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爷爷过84岁生日,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又聚在了一起,说说笑笑,好不热闹,爷爷也高兴的不得了,跟大家一起喝酒聊天,虽然年纪大了,但酒量还行,身体也不弱,看到爷爷康健开心,我们也开心。酒过三巡,大家开始自动分拨了,几个爷爷聊现在的新生活,爸爸、姑姑他们聊家里的事,我和几个表兄妹也聊起我们的话题。
我们表兄妹几个,现在也已经大了,大都有了自己的孩子,现在这个年龄也都是打拼的年龄,平常见面也不多,今天聚在一起也是话题颇多,但聊了一会,不约而同的都聊到了爷爷的那块地,因为他它几乎承载了我们的整个童年。
不知我几岁那年,爷爷奶奶在村边包了一块地,地势不算太好因为他不是一块平整的地,他不高不低的分成了三层,每一层的面积都不算太大,还临近河滩边,自然种麦子它就不算好地。爷爷包了这块地后,就依势而建,把一层也就是最底层的那个坑地,继续向下挖了一米多,放上水建成了一个鱼塘,再往上二层因为太窄了,奶奶就随便种了点麦子、南瓜之类的农作物,有时还会撒上甜瓜、西瓜的种子,总之什么都种,不让他长草就行。三层也就是最高层,一条小路把他分成了两块,北面那一块不大,也不规则呈一个三角形,奶奶就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爷爷还让姑父们都过来,一起自己搭建了一间小平房。南边那一块很大,也是很规则的一个四边形,爷爷认真思索后,弄来了桃树的幼苗,种上了桃子。
这就是这块地的大概模样,虽然农作物种了不少但更多的是杂草,它们想尽各种办法长在任何能长的缝隙里。我不知道爷爷奶奶当年因为这块地,付出了多少辛酸的汗水,也不知道这块地给一家带来了多少的收入。我只知道这里就是我们的乐园,放学时、周末时、放假时,我们几乎都在这里度过。小房子的周围有一个不大的树坑,上面长了一棵歪歪扭扭的树,爷爷就找来一根绳子,给我们绑了一个简单的秋千。所以这里简直就像一个天然的游乐场,玩累了还可以躺倒爷爷的小屋里美美的睡一觉。
图片来自网络春天的时候,桃花开了,我们经常在桃树底下捉迷藏,爷爷总在后面说:“别把花碰掉了,一个花一个桃。”“好的。”我们总是答应的很好但跑起来哪管得上呢,落了一身的花瓣,脸上也被蹭上花粉,满身香喷喷的,不想跑了就躲到树底下玩。夏天各种各样的的瓜果蔬菜都熟了,顺手摘个西红柿,摘根黄瓜,但最盼的还是桃子要熟了,几乎每天都要看一遍,问问爷爷什么时候熟,爷爷总是在地里转着看着说:“快了快了。”等待的同时带来惊喜的还有奶奶,奶奶总是喜欢在二层收拾地,一次我跑着去找奶奶,不小心被脚底下的草秧子绊了个“狗啃泥”,还没来得及伤心,我的眼前一亮,赶紧蹦了起来:“哈哈,奶奶你看我发现什么了?哈哈!”奶奶随我俯下身子过来一看,原来叶子底下藏着一个大大的甜瓜。奶奶让我把他摘了下来,我抱着它就去找爷爷,爷爷洗好后,给我们切开,我们捧着它吃起来甭提有多甜了。
等到桃子慢慢开始成熟了,爷爷就会召集姑姑姑父们过来摘桃,然后兵分几路去附近的村里卖桃子。三姑总喜欢让我跟着她,然后带我去附近有一家卖好吃的肉的那个村里,她总是悄悄对我说:“走,咱俩先走,占住这个地方,买完桃子买肉夹馍吃。”我就乐呵呵的跟着走了。也不知卖了多少,反正肉夹馍是吃了,香的很。
秋天,就到了农忙的季节了,都忙着掰玉米,而爷爷奶奶除了要弄玉米,还要去弄很多还挺新鲜的玉米杆,于是每天下午我都会跟着奶奶去地里割玉米杆,有时奶奶会给我一根削好的,说:“吃吧,可甜!”我一尝真的是又脆又甜,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吃的“甘蔗”。弄完一车,我们就要回家,奶奶骑着三轮车,走在高高的河坝上,上坡时我总是在后面使劲的推着,一路上奶奶会跟我讲许多有趣的事。
鱼塘里养了很多的鱼,每天爷爷都要喂鱼,有时喂玉米粒,有时喂草,有时喂得是麸皮……每次喂鱼时,爷爷总是坐在鱼塘边上伸到鱼塘中间的一段小桥上,用勺子“铛铛铛”的一敲木杆子,鱼儿们就游过来了,爷爷把鱼食撒下去,就会看见底下的密密麻麻的鱼嘴一张一合,很好玩。有时趁爷爷不注意,我就提着鱼食去喂鱼,我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坐在那里,敲敲木杆,然后把鱼食撒下去,但不知是因为它们不饿还是咋了,总引不来很多的鱼。有一次,又和几个孩子调皮,趁叔叔去喂鱼的时候,我们拿个网子准备趁鱼吃食时,网上几条。叔叔把鱼食撒进去,鱼儿们都游过来抢着吃,我们爬在木桥上,拿着网子超鱼多的地方捞,可是捞了半天,胳膊都酸了,一条鱼也捞不住,后来想想鱼儿可不傻,是我们傻!
到冬天快要过春节的时候,就是最忙碌的时候,家里的人都要过来,把鱼塘里的水放了,然后撒网捞鱼,几个人撑开大网子,从鱼塘的东面拉到西面,然后顺着往前走,越走捞的鱼越多,鱼儿们都在鱼网里乱跳,等整个鱼塘走完,鱼就基本捞的差不多了,几百条几千条鱼被捞上来,又被兵分几路,大家都出去卖鱼了。偶尔有几条漏网之鱼在泥坑里扑腾,爷爷就会拿一个小网子,去把他们都捞上来,有时等鱼塘里的泥不太湿了,我们也会跑下去,翻泥巴然后翻出很多螺蛳。这些天保准天天都是河鲜,桌子上每天都有鱼,炖的、炸的、蒸的,我爱吃鱼也许就是从小培养的。螺蛳也会被爱吃的小叔做成美味,我们一群都围着炉子看着叔叔烹饪,一端出来我们就争着闹着开吃了。
一年四季,总是有找不玩的有趣的事,也有吃不完的美味,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我们跑遍了,每一处秘密都被我们翻了出来。但我一直不甘心的是,为什么我们家的鱼塘不种荷花呢,附近几个鱼塘里都肿了,搞得我们在荷花开始老跑到人家的鱼塘里摘荷花。我就问爷爷,我们家能不能也种上荷花,在买一条小船,夏天的时候可以划着船藏到荷花深处去。小的时候问,爷爷总是说,好的明年种。可是每一年都不种,等到我都上到五年级了,稍微懂点事了,我还在问,爷爷说种下来了荷花,冬天就得挖莲藕,这可是不简单呀,爷爷年龄大了挖不动了。哦,我似懂非懂,知道爷爷是不会种的,但我又想那不会不挖它,就让它长在那里,只要有荷花荷叶就行,但终究是以后不再问了。
慢慢的我长大了,到外面去上学了,爷爷年龄也大了,鱼塘交给我叔叔,可是叔叔怎么会安心喂鱼呢,用奶奶的话说,鱼越来越瘦了。鱼塘就慢慢的干了,雨也不喂了。桃树也没人管了,不结桃子了,桃树也被砍了,曾经的乐园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乐。只剩下爷爷奶奶种一些蔬菜和麦子,但爷爷仍然每日就在那里,有时坐在躺椅上休息,有时在地里忙活。而我回到家时,总还会跑到那里,看爷爷忙碌,给爷爷送饭,或者叫爷爷回家吃饭。再后来爷爷不去那里了,蔬菜也种不动了,那个小平房也慢慢的塌了,地里就彻底的慌了,而我参加工作后也好多年都不去那里了。
直到前两年,妈妈又想起这块地来,觉得空着怪可惜,就种上了油菜籽,到了春天,油菜花开了。妈妈打电话让我们回去看花。我带着宝宝和妞妞回去,因为修路,这块本来在村子最外边得地,现在变到了马路边上。当我牵着孩子的手走到地头,看着上下三层灿烂的油菜花时,突然我的眼眶就湿了,这几乎是我的整个童年呀!孩子们看到这一大片的油菜花,都激动花了,一下子冲到地里,占了满身的花粉,在地里跑、打滚,玩的不亦乐乎。自此,这块地又成了我们的常到之处,我经常带着孩子们在周末时过来虽然已经没有我小时候那些东西了,但对于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最快活的天地了。
图片来自网络我带着孩子们在这里摘花,陪妈妈做农活,在地里烤红薯、烤玉米。孩子还邀请他的朋友们去地里,他们拿着小铲子,修建堤坝、水渠,拿着尺子量地、探险,地里有一块凹陷的小坑,竟被他们说成是外星撞击出现的,秋天是那个坑里长满了茅草,厚厚的铺了一层,几个孩子半坐半躺在那里聊天、晒太阳,爸爸妈妈们也围坐在一起,挖炉灶、捡柴火,做香喷喷的地锅饭。都在感叹,怎么有一个如此美的地方,这么舒服惬意,而我总满怀遗憾的说,我小的时候这里更美!
到如今,我们这里高楼慢慢多起来,大片的农田都被征收,我们这块地也快要保不住了。我只希望,这一天慢点来,让它多保留一段时间,让孩子们在多在这里撒撒欢,寻找到更多的乐趣。
爷爷的这三亩园子,承载着爷爷奶奶多少的汗水和辛劳,承载着我们这个大家庭在的那个年代的生活质量,它就像我内心深处的桃花源,有太多的幸福,太多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