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紫藤,你的问题我来答。同治皇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紫藤觉得他是一个既失败又短命的人。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解答:
一、出生尊贵却童年压抑
同治虽出生皇家身份尊贵,但童年却是压抑的,缺少了同龄人该有的天真和快乐。母亲慈禧,从政治角度来看,是一个仅次于武则天的女人。但从家庭角度来看,她却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
咸丰皇帝驾崩,六岁的同治皇帝即位。慈禧为了避免祸害和对权力的渴望,她连同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杀了顾命八大臣,然后慈禧、慈安两宫垂帘。

慈禧对同治寄予厚望,安排了当时国内最顶尖的教师团队来指点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换成现在的时间就是早上四五点钟起床,晚上六七点睡觉),学习四书五经等。
同治毕竟是小孩子,天性贪玩。慈禧严厉多过温情,其教育结果是同治越管越叛逆。同治的养母慈安太后,她的教育方法则是对他百般宠溺,其教育的结果让同治更难管教。再加上,他是皇帝,老师也得让他三分。
大多数“坏”孩子为什么“坏”?根本原因就是缺爱太久或是被宠坏。母亲慈禧注重学习结果却忽略了小同治的心理感受;慈安太后注重物质需求还是忽略了小同治的心理需求。
两个母亲的极端教育方式 ,让同治从小就变得既压抑又叛逆还乖张,即使成年后也不能走出这个怪圈。因此,同治的童年是不幸福的,因为他是一个心理上得不到安慰的小孩。
二、顺利亲政却身不由己
同治身为皇帝却不能理事,得一心人却不能幸福在一起。主要原因就是他有一个专权跋扈的母亲慈禧。
同治皇帝长大后,慈禧对皇帝的控制变本加厉。慈禧更不肯放权,让同治亲政。直到十八岁,慈禧恐惹非议,才勉强让同治亲政。
即使亲政了,同治还是一个傀儡。刚开始他也是满腔热血 ,但还是因两个方面败下阵了。一方面是同治太年轻能力有限,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
另一方面就是慈禧的“明升暗降”的政治手腕显得他无用武之地,实权依旧掌握在慈禧的手中。
这也包括同治皇帝的感情生活,同治十一年,皇帝选秀大婚。慈禧、慈安两位太后,各自给同治选了一个老婆。
慈禧相中的那个是富察氏,同治封为慧妃。而慈安相中的阿鲁特氏,也是同治喜欢的,所以立为皇后。
慈禧不悦,因同治忤逆了她的意思。于是,慈禧经常派太监监视同治和皇后的私生活。从中各种找茬,同治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搁在现在,同治皇帝就是一个妥妥的妈宝男。可想而知,他的事业是失败的,感情也是失败的。
同治不敢与慈禧对抗,所以只好勉为其难地服从命令。同时,从小就养尊处优,恣意妄为便是家常便饭。于是,皇宫之内生活不如意的皇帝,开始“逃”出紫禁城。
三、放浪不羁致使短命离世
野史记载,恭亲王奕訢的长子载澄与同治是堂兄弟,也是一对好基友。有了载澄的带领,同治就“见了世面”了。俩人经常出入花街柳巷,过着花天酒地、放荡不羁的生活。
毕竟同治是皇帝,他的荒诞行为不可能不为人知。所以,大臣们纷纷上奏折劝皇帝改邪归正,同治都置之不理。

奕訢联合其他两位皇位叔和十位重臣又一次进行重谏。于是,同治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也反应出他顽劣不成器的性格。
之后,同治就下了一道谕旨,剥夺奕訢“铁帽子亲王”爵位降为郡王。同治无疑是在作死,慈禧、慈安两位太后得知后,批评指责了他。然后,第二天同治把谕旨收回,又恢复了奕訢的职务。
一番折腾后,同治也生病了,没过半年他就死了。关于同治的死,有人说他是因得花柳病死的。可是,官方记载是因得天花而亡。

回头看同治皇帝的一生:
六岁登极,十九岁病死,做了十三年皇帝。人生有好几个十九年,可怜同治只过了一个,实在短命。另外,事业、感情也是失败的。不用怀疑,傀儡的结局大致都是如此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