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寒若
在我的家乡每到过节日都会做一种叫“籺”的食物。我们都习惯叫它“煮汤籺”,那是用汤煮熟食用的一种籺,它的馅料一般都是韭菜、花生(或者虾米)、猪肉等。
煮汤籺比较大个,它用糯米皮包好后呈一个半月的形状,中间很饱满,有点像放大了的饺子。我们一般都是用鸡汤来煮籺。煮汤籺的制作过程比较烦琐,而且不能存放,所以一般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做。这样反倒成了儿时心中一种经典的食物。
在年三十那天,母亲总是早早就起床准备材料做“煮汤籺”。母亲先是把水煮开了,然后把水放到糯米粉里和好粉后,就开始杀鸡来煮汤。弄好馅料后就开始做“煮汤籺”了。
也许是儿时的不懂事,不懂得母亲的辛苦,也不懂得为母亲分忧。我和姐姐总是很晚才起床,母亲也从不会叫我们起来帮忙。等到我和姐姐起来后,煮汤籺已经做好了,我和姐姐就直接可以吃了。
虽然我每次吃煮汤籺都吃得不多,但是我却特喜欢吃煎籺。每次母亲在煎籺,我就在一边偷偷的拿煎籺来吃。而每次母亲都会笑着把煎籺放到我面前说慢慢吃,还有很多。我每次都会很不客气的吃了一个又一个。
煎籺做好后,母亲就会拿几个碗出来装好煎籺,拿着这些煎籺,煮好的鸡和水果饼干就开始拜菩萨,拜啊祖。我们都是先去菩萨庙那里开始拜起,然后再去拜啊祖。我很喜欢去菩萨庙,因为等到拜完菩萨后就可以在那儿敲锣打鼓。
菩萨庙有很多孩子,他们都在争着那棍子来打鼓,来敲锣。而母亲总是拿着点燃的香烛边叩首,边在那自言自语的说出一些保佑孩子学习好,考试一百分,家里人健健康康之类的话。
等到拜完菩萨和啊祖后,我和姐姐会拿父亲买回来的一种炮仗来玩,名字叫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就是一种小小的,用力往地上一扔就会响的一种适合女孩子玩的炮。
其实儿时的我特别胆小,有男孩子偷偷的在我身后放了一个鞭炮就点了起来,我往往会被吓得跳起来,然后就追着那个男孩打闹起来。
下午四点开始母亲就会去准备晚饭,而我与姐姐就会帮忙父亲一起去把旧的对联撕掉,把新的对联贴上,再在各个门口的上方贴上门心。等到晚饭做好了,母亲会让我去叫爷爷吃晚饭,我就会到处去找。
我家庭里不同其他的家庭在年三十那天兄弟姐妹都会聚在一起吃,父亲有三兄弟,爷爷会先去小叔家吃,再到大伯家吃,然后再到我家来吃。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等上一会儿,母亲说过年不同往日,一定要等齐了人才能吃饭,寓意着团团圆圆,整整齐齐。
吃过晚饭后,我们就会坐在电视机旁边一边吃着瓜子花生,一边看春晚,等待着凌晨十二点的到来。
当时间的秒针指向十二点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响起了鞭炮声。等到鞭炮烧完后,爷爷,母亲,父亲就会来给我们发压岁钱。这个时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拿压岁钱说完祝福语后就可以放烟花了,看着烟花在天空绽放,我和姐姐都笑得很开心。
在儿时父母很少给零花钱,也不会像其他的父母那样给我和姐姐买零食。所以在儿时我最喜欢的就是过新年,因为过年就意味着有压岁钱,有零食吃。
虽然最后压岁钱要上缴给母亲,但是母亲不会全部拿走,会留下一些零钱,这样对于儿时的我来说已经很开心了,因为这意味着会有一段时间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时的心思都很单纯,不懂生活的艰辛,也不会去想过完年自己又大了一岁,离长大又近了一步。
现在离过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自己早已不是那个天真的儿童,无知的少年,而是一个快要步入中年的妈妈了。对于过年也不再那么的期待,那么想要它快点来到。虽然过年一家子聚在一起很热闹,也很难得,可是却再也找不回来儿时的那种感觉了。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