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诸子百家哲学之光
《庄子》里的宇宙观,无极之外

《庄子》里的宇宙观,无极之外

作者: 邴越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21:50 被阅读533次

    庄子《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时值秋季,雨水连绵,乃逐渐成势,河水由支流而渐渐汇集到干流之中,互相增益,终于达到了“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的浩大场景,河伯“欣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见大海无边无垠,水天一色,海天相接,乃望洋兴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

    井底之蛙不足以谈论大海,是受空间的限制;夏天的飞虫见不到寒冰,是受时间的限制;而曲士不可以语至道,不是因为外部因素,是受自己的限制,狭隘的人看不到思维的局限,偏见太深而不能接受真正的到道理。就好像《道德经》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很小的时候,就对头顶的浩瀚星空好奇,笔记里乐此不疲的摘抄着那些曾经让我感叹世界多奇妙的句子。长大以后,走了很多的路,见过很多的人,慢慢明白,一花一世界,一树一天堂,宇宙之大,存乎于心。

    《庄子》如此描述:

    “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无极之外,还是无极。”这不就是无限大的宇宙吗?

    《后会无期》里,摩托车手阿吕对马浩汉和江河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儿来的世界观?

    后会无期

    总有一些人要仰望星空,虽然也许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就好像斗转星移,沧桑巨变,一万多年前浩繁的星空中指向北极的并不是今天的北极星,而是在凄凄长夜苦盼七夕的织女星。当我们凝眸那个距离我们一千五百光年之遥的猎户座星云,看见的其实是南北朝时代发出的星光。

    每次坐地铁的时候,我总是想,在地铁里会遇到很多人。这些陌生人,一生中能够遇到一次都很难得。每天这么多人来来回回,但是遇到一个人第二次的概率却微乎其微,你今天看到的这个人,一转身就真的消失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可是你却不能知晓。

    量子力学有一个著名的假想实验,薛定谔的猫,把一只猫关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面,盒子里是随时可能发生衰变杀死 这只猫的放射性物质。

    薛定谔的猫

    根据我们的常识,在盒子里必将发生两个结果:猫被杀死或者猫幸存,我们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结果。但在量子力学的解释,猫到底是死是活都必须在盒子打开后,外部观测者“测量”具体情形才能知晓。当盒子处于关闭状态,整个系统则一直保持不确定性的状态,猫既是死的也是活的。由此引发了平行世界的理论,在宇宙之外,也许存在着无数的宇宙。

    我坚定的认为,世界在每一刻都会分裂出无数的平行世界,时空是最不能去想象的事情,真的会陷在里面。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止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当我们不观察时,月亮是不存在的”。这是西方流传的一句诗歌,可是千百年前的《庄子》就描写过类似的感想。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河伯宽广得百川灌河,然而相对于大海的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它还是显得微小,而大海相比天地犹小木石在大山也,仍然微不足道。一粒可以是一个世界,一个世界也可以是一粒沙。人卒九州,似毫末在马体。强调个体的渺小,反过来为渺小与博大的矛盾统一做了铺垫。

    曾经看到过一个问题,“你在什么时候会有「古人连这个都知道」的感觉?”

    忽然想到的就是《兰亭集序》的最后两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兰亭集序

    小时候读《文心雕龙》,“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虽好读书,不求甚解,但千载之下再读《庄子》,感慨于我心有戚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里的宇宙观,无极之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g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