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是重阳,还到了中秋。
太平盛世下的生活秀,自有其与生俱来的妥帖与安稳:既尘嚣世俗,又清静幽美。
记得儿时,最常做的事与一般稚童无异,就是喜欢在每个中秋节来临之时,总会缠着母亲,要她在百忙之中为家人做我最爱吃的红豆馅月饼。
父亲会哄我说商店里卖的月饼才好吃,还说在家做月饼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知道,父亲是心疼母亲,不让她太受累,可我却很任性,就要吃母亲做的月饼。
白白的面团,红红的豆沙馅,一个好看的月饼模具,这三样在母亲的手中,就能变出金黄香甜月饼出来。
父亲不喜欢吃甜食,但对月饼情有独钟,能勾起他许多的回忆。也会跟我唠叨几句祖父在糕点作坊当学徒的事,以及他做出的糕点如何的好吃。最后落款,还是这个月饼模具。
我父亲说模具上面的图案,是我祖父精心雕刻出来的,是家传的宝贝,还说这是传统文化,民间的工艺品。
我似懂非懂点点头。这个模具不单只做月饼,母亲还用它做过南瓜糯米饼和馒头。
带着花纹的月饼生坯,一个一个被母亲摆放在烤盘上,然后放进火炉中烘烤。我蹲在炉前观望着它们在高温下的变化。这时的我,在母亲的眼里就是一只馋猫。
每次,月饼出炉,不等凉透,就迫不及待拿起一个大口大口地吃,那份窘迫样,惹得外婆哈哈大笑,说我就像个小叫花子,就跟吃她做的甜糕一样香。
这些画面情节 ,至今记忆犹新。现在想起来,仍然感到非常诧异。
孩提时,为什么只喜欢吃母亲做的月饼,与外婆做得甜糕,而对商店其它的诸如蛋糕、饼干、果子,等,零食没有丝毫兴趣?
因为这份喜欢,所以,就特别盼着过端午、中秋与春节。因为,这样传统的节日,我才能如愿吃到自己喜欢吃的家制的点心。
岁月荏苒,时光匆忙走过几十个春秋,母亲已经老了,做月饼也成了她的记忆。慈祥的外婆也去了天堂,我与她只能在梦中相见。
在这个飘雨的黄昏,因为回忆,心情一下变得沉重起来。
走过闹市,走向郊外,坐在湖边,想一个人静静地梳理一下思绪。
湖面上,有一道道镶着金边的波痕轻轻漾开,天放晴了,心绪也随之晴朗起来,多少美好的往事又涌上心头——
曾经听外婆说,母亲在没有出嫁时,全然不谙厨艺,不理家务,只知道工作,且性格内向。结婚后,成了妻子、母亲后,居然变了,还学会了做月饼。
有人说我母亲很严肃,尤其是在讲台上,会令人暗生几分敬畏。可在我的眼里,母亲温柔和蔼,博爱至善。
母亲的书卷气,使不了解她的人,认为她一直只是一个活在精神世界的人。
其实,家事不外乎油盐酱醋茶,吃高居首位,母亲深谙。所以,她决定改变自己,为家人至亲褪下霓裳洗手做羹。
日子久了,母亲身上就渐渐渗出人间烟火,挥之不去。这种味道在我的眼里就变成了一种微醺醉人的芬芳。而她的生命年华,也化作一碗一碟的春意,最后变成亲人脸上的韶光。
所以,外表严肃的母亲,在我的脑海里就被定格成言笑晏晏的世界上最可爱的妈妈,她的脸上永远静静地绽放出一朵粉红的蔷薇。
原来,美好的感觉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凝聚其中的爱。前者之慰胃,后者却暖心。因为有了爱,所以每日的餐桌都成了流光溢彩、流奶溢蜜之地。
我的童年、成长中记忆的美好,就这样,在回忆的重重包裹中,慰藉着因雨水被淋湿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