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论语》学习善读「论语」
善读「论语」4.26: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善读「论语」4.26: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18-07-04 10:16 被阅读11次

「里仁篇第四」26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子游说:“与领导往来过于频繁,易受耻辱;与朋友往来过于频繁,易被疏远。”

【注释】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小孔子四十五岁。春秋末期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之前的“为政篇”载有子游向孔子问孝的章句。

“事”,职也。这里作动词用,意为“为……做事”。引申为“与……往来”。

“君”,尊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云:“君也者,掌令者也”,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领导”。

“数”,音“硕”,屡次、屡屡,引申为“过于频繁”。

“朋”,这里用作动词,意为聚集。“朋友”即“与友相聚”,引申为“与朋友往来”。

评析

《礼记·祭义》云:“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凡事过于频繁,以致干扰到其它工作和正常生活,便易遭人厌烦。这是普通人的正常心理。

无论与领导还是朋友往来,都要见机而作,适可而止。如果不顾及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恣意而为,则要么遭人轻贱侮辱,要么遭人冷淡疏远。《弟子规》云:“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君子,虽然不以他人之侮辱和疏远为意,但若见辱于君,则人微而无以纳忠行道;见疏于友,则言轻而无以尽谊辅仁。故“事君”“朋友”而不“数”,乃是行道辅仁之法,非为求荣求亲、当去当止之谓也。

也就是说,如果把这两句话当作求荣华、当滑头的座右铭,那么无论是做人家的部下也好,朋友也罢,就会变得不负责任,也就不是君子所当行之仁道了。

因此,本章的意义,并不在于“事君数”、“朋友数”何以见辱与见疏,而在于见辱见疏有碍于行道辅仁。故君子不可不察也。

相关文章

  • 【王鹏翔论语札记91】老是劝说朋友的人 注意了!

    原 文 《论语里仁篇》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今译】:子游说:“为君上效力,...

  • 《论语》里仁篇26/26

    2021.11.0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 《論語·里仁第四》辱哪来的(26)

    4.26子游日:“事君数(shuò),斯辱矣;朋友数(shuǒ),斯疏矣。” 朱子引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

  • 《论语》心得--里仁篇4.26

    4.26 子游(1)曰:“事君数(2),斯辱矣;朋友数,斯疏(3)矣。” 心得: 子游说:“侍奉君王,与君王计较、...

  • 论语

    里仁篇第四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数①,斯辱矣②;朋友数,斯疏矣。” [今译] 子游说:“事奉君主,如果过...

  • 【论语】4.26

    【立德读书践行会】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

  • 每天读论语-91

    读论语-91 原文(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侍奉君主劝谏过于频繁,就会...

  • 2016.4.13论语学习(91)里仁篇第二十六则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傅佩荣译文】 子游说:“服侍君主若是过于烦琐,就会招...

  • 《论语》23: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篇4.26) 【译文】子游说:“对待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

  • 善读「论语」4.26: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里仁篇第四」26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子游说:“与领导往来过于频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4.26: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zs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