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课堂来源于教师的精心设计,这里说的“设计”不是指教师的教学设计多么精美,而是教师基于学生学习数据实施的教学决策。
以台北市双园小学林欣玫老师的数学课《生活中的图形规律》为例。课堂伊始,老师将问题推送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全班同学加入思考,写下自己的答案并拍照上传。老师将学生的答案整理成四个选项,再请学生以IRS作答,这样就能精确的把握住每个学生的准备度,同时通过柱状图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作答比率及每一个做学生的作答情况。便于老师进行后面的分组。
从学生的作答中老师发现学生的差异,这时老师没用给全班提供同一种解题方法,而是采用智慧推送功能,分别推送不同页面到不同选项学生的平板上,给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学习支架,实现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位同学在原有准备度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里体现的就是老师的精心“设计”,如果学生的初始答案更多元,我相信老师还准备了更多的学习支架可提供。
收集了学生的解题方法后,老师再从不同解法的学生中,分别挑人上台分享自己的作法,以此来检核学生学习情况。我想老师在给学生推送不同的学习支架后,一定还对选择选项❶和❷的学生给予了更多关注,因为他们基础较弱,对这个知识的学习起点较低,更需要老师提供的支架来供他们“攀爬”,正是因为这样的精心“设计”,才在老师提出新问题后,大部分学生都能给出准确的结果。
学生差异化客观存在,学习数据的差异性也不可避免,作为老师更多的是要借助信息技术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打造真实的好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