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问智者:「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智者笑:“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
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
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
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
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1620/ac8d51a7556ee4d5.jpg)
明闻,是常驻在寺里的义工,明闻是她的法号,至于她真实的名字,我只偶然瞥见过一次,却也不记得了。
她常常在她的房里,煮上一壶热茶,备些茶点,看起经书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很少迈出寺里。
与她同龄的人,正满腔激情刚踏入社会,开始为自己的事业加班加点的拼搏着,而她却选择归隐山林。朋友常常不理解她,她的心里其实明镜着呢,若是有心,真心的朋友也会不远跑来山里看望她,又何必在意外人的看法呢。
认识明闻,也算是冥冥之中的某种缘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1620/91c4b67b11e527b0.jpg)
初到寺里,是临近过年的时候,大概是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年,心情复杂又焦虑,只短短地给她发了几个字“我想来找你”。
她给了我一个地址。蜿蜒细长的山路把尘世和寺隔了开来,下了车,明闻已在寺门口等我,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她。
匆匆放下行李,完成登记,开始了作为义工的工作,脑子想的太多而烦恼,那就做点体力活,一口气给一整幢楼的客房换了被单,又送去庭院晾床单,层层叠叠的布挂满了一整个院子。住在寺里的人不多,在这里,无论男女,都尊称对方一声师兄。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1620/1fc66dd1d9638b93.png)
寺里的茶是浓郁的,回味稍许甘甜。没有那么复杂的工序,丢到山泉水里煮,满走廊都飘满了茶香。喝茶时,明闻打趣说寺里是有结界的,门口那条路的拐角,就是和外面世界的分界点,听她着么一说,倒真觉得一切有着某种神奇的魔力存在,当然我知道这只是一个玩笑。
是的,这里就像是另一个世界,时间在这里变得充裕起来,有时间看星星,有时间看书,有时间去品味四季的渐渐交替。
春天目睹野花开成一片花海,秋季化为扫地僧,把枯叶扫成一团,夏见雨后朦胧的山寺,人的自然属性被一点点苏醒。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1620/857b028662474e69.png)
本想着学着古人雪夜围炉畅聊,却没有等来雪,杭州的冬天很少下雪,只剩刺骨又潮湿的寒风,刀子般刮进皮肤里。山林防火,所以炉子也只能作罢。
主持师傅有着很高的智慧,他是个出家三十年的老和尚,也是个大忙人,打点着寺里的一切,还要为世间有着烦恼的人们答疑解惑,所以常常很晚睡,也顾不上吃饭。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1620/cb0a4cbc57334c0d.jpg)
但是吃饭这事对我来说,可是每次在寺里最期待的事了。原因嘛,当然是因为斋饭好吃。山下当季新鲜的蔬菜,经过负责厨房的师兄之手,变成了最淳朴的美味,连最简单的豆腐也能从中品出些不一样的的滋味。吃饭前的感恩词,让每次的用餐充满仪式感,大家都不发出声音,用心尊重每一顿食物。这和平时看着网综,吃着外卖的感觉,当真是不一样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1620/c6d82a8d61fa2dd2.png)
寺庙被一座座茶山包围着,我们常常在饭后的一小会儿,背着师父偷偷跑上了山。有一条细细的石板路躺在茶树中间通向山顶,两边高低错落地布满了坟墓。石碑快与茶树融为一体了,上面刻着的是一个个文气典雅的名字,一看便知道充满了民国的气息。很奇怪,并没有觉得丝毫害怕,在字里行间,仿佛感受到了那个久远年代的故事,而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生活?金色的阳光透过密密麻麻的树叶撒到路上,一路向上走,像极了那部日本电影《楢山节考》中儿子背母亲上山的路,脑海中顿时思路万千,许久没有的创作短片的灵感又冒了出来。
“等春天的时候,来摘茶吧”明闻在山顶望着整片茶林跟我说道。
等到了春天,我真的来了。
那晚的深夜,和常寘师兄还有明闻一起做茶到很晚,却很兴奋。一直好奇红茶的制作方法,挑选,揉茶,发酵,每一步都亲力亲为,手上满是茶渍和茶香,怪不得第一次喝到寺里的茶就觉得与众不同,喝的都是一份用心。看着茶叶慢慢发酵变红,我喜欢极了这种感觉,亲手去做成一样物品,它有了自己的灵魂。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1620/81a64566169ac15c.png)
没有固定的日子,我已习惯每个月都去寺里住上几天。记得有一日,我上了山,常寘师兄诧异地问我,怎么没几日我便又来了,因为在她心中,我仿佛昨日才刚走。我只得一笑,说道这已经过了快一个月了。师兄们平日几乎不出寺,也没见什么生人,时间的概念在他们心中早已与我们这些尘世之人不同了,觉得也是挺神奇的一点。
我们经常在禅房喝茶,聊天。社会时事,八字命运,情感,自然植物,烦恼的世人,什么都说,常寘是一个非常有自己的独特想法的人,她早年在世界各地工作,有着丰富的见识和经历,最后选择了留在的这里。曾和她们说道,我的理想是可以出去看看这个世界,而她们觉得,在寺里,各色各样的人都会来到这里,她们不用出门,就能见到这个世界,想来,也是有一句蛮有哲理的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1620/f669a16042fed55c.jpg)
我对佛理没有太深刻的研究,也没成为个居士。不过是了解些佛祖当年的故事,学习些里面的道里。选择好好做一个义工,尽自己的力,为社会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修行,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做好自己。
所有的,不过「自在」二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1620/9e00cf57a06e341d.jpg)
寺在杭州的一个小山里,不同于灵隐这样的大寺,这里很少有游客,偶尔会有法事和活动,出于对寺的尊重和保护,名字在这里隐匿了,如果也有愿意去做义工,做些善事的,欢迎发送简信给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