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
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一句“不敢为天下先”,让后人读出了多种内涵。
当饱经风霜的长者告诫莽撞的年轻人时,“不敢为天下先”被解读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当叱咤风云的商人传授成功秘诀时,“不敢为天下先”被解读为耐心蛰伏,静待时机。
当虚怀若谷的学者勉励小有所成的后辈时,“不敢为天下先”被解读为默默无闻,不张不扬。
对经典的解读,一直是文学界交锋最激烈的地方。就拿我们最熟悉的“无为”来说,就被解读为消极避世、不作为。当然,直到现在,对“无为”的解释也没有明确的正解,因为谁都不可能请到老子来裁决。
“不敢为天下先”也一样。
不管是学者还是普通人,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解读经典。于是,那些世俗之见就会被称作“误解”。什么枪打出头鸟,不就是消极懒散的借口吗?什么等待时机,不就是投机取巧吗?什么低调处事,不就是压抑人性吗?
不可否认,有目的地解读经典并为其所用,确有狭隘之处,虽然不排除某些时机、某些场合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更多的时候是不够积极的。
与上面三种解读不同,我最近听到的罗大伦讲《道德经》,把“不敢为天下先”解读为不把利益放在天下人的前面:
“不敢为天下先”是无我利他的总结,不敢把自己的利益放到天下人前边,要先考虑众生利益。
我比较赞同罗老师的解读,因为按照圣人的境界,“利益”这种东西是最容易被舍弃的。老子说过:“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佛教经典《金刚经》也讲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钱财、名誉,都是虚妄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智者和圣人,绝不会为了“虚妄”穷尽一生。
不过,我们不是圣人,无法彻底抛弃名利,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追求利益,但要把“利他”放在“利己”前面。
富豪李嘉诚有这么一套生意法则:我赚十块钱是可以的,我努努力,挣十一块钱也是能做到的,但是我一定只赚九块钱,因为我要让别人也获得利益。
可以看出,在李嘉诚的生意字典里,钱财不是最重要的,否则,他就不会把利益让给别人。君子爱财,不仅要取之有道,还要取之有尽,赚钱时先考虑其他人的利益,不仅厚道,而且得道,毕竟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独吞独占的后果就是物极必反,众叛亲离。与其四处树敌,不如让更多的人也分得一杯羹,说不定还能寻求更多的合作。
如果说分享利益是一种境界,那么,把“利他”当做终身奋斗的目标就是更高的境界。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一生创办了两个世界500强,80多岁高龄时,又出任日航董事长,一年时间扭亏为盈。如果你认为稻盛先生的成功仅仅是他的商业贡献,那就错了。日本经济大萧条时,稻盛先生没有辞退一个员工。稻盛先生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出任日航董事长时,他坚持零薪水……
这就是稻盛先生最大的成功:不敢为天下先,真正把员工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无我利他。
当一个人为了天下、为了众生利益去努力时,他也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利益,这是一种水到渠成,也是一种大智若愚。
经典的力量,就是在我们困惑迷茫时给予启发。所以,在工作生活中有所纠结时,可以想想这个纠结是不是关乎利益,如果是,那就不妨试试老子的第三宝“不敢为天下先”,适当放弃一些,没准会柳暗花明,收获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