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札记132下】教育应该如何反省?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2-05-04 06:00 被阅读0次

    第175条--179条《教约》

    王阳明不但组织兴办启蒙教育,还亲自制定学校的教学规范,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一贯的、统一的,不是官僚的兴之所至,信口开河。

    教约,相当于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和规范。王阳明制定的教约共分五个方面,前四条是具体科目的教学要求,最后一条是总则。

    细读五条教约,不难发现,几乎700年前王阳明提出的教学思想,至今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可惜我们已经大大地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最严重的问题是教学理念无比正确,考核办法却是另外一套,教学实践当然另搞一套。因此,学生也是学一套,想一套、做又一套。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偏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凊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收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体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间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类,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一、礼教:每天学生来上学,向老读参拜见礼毕,教读要逐个询问学生如下问题:热爱家长、尊敬长辈之心是否真切,有没有松懈怠慢的情况?温凊定省的礼数,有没有认真履行,或者有没有不周全的地方?在外面行走、与人交往,是否恭谨端庄,有没有放肆懒散的情况?所有的思想言行是否忠信笃敬,有没有欺骗、虚妄,有没有搞歪门邪道?要求每个学生都据实回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要根据实际情况,委婉的加以教育引导,然后各自退下,回到座位上准备上课。

    二、歌咏:歌咏古诗,一定要仪容整洁、气定神闲,声音清澈响亮,节奏声调审正,不能急躁,不能放肆叫嚷,也不能有气无力、小心翼翼。一直坚持这样歌咏,就会精神宣畅,心平气和。每个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数量,分成四个班,每天轮到一个,其余都在旁边严肃恭敬的聆听。第五天,四个班一起轮流歌咏一遍,初一、十五各个学校集体到书院歌咏。

    三、习礼:修习礼仪,要做到内心专一,排除私心杂念。教读要审察学生的礼仪规范,评判仪容和举止是否合礼。不能怠慢偷懒,不要拘谨害羞,不可随性、粗野,从容而不迟钝,优雅恭谨而不拘束局促。一直这样修习礼仪,学生的仪容举止就会自然熟练,德性就会坚定。

    分班练习的具体安排与歌咏科目一样。修习礼仪的那一天,文化课就不用上了。每十天集中练习一次,,初一、十五各个学校集体到书院修习。

    四、文化课:文化课的内容不要贪多,贵在精要,熟练掌握。根据学生的资质禀赋,认200字每问题的,只教给100字就可以了,一定要让学生学有余力,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辛苦而产生厌学情绪,而是觉得轻松愉快。朗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心口如一,字字句句,反复体会,理清头绪。朗读要做到抑扬顿挫,保持谦虚平和的心态。一直这样诵读课文,学生就能将礼义融会贯通起来,智力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五、总则:每天教学内容的安排,先考察德行,其次朗读背诵,其次修习礼仪或者做作业,接着再朗读、讲解讨论,最后歌咏诗词。教学安排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天性,使他们热爱学习而不感到厌倦,从而不会在歪门邪道上去花心思。教师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就知道怎么教育学生了。当然,我说的只是个大概,真要领会教育的真谛和妙处,要看大家各自的努力。

    《传习录》中卷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读书札记132下】教育应该如何反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qw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