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间世(雅译)
续
仲尼说:“天下有两大戒律:
其一,是命;其二,是义。
子女爱双亲,是命之天性,
不可自内心得以解脱;
臣之侍奉君主,是义,
无法行走至非君主之地,
于天地之间无所逃避。
上述两项称为“大戒”。
所以子女奉养双亲,
任何境地都要使他们安适,
为极致之孝行;
臣待奉君主,
任何事情都能安然处之,
可享忠诚之盛誉;
自我修养内心的人,
哀乐不易影响情绪,
知其不可为且无可奈何,
却安之若命,为德行之极致。
为人臣子的,
固然有不得已之处。
遇事顺势以行而忘记自身,
何暇生出贪生怕死的念头!
您去做就可以了!
请让孔丘将所闻告知:
大凡国与国相交,
相邻的则必以信用亲近,
距离远的则必言语忠实,
通过言语相交必由使臣传达。
传达两国君主喜怒的言辞,
是天下之大难事。
两君喜悦之言必多溢美之辞,
两君愤怒之言必多溢恶之辞。
凡过度添加的言辞皆有失真之嫌,
失真则其可信度丧失,
不可信则传达的使臣遭殃。
所以古语说:
‘传达真实不妄之言,
不传达过分之言辞,
则几乎可保全自己。”
庄子·人间世(原文)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①: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②;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③,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④,不择地而安之⑤,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⑥;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⑧!夫子其行可矣!丘请复以所闻⑨: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⑩,远则必忠之以言,言必或传之⑪。夫传两喜两怒之言⑫,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⑬,妄则其信之也莫⑭,莫则传言者殃。故法言曰⑮:‘传其常情⑯,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⑰。”
【注释】
①戒:戒律,法则。
②解:解脱。
③适:行走。非君:意谓无君之地。
④是以夫:故也。
⑤地:地位。安:安顿,意谓尽责。
⑥事:事件,事务。盛:大。
⑦事:动词,意谓对待。施:移。
⑧暇:闲暇。
⑨复:言说。
⑩交:交往。靡:同“摩”,意谓亲近。
⑪传:传达,流传。
⑫两喜两怒:意指双方国君之喜怒。
⑬类:类似。妄:妄想。
⑭莫:无。
⑮法言:古格言。已失传。
⑯常情:平实之情。
⑰几:庶几。全:全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