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资料收集
稚吟秋声:《伤仲永》与《为学》,可谓“异曲同工”

稚吟秋声:《伤仲永》与《为学》,可谓“异曲同工”

作者: 稚吟秋声 | 来源:发表于2018-02-20 18:44 被阅读7次

课文《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讲述了江西金溪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没有让他继续学习,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为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以仲永为例,强调了后天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课文是原文的节选,原文结尾还有一段: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大意是: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王安石的这段点评,道出了他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希望世人以仲永为鉴,重视后天教育。神童不继续学习,结局尚且如此;智质不如他的普通人,假如再不接受进一步的教育,那结局就更不用说了。

由此,我们自然而然想到另一篇课文《为学》,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那是清代学者彭端淑写给他的子侄辈们的家训。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清代乾嘉时期,当时学者潜心问学、治学严谨,形成一代学风;而作者同族子侄很多(仅其祖父直系就达69人之众),但在当时却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作者见状,甚为忧心,急而训之,所以才写出此文,以教育他的子侄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课文在节选时,略去了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话: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大意是:

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彭端淑想要告诉子侄的是:自恃聪明而不学者必败,愚庸者如能勤奋学习则必有成就。他在文中强调了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摆脱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对于不同天资的人都有勉励的作用。

将《伤仲永》与《为学一首示子侄》两篇文章联系起来进行阅读,自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王安石和彭端淑都力图告诉世人,先天聪明与否不是决定一个人学业成就的主要因素,只有后天勤奋努力、不断学习的人,才能最终学有所成。

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现实生活中作者耳闻目睹的一个真实生动的事例得出结论,后者借助蜀鄙二僧的故事来表现中心。《伤仲永》与《为学一首示子侄》,两篇文章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安石和彭端淑,两位身处不同时代的优秀文学家,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文字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他们对于做学问出奇一致的看法,对于年轻人求学,自然更有说服力。

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伤仲永》或者《为学》时,可以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不仅可以从阅读上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课文主旨,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创作上打开思路、从不同视角进行构思。

相关文章

  • 稚吟秋声:《伤仲永》与《为学》,可谓“异曲同工”

    课文《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讲述了江西金溪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没有让他继...

  • 厚颜无耻巜伤仲永》

    《伤仲永》伤于其受天之厚而泯于众人,其因似在其父不使学,本人颇不以为然。 仲永之父对仲永之能,继异焉而后见于秀才、...

  • 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搜索与筛选信息

    稚吟秋声: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搜索与筛选信息 ——以《杞人忧天》为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

  • 邹秀玲教育日记第404篇——《伤仲永》的新思考

    教育日记第404篇 6月1日 再读《伤仲永》,掩卷思之。仲永之悲,其父之过矣!《伤仲永》:“仲永五岁指物作诗立...

  • 邹秀玲教育日记(227)——《伤仲永》的启示

    家校合育日记第227篇 8月4日 今日再读《伤仲永》,感于伤字,思及悱然矣。《伤仲永》:“仲永五岁指物作诗立就...

  • 2018-08-04

    家校合育日记第227篇 7月31日 今日再读《伤仲永》,感于伤字,思及悱然矣。《伤仲永》:仲永五岁指物作诗立就...

  • 稚吟秋声:春日即景

    在家准备音频课程,正好讲到袁枚的《随园诗话》中关于“惺惺相惜”的一段,觉得我与先生的相知,可以作为此段的注脚。今年...

  • 稚吟秋声:文化“菰米”

    杜诗曰:“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菰米”究竟为何种神米?杜甫此句究竟为何意?还真值得溯源一番。 诗句出...

  • 稚吟秋声:美食菰米

    菰米营养丰富,因其含有极高之营养成分,被誉为“谷物中的鱼子酱”。其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天然...

  • 稚吟秋声:取悦自己

    人生不易,自然谁都懂。但是在如此不易的人生,我们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呢? 我总认为,如果一个人善待自己,懂得在生活中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稚吟秋声:《伤仲永》与《为学》,可谓“异曲同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bg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