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自己,因为一个失去自己的人,也将失去拥有的一切。
(一)
“我其实也不想去。”表弟说道,“ 但大刘是我的好兄弟。这时候我不去,总感觉欠了大刘什么一样。”
近日,家里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一向省心的表弟居然跟着人打群架!为此,家里特别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其中在问到为什么要参与打群架时,表弟如此回答。
你看,因为“亏欠感”,我们往往会选择忽略本心,违背底线,做一些不愿意的事情,变成另外的样子。所以,表弟在面对这次难得的“同甘共苦”的机会时,会立马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即使知道不应该,即使内心抗拒,依然选择参加到群架事件。
在电影《心灵捕手》里,也有类似的主题。主人公威尔是一个问题少年,虽然有极强的数学天赋,却始终拒绝做真实的自己,坚持成为跟好友查克和摩根一样的人:混迹在社会底层,在生存和温饱间挣扎。他觉得如果自己离开,就是对不起朋友,即“亏欠朋友”。但是对于查克来说,威尔的亏欠感根本毫无根据,并且是一种负担:
不…你没有对不起自己,是你对不起我…你再在这里跟我们一起待20年是侮辱我们,窝在这里是浪费你时间。
我一天中最棒的时刻,只有十秒,就是从停车走到你家门口,每次我敲门,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说再见,什么都没有,你去了真正属于你的地方。
你看,我们总说自己过不上理想中的生活,那可能只是因为我们习惯用“亏欠感”把自己的怯弱合理化,好名正言顺地放弃那条明显更好、更合心意的路。
可是,人生本来就应该是独自前行,每一个抉择都该是发自本心的冷静理智思考下的结果。从来没有“谁欠谁的”,只有“愿不愿意”。我不禁想起一对熟知的夫妇。
(二)
小B和CC从大学恋爱到结婚,一直是朋友中间的模范夫妻。毕业后,小B因为一个创业大赛顺理成章地开始创业,而CC则将家里打理地妥妥当当,让小B没有后顾之忧。
事情的转折在结婚第二年。那一天,CC在家里突然头晕跌倒,此时小B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谈判,手机关机,联系不上。等到救护车把CC拉到医院,检查之后才知道:流产了。这对于期待孩子已久的夫妻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尤其是CC,她的悲伤、不甘和愤怒,全部对准了小B,并且时刻提醒他“你要记得,你欠我的!”
之后,小B对CC几乎有求必应。他放弃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老老实实做起公司职员,回到家中还要负责所有家务。CC则变得喜怒无常,有时还会故意找茬,比如让小B把饭菜端到床上,又说不和胃口要求重新做;比如她会故意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再看着小B一点点整理……
“你这样会不会太惯着CC了?”朋友们实在忍不住劝道。
“这是我应得的。我欠她的。”小B只是苦笑。
在一段不对等的感情里,付出更多或者受伤更深的人常常会被有意无意地推到道德的制高点,另一方就会产生很深的“亏欠感”,从而丧失自己的立场、原则和方向。
于是,我们会接受一段并非出自爱情的感情,我们会成全对方的心意放弃自己的理想,我们会按照对方的要求变成自己不是的人。“亏欠感”就像我们主动带上的紧箍咒,把人生交到了别人的手里。结果就是,我们只是在过日子,却没有一天快活;我们只是在满足他人,却与理想中的生活也渐行渐远。
这种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的"亏欠感",根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我们有“亏欠感”,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的对待” “不值得一切美好的东西”。这种对自身的否定,会让我们在得到他人的情感付出时,产生“受之有愧“的不安感,从而把自己的人生双手奉上,以期让自己好受一点。
二是无法承担责任。“这是我欠他的”,这句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话,它的潜台词其实是,“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不了主,我无法对自己负责,所以,我把所有的动机都归到那个我认为我有所亏欠的人身上。如果我过得很糟糕,没有坚持自己的理想,也不是我的错,而是那个让我亏欠的人造成的。”
感情里一旦出现“亏欠”两个字,爱就变得不再纯粹。它代表着计较、权衡,意味着曾经的亲密无间开始分了“你、我”,过往的付出回报变成了谈判的筹码。可是,爱情本就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舍弃和利他精神,每一次付出都是心甘情愿,每一场结束都是有缘无分,无谓亏欠,只关爱与否。
当然,这种“亏欠感”更常出现在亲子关系中。毕竟,不管是亲情还是友情,都可能在长期的疲惫感带来的压力中分崩离析,从而为这场感情的“角力”画上句号。独独亲情,不管我们走的再远,心肠再硬,都无法彻底斩断联系。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与“亏欠感”相伴一生,过与期待背道而驰的生活。
(三)
我记得刚回家乡的时候,跟从德国回来探亲的闺蜜小V聚餐,在聊了一堆近况、八卦和男人话题之后,她突然停了下来,换上严肃的表情,定定地看着我,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真的打算一直在家里呆着?”
我一下子慌乱起来,她还是如此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你知道的,你根本就不适合也不应该在这里浪费自己的人生。”她说了一句很重的话,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可是,我不能离开。这里有我的父母。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对父母亏欠良多。因为我是女孩子,早年母亲在公婆那里度日艰难;又因为我是独生子女,他们没办法再有更多的孩子。我家算不上大富大贵,为了给我体面的生活,父亲一直从事颇为艰辛的工作。他们吝啬于对自己的花销,却总是给我买最好的玩具衣服,让我上最好的私立学校,不让我错过任何一次游学、度假的机会。
凡此种种,都让我产生“只有按照他们的期待生活,才是对他们的回报”的信念,于是,我按照父母规划的轨道学习、工作、结婚……以期让他们少操一点心,能够以我为傲。
这么多年,他们做的越多,我就越是觉得愧疚。其中,有一个场景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那是一个格外炎热的夏天,父亲从工程上匆匆赶来,甚至来不及换一套衣服洗一下脸,就是为了将就我的放学时间,带我到医院复查身体。在那间冰冷惨白的医务室里,我看着父亲好言好语地跟医生说明情况,我看着医生一脸不耐烦,我看着父亲想拍一下对方表示友好,我看着医生嫌弃地侧过身还恶狠狠地说着“说话就说话,不要动手动脚!”……
那一刻,满心的愤怒和酸楚让我条件反射地去拉扯父亲,想和他一起离开,“我不看了!”可是,父亲只是安抚地拍拍我,又继续好脾气地跟医生沟通。
你能体会一个小女孩当时的无力和怨恨吗?!
虽然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感情的亏欠却是无法衡量和计较的。
何况,我不仅欠父母一条生命,我还欠着他们的人生。
这种“亏欠感”缠绕我多年,让我无法过想过的生活,让我不懂争取想要的东西,让我从未享受过任性的滋味,甚至,自我安慰“这样也蛮好。反正我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可是,对自我本心的反叛又制造着绵长的痛苦。
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告诉我,他们对我也一直觉得亏欠。亏欠于没有给我一个好的出身,亏欠于没有给我提供优渥的条件,亏欠于不能在我的工作感情上提供助力,亏欠于不能让我随心所欲地生活。我越乖巧听话,他们的亏欠感就越深,就只能靠对我更好来弥补一些。
兜兜转转,因为莫须有的“亏欠感”,我们都在以错误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爱。
这次谈话之后,我跟父母之前郁积多年的心结终于有了打开的契机。我开始学着放下内心的亏欠感,跟随自己的本心,最终选择了一份喜欢的工作,并且到更大的城市发展。
我觉得前所未有的满足,而这种满足不再只是流于表面的“牺牲”,而是真正照顾到自己需求的欢喜。更加美妙的是,一直以来横亘在我同父母之间的那层无形的隔膜,也随着“亏欠感”的平复而消失了。
卡玛在《人生是一场独自的修行》说过: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的修行。
所以,忘掉你的“亏欠感”吧!不必急着把别人的付出当做牺牲,也不必急着拿自己的人生去回报。千万不要以“亏欠”的姿态”报恩“,因为没有人能够担负起另一个人的人生,这不光是你对自己的亏待,更是给那个“你觉得亏欠之人”带上了沉重的枷锁。
最关键的是,所有的感情都应该建立在平等和独立的基础上,而非以“亏欠”之名行怯弱之事,以“回报”之名坐逃避之实。因为到了最后,你会发现,好的生活,是热爱驱使,给人以滋养与希望;坏的生活,是亏欠推动,给人以重荷与疲惫。
网友评论
亏欠感也是一种世俗与自我的冲突。特别是我们作为中国人,身上背负的道德标准比歪果仁更麻烦,在传统美德的约束下的我们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亏欠感。但同时又做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有自己的信念与梦想,我还是想调和二者,让亏欠感成为自己努力的动力,而不是止步不前的借口。
我觉得,作为一个人,不应该完全摒弃亏欠感,太理想化了。的确,我们不能让亏欠感成为约束我们前行的束缚,但亏欠感又何尝不是一种羁绊?不顾自己做的事是否对不起他人,不思感恩的话……我不喜欢。
也许是原则不同罢,不过我也在追求着自由的人生,独立的思想,想要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摆脱亏欠感的束缚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