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朵青莲
那天,在小区里陪小墨玩,小墨又又又陶醉在他的爬树之乐中,作为老母亲的我只能在旁边静静等待。
不得不承认,小墨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不一会儿功夫,旁边和小墨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都被他成功吸引到树上了,于是乎,一棵树霎那间就长了七八个孩子,他们欢呼着,雀跃着,兴奋着,叽叽喳喳,呼呼哈哈哈……
看着这一帮小孩们沉浸在快乐的的天堂里,我站在旁边有十二万分的羡慕,好想好想,也回到这无忧无虑的童年之乐中。
正遐想着,突然,有一对父女的对话打乱了我的思绪,小女孩还小,大概二三岁的样子,也想学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去体验一下爬树,站在树下,张开双臂,嚷嚷着请求爸爸:“爸爸抱我上去,我也要上树。”
爸爸出于安全考虑,估计也怕一树的孩子踩到女儿,说:“不行,你还太小。”
小女孩哪里肯听,双手扒拉着树枝试图自己往上爬。
“快回家,你要再不听话,我以后不给你买任何玩具……”这位爸爸阴沉着脸,一把抱过孩子,并且试图用威胁的语言让孩子听从自己的管教。
结局当然是小女孩视威胁不见,继续哭闹撒泼……
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瞬间,我从这位爸爸身上,照到了自己的影子。
曾经的我也有过这种模式,特别是当心情不好时,疲累时,着急时,孩子不听话不配合时,自己无计可施时,情绪崩溃无力抓狂时……
当孩子不收拾玩具,我说过:“你怎么又不收拾玩具,你再不把玩具放回家,我就把你玩具没收。”
当想要孩子完成某件我想要他独立完成的事情,我会说:“我数到三,你再不做,我就xxx。”
当孩子想看动画片,我想让他看书,我曾经说过:“你再不关掉电视,我以后再也不给你讲故事了,也不陪你睡觉了。”
……
突然觉察到自己的荒谬,无知与可笑。这种威胁式语言模式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啊!
曾经,小时候的我们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威胁:“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要来抓你了;你再不好好坐车,警察要来了……”
生活在这种模式下的孩子,直接会导致自卑,懦弱,不安全感,讨好心态……

那么,如何做呢?
我们可以试着使用正面的语言去提醒,把所有我们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重新包装成正面的描述,以期许的方式给孩子明确而具体的指出来。
简言之,明确指出孩子需要做的事需要承担的结果用“你做了xxx,你需要做xxx”模式来替代。
比如当孩子玩玩具不收拾时,可以说“你玩完玩具,需要放回篮子里 。”
孩子乱扔画笔,可以说:“画笔不能扔,我们需要找一个其他的东西来扔,球好不好啊?
孩子走道里胡乱跑跳,可以说:“在走道里走,你需要慢慢走路 。”
孩子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可以说“孩子,在公共场所,需要轻轻地说话 ”。
……
当然,这种语言模式一定需要配上“温柔而坚定”的态度,既让孩子看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又可以看到原则与坚持,只有如此,孩子才能从中感受到安全感,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威胁式教育”是教育方式中最低级的一种,恐吓和威胁未必能让孩子心服口服,而是使他们暂时的服从,长期如此,只会扼杀孩子的天性而丧失自我。
强制威胁绝不是最佳方法,温柔有道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我是一朵青莲,我是三个孩子的妈妈,爱学习,爱成长,爱阅读,爱记录,爱陪娃,爱文字!坚持用温暖的心写下最真诚的文字。
这是我在简书创作的第630篇文章。
齐帆齐微课第218篇 主题文章1310字,合计33854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