作的人,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学到很多的东西,比如,我每次写书评,会再把原文细细看一遍,边看边思索如何下笔,写的过程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作者的谋篇布局、学作者的遣词造句,学作者的眼界胸襟。除了自己写,还要多看看别人写的优秀作品,看别人的文章,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他的一个观点会牵出你的不同想法,从而产生灵感,勾起你写作的欲望。
写作是一场修行,坚持写好文,有感觉了就写,没感觉就看看书,不要逼自己每天写,也不必学人家一天看一本书,读书和写作都应当是愉悦的,由内而外的自然生成。写作这件事最要紧的是善始善终的坚持。因此,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于己,终身受益;于人,锦上添花。
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砥砺前行,总有一天,你会活成一束光,照亮来时的路,照亮前进的人。
断舍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