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善得恶报?

作者: 渐行渐知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07:07 被阅读95次

    《菜根谭》的智慧(三十五)

    《菜根谭》有语,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译作,一切怨恨都会因为善行而更加明显,所以与其让人感谢我的德行,还不如把赞扬和怨恨都忘掉;一切仇恨都是因为恩惠而产生的,与其让人知道我的恩惠,还不如把恩惠和仇恨都忘掉。

    理解这段话,我认为应该从两个层次。

    一方面,是对于“以德报怨”“斗米之恩”的理解。以德报怨之人,以高姿态对待怨愆,虽是善意,却也会不经意间激发他人的耻辱心,他们不仅不感激你的大度,反而可能进一步将小怨变成大恨;斗米之恩则会勾起他人的贪欲,起初会对你的大度感激涕零,一旦不能继续满足其私欲,哪怕只有那么一次,反而会演化为心怀不满。由此当知,善良不应丧失原则。

    另一方面,如若我们在做出善良之举时,于内心深处附加了一份希望他人感恩回报之念,那么他人在接受善意同时,也会背负报答之责。倘对方能够负担起这份报答之责,适时加以回报、甚至加倍回报,也不免会生出终于还了债之感、进而鄙夷你行善的目的;如果对方还不了,岂不总是抬不起来、没有脸面,久而久之亦不免负恩而生恨。所以,沾染私心的善良,表面看和和气气,内里却包藏祸根,实则是一种交换。

    正因如此,古往今来,多少恩怨情仇,并非在争斗中出现,而是在善良中诞生!

    更加可悲的是,到了现今社会,这样的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弥漫扩散。

    随着先进信息技术高度发展,每个人的真实交往圈不断缩小,外部接触圈越来越大。一通电话、一条信息,就能完成一次社交。这种社交的本质是务实的交换或者交易,一方提出需求、一方提交结果。由此衍生出来的是,善良逐步被大部分人局限在交往圈里、忘却在接触圈中。

    前段时间,在湖南卫视一档叫做《少年说》的综艺节目里,小男孩李仁志告白母亲,他说:我的妈妈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她就是一名外卖配送员。她每天起早贪黑,风吹日晒都没能阻止她的步伐。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尊重这份职业,有时还会莫名其妙给差评,甚至无理取闹。有一次我的妈妈送一份外卖,在最后两分钟送达了,虽说有一些晚,可也是在规定时间内送达的,客人十分不满意,抓着我的妈妈就让她赔钱。我知道这件事之后,十分地心疼。因为我的妈妈,她辛辛苦苦的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我希望大家都能给像我妈妈一样的人多一些善意,因为当你打开门的那一瞬间,看见的也有可能是我爸爸捧在手里的‘小公主’。”

    这段视频在网络引发强烈共鸣,我反复看了很多次、每次都感触很深。

    扶不扶?救不救?帮不帮?已经不再是社会热点问题,渐渐变作了普遍现象。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这个善良与人们渐行渐远的时代,连和尚、尼姑、道士这些方外之人,都已忘记善良之初衷,卷入世俗的名利场。

    着实悲哀啊。人们感知善良的能力在退化,恪守善良的品德在弱化。人心皆是肉长成,没有回馈的善良,久而久之都成了恶意。

    其实,在这个人际疏离的现实社会,善良虽更显弥足珍贵,却并不艰难。

    亲人之间、爱人之间、朋友之间,乃至陌生人之间,所有恩怨情仇,无非是是对自己付出多还是别人得到多的算计,那算是真的善意么?所有因爱生恨,有多少是一厢情愿,付出就要收到回报?所有离离合合,只能说明你的善良何等浅薄,不过是谋求报答自己的工具!

    所以

    对于庞大的接触圈、陌生人,不妨在说谢谢时,加上一个“您”字,便更有温度、更显亲切,能让他人真切感知善良。

    对于精干的交往圈、身边人,不妨在在难为处坚持原则,付出时莫染私心,只是平等真心以待,便是留出了恰当的距离。

    有善心,有善行,未得善果,该反思的皆是我们自己啊!

    愿人间充满善良!愿好人得到好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善得恶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ot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