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外国话剧”值得你欣赏?(把英语用起来)
你可能会问:“国内有很多好看的话剧,为什么要折腾自己去看外国话剧?”我的回答是:“米饭和馒头吃久了,有时候也会吃腻是不是?假如你发现汉堡和牛排味道不错,不妨换换口味,没准它们会让你的味蕾更满意,为你的身体提供更丰富的营养。”
看书也是如此,在中文图书之外,可以尝试看一些英文原版书,因为它们具有一些中文书没有的价值,带你站在不一样的角度看待事情,思考问题。也许原版书不会为你雪中送炭,但很可能让你锦上添花。
原版书价值独特,是值得挖掘的优质矿产
(1)英文类好书的绝对数量最大
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政经、军事和文化等领域雄踞老大地位;在全世界出版业,用英文写的书籍数量占绝对优势,据说其中科技出版物所占比例高达70%,其他类别的英文出版物,占比也不会低。
在美国亚马逊上,所有的英文类书籍超过2300万册,其中Kindle电子书380多万,而中国亚马逊上的中文图书(不含港台版图书)大约只有240万册。
英文书籍体量这么大,带给读者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各个主题下找到更多的好书。即使假定不管哪种语言写的书,优质类和非优质类的比例一样,优质英文书的绝对数量仍然更大。
我们做个简单的验证,分别在中国亚马逊和美国亚马逊上输入“写作”、”Writing”两个关键词,得到的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在亚马逊上,同主题下的英文图书数量远远多于中文图书,前者将近是后者的46倍。即使是英文电子书,也是中文图书的9倍。
(2)原版书给你最地道的表达
这个比较维度,主要是相对于中国人写的英文。中文和英文的差异,不光体现在外形、构成、语法等多个方面,更在于它们背后代表的思维方式。我们以中文为母语,浸染其中几十年,思维方式自然是中式的,换用英文表达同样的事情,思考方式不会那么容易就切换成英式的。
除了民国等时期的英语大师,像葛传槼、李赋宁等人,能以深厚的功底,将英文本身的美感、地道的韵味表现出来,其他很多人写英语文章或书籍,能清楚、准确地表达意思就相当不错,至于写出优美、地道的文字,可遇不可求。因此要想看用英文对一件事或一个观点的地道描述或分析,最好能够阅读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的作品。
(3)原版书不存在品质差异和时间间隔的问题
你可能认为自己目前的水平,还啃不下有点难度的原版书,所以先看翻译作品。这是一种暂时的选择,等英语水平上去之后,建议直接看原版。毕竟翻译作品多少会带有中式思维的影子,即使译者很努力地还原作者的想法,仍然容易出现信息遗漏、表达不准或美感缺失等问题。
再加上目前翻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译者的待遇较低,有时候译作的品质得不到保证。但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译作和原著品质相差较大,他们一看就看得出译者没有上心或水平不够,于是感叹不如直接看原版。
即使我们假定,翻译作品不存在品质问题,质量都过硬,它们在数量上也比不过原版书。翻译成中文版的书,只占所有原版书很少一部分,并且多为畅销书,毕竟出版社要考虑销量。
译作还有一个时效问题,英文原著出版后到中文版上市前,存在时间间隔,通常是半年或一年以上。过几年才出现译作的情况也不少见。罗辑思维出的《未来简史》中文版,间隔英文版上市只有3个月左右时间,算是一个特例。
原版书就不存在这两个问题,它们一上市,你就可以立即在网上买到电子版,立马同步到你的阅读设备上;如果买纸书,等待时间也不会太长。
2、把英语用起来的最佳实践之一:看英文原版
李笑来老师几年前写过一本很有名的电子书:《人人都能用英语》,很多人看过。这本书产生的影响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用英语”的重要性。这是很好的现象,因为学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抓取它背后传递的信息、观点、洞察等内容,应用于我们的工作或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用英语的过程中,我们有多种载体可以选择,像英文原版书、英文杂志、英语新闻等等。其中,英文原版是相对更优质的“用英语”的载体,因为英文原版数量极多、内容丰富,仔细筛选之后,几乎能找到任何领域大量的干货:互联网、管理、经济、营销、产品开发、运动健身、法律、家庭教育……
通常来讲,世界上最前沿、最专业的知识,以书籍形式呈现的,大多用英文写成。它犹如一座巨大的矿山,蕴含各种优质的矿产资源,随时等待着人们去开采、提炼,帮人们领略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拓宽视野,精进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看英文原版“用英语”的“用”,指的是“应用”,强调结果,是真正地用,而不是偏重过程的“使用”。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在于:前者通过阅读原版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思考质量,产生行动,促进工作或生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生改变;后者还停留在学习词汇、语法,或训练阅读理解能力的阶段,没有促成改变。
打个比方,老王马不停蹄地看了200本英文原版书,认为自己在用英语。然而实际上,他看完原版之后依然走老路,用以前的方式想问题、做事情,没把书中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并利用起来,提升思考能力或指导行动,这就不能算真正地用英语。假如老王看了几本关于投资的原版书,学到了一些投资方面的思路和方法,有一天偶然在新闻上留意到非洲某个国家的房地产行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于是投资30万美金,一年之后赚了20万美金,这就是实实在在地用英语。
再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2016年看了“写作与出版”(Writing& Publishing)主题下的You Must Write a Book, Launch to Market等电子书后,了解到自出版也是一种不错的出书方式。想想自己还没写出什么作品,没啥名气,目前不会有编辑会主动上门约稿,于是我萌发了找自出版平台出书的想法。
Kindle在国外是自出版领域的老大,但还不支持中文书自出版,它不行我就找别的,很快就找到了浙江出版集团旗下的本唐BookDNA自出版平台。为了快速尝试,并争取第一次小试牛刀能够成功,我决定翻译一本很薄但有较大影响力的公版英文书Zen To Done,作者是美国有名的时间管理教练、著名博客禅习惯Zen Habits的创建者里奥·巴伯塔(Leo Babauta)。
我每天抽一些时间翻译Zen To Done,两个月之后,完成译稿并仔细校对好,然后投稿到本唐。大概过了7个工作日,有一天上午我在深圳较场尾发呆看海的时候,收到邮件回复,说稿件通过了。当时感觉相当惬意!之后的流程也很顺、很简便,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工作效率高,另一方面跟我自己把编辑推荐、图书信息等推介文案一并打包提交也有关系,节省了来回沟通、修改的时间。又仅仅过了20天,我翻译的这本小册子《轻松搞定》就上线到亚马逊。不得不说,本唐做事非常高效。
我说这件事主要想表达:众多的英文原版书中,藏着大把的优质资源。我们看完一本原版之后,不应就此止步,而要想办法最大限度地挖掘它的价值,把书中所说的好思路、好方法应用起来,优化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许,你将获得比出版电子书大得多的收益。
下一章:官人别急,读原版之前先简单聊一聊
目录请戳此:《像看话剧一样,轻松搞定英文原版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