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的一件事改变了扎克伯格对金钱的看法

作者: ff8f7e0db686 | 来源:发表于2017-06-25 17:00 被阅读245次

    人们对暴发户们的印象往往是住豪宅、开豪车、开派对、醉生梦死等。不过扎克伯格并没有这样。尽管他的发家有点儿暴发户的气质,但他实际上出生于优越的家庭,并不是金钱至上的一个人。就这样,世界上又多了一个“低碳环保”型的亿万富翁:住在最普通的公寓里,开着最便宜的车,永远一副大学生的装束。

    实际上,出生于富裕家庭的扎克伯格也并非一个生性节俭的人,而是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对金钱的看法。

    小学时代的扎克伯格由于天生早熟、性格比较孤僻,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分析能力也远远超过同龄人,大家都叫他“古怪扎克”。

    在他们班,有个叫纽芬迪的男孩子坐得离扎克伯格很近,他的身上总是有一种怪味,穿着也总是脏兮兮的。童真的年纪,别的孩子都没有在意,而扎克伯格却对纽芬迪表现出了极度的厌恶,甚至有了成年人的飞扬跋扈。在一次兴趣培养课上,老师艾丽塔安排两人为一个小组搭建一个建筑模型,建筑模型的设计由两部分构成,就像一座大楼,分主副两栋。扎克伯格完成主要的构造以后,看到纽芬迪呆坐在教室的木地板上,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而其他的同学已都在积极地搭建,因为艾丽塔说过,会奖励第一个完成的小组。而现在纽芬迪肯定会拖他的后腿,别说第一个,他们甚至可能会被远远地甩到后面。这让好胜的扎克伯格非常生气,他站在教室中间大声喊:“纽芬迪!你这个大傻瓜!你在干嘛!”听到扎克伯格叫喊的纽芬迪立刻站起来,他发现别的同学都已基本完成任务,此时的他急得满头大汗,就手忙脚乱地搭起来,然而越急越糟糕,模型搭得摇摇晃晃的。站在一边的扎克伯格这时忽然推了他一把,大喊道:“滚!你这个白痴。”只听“哗”地一声响,纽芬迪倒向模型,模型在教室里乱滚,满地都是。小朋友们开始大喊大叫,教室里乱成一团,当时还在隔壁的艾丽塔赶紧跑回教室里来。满脸通红的扎克伯格此时正怒气冲冲地望着纽芬迪,嘴里还在不停骂着:“你这个混蛋,乞丐!”纽芬迪坐在模型里,一声不吭,艾丽塔把扎克伯格带出了教室。

    美国的教育机制强调对学生的心理培养。发生这种事情,作为扎克伯格的父母,是要接受学校带有强制性的心理辅导的。扎克伯格这次的激烈行为,让他的父母也非常震惊。扎克伯格的父亲爱德华向校方承诺,一定加强对他的心理疏导。

    爱德华夫人是心理医生,她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在儿童的大脑里,没有一些道德观念或者条律来约束,他们常常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内心。这个可以用来推断孩子的性格、心理动态,等等。爱德华夫人觉得,这件事一定有根源,于是决定好好地跟扎克伯格谈谈。

    扎克伯格一扫平时的冷漠,语速极快地对他母亲说,纽芬迪不修边幅,衣服总是脏兮兮的,身上还有臭味,反应也很迟钝,一直拖后腿,让他丢人。爱德华夫人意识到,纽芬迪一定给扎克伯格留下深刻的负面印象。

    爱德华夫人跟扎克伯格谈了很久,他领悟力很强,很快就明白母亲所要表达的内容了,那就是,对待他人要友好,要有绅士风度,挖掘别人的优点,同时还要乐于助人等。扎克伯格向爱德华夫人保证会努力做到。

    然而,事情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扎克伯格没有保持安静几天就在一次兴趣课上再次对纽芬迪大打出手了,而且比上次还要激烈。

    那天,艾丽塔组织了一个击鼓游戏,孩子们围成圈,一个孩子背向大家围成的圈,在圈外击鼓。鼓声响起,孩子们开始传送手里的卡片,鼓声一停,卡片在谁手里,谁就要“受罚”,成为下一个击鼓的人。扎克伯格并不喜欢玩这样的游戏,他更喜欢自己安静地翻看教室里的图文卡片,因为卡片上有很多让他有着浓厚兴趣的新鲜的诗文。爱德华夫妇也关注到了这一点,他们一直觉得扎克伯格或许就是一个准书呆子,完全没想到,20年以后,扎克伯格会成长为世界最年轻的富豪。

    扎克伯格心不在焉地站在圈子里,接到卡片,就机械地传给别人,大家静悄悄地,没有声响,空气很紧张。击鼓的正是纽芬迪,他的鼓声比别的小朋友慢很多,且毫无节奏,叮叮咚咚响了很久,终于停下来了,而此时,卡片恰好传到扎克伯格,小朋友们突然大笑起来,纷纷说扎克伯格是猕猴,因为按照游戏规则,鼓声一落,卡片传到谁手里,谁就是猕猴。扎克伯格顿时脸涨得通红,离开圈子,走向纽芬迪,接过他手中的小鼓槌,纽芬迪不敢看他,低头走向圈子。而就在这时,扎克伯格突然抓起小鼓槌,冲纽芬迪的头砸去。纽芬迪啊啊大叫,在教室里乱跑,扎克伯格紧追不放,还不停地恶骂,其他小朋友有的跟着起哄,有的胆小就躲到角落。教室一团乱,艾丽塔老师赶来时,纽芬迪已经被扎克伯格堵到角落,用小鼓槌不停地敲着他的头。

    艾丽塔立刻制止了扎克伯格。纽芬迪的头明显地出现了一个大包,站在角落的他委屈得直掉眼泪。

    扎克伯格的这个行为导致面临被学校赶走的危险。尽管爱德华夫人百般道歉,校方还是坚持,必须有医院开据的证明,证明扎克伯格心理矫正成功,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才能让他回校继续上学。

    而生性倔强的扎克伯格出门时还气势汹汹地看着纽芬迪,纽芬迪也站在教室的门口看着扎克伯格,他的眼睛里看不到一点儿憎恶,反而像是在为失去一个朋友而伤心。扎克伯格从此落下了“混小子”的名号。

    扎克伯格这次的行为让爱德华夫妇很是震惊,他们找扎克伯格谈了很久,然而收效甚微,扎克伯格不仅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相反,他还有着无比的自豪感,认为自己惩罚了纽芬迪的愚蠢和对自己的挑衅。此时的他有着明显的对抗情绪,他心里认定纽芬迪是故意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的,他甚至认为像纽芬迪这样下等的人简直不配跟他站在一起。面对大家的教育,他狡猾地表面认错,而内心却仍然有着不肯低头的优越感。

    扎克伯格被迫在家待了一个星期,依旧没有悔过,爱德华夫人跟他说的道理,他全明白,点头答应,但脸上却依然表现着明显的不服。爱德华知道他喜欢看典故,就拿一些名人的典故来教育他,告诉他要博爱、关心别人,却依然毫无成效。

    爱德华夫妇开始担心,如此发展,扎克伯格的性格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变得暴躁异常,且会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他们这时候也是毫无办法,只能干着急。而就在这时,艾丽塔老师打电话来,告诉他们说,那个挨扎克伯格打过两次的纽芬迪主动请求老师原谅扎克伯格,让他早点儿回学校上课。接电话的时候,扎克伯格也在旁边,他也认真地听了电话里的声音。爱德华夫人发现,当他听到艾丽塔说纽芬迪希望他早点儿回到学校来时,脸上明显有异样的变化。显然,扎克伯格也感到意外,且觉得内疚了。

    一个星期后,艾丽塔老师跟爱德华夫人做了一次彻底的沟通,她们认为既然扎克伯格在听到纽芬迪主动原谅他的消息时,心里有了触动,沿着这条线下去,应该是个好方法。

    就在那个周末,爱德华夫妇带着扎克伯格一起开车到纽瓦克公立学校附近的郊外。爱德华对扎克伯格说要带他去郊游。一路上,风景迷人,扎克伯格也非常兴奋,还对着车窗外吹口哨。而爱德华夫妇却面色凝重,因为他们不知道此行能否给扎克伯格带来好的改变。

    车子在郊外的一个偏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映入眼帘的是当地有名的棚户区。在一座半秃山脚下堆积着一座座杂乱的窝棚。下车就看到了艾丽塔老师站在棚户区的入口向他们招手。看到艾丽塔的扎克伯格直往车里钻,这个桀骜不驯的孩子还是有些害怕他的老师的。

    爱德华夫妇紧攥着扎克伯格的手,跟在艾丽塔的身后,穿过一个个矮小破旧且散发着一阵阵臭恶的窝棚,每个窝棚里都有人,他们睁着茫然新奇的大眼,目视他们走过。到了山坡的脚下,艾丽塔停在一个小窝棚前,纽芬迪正端着一个破了边的瓷器望着爱德华夫妇还有扎克伯格,他脸上挂着热情洋溢的笑,请他们进棚里。爱德华夫人发现,扎克伯格这时非常安静。

    棚里很小,根本就没地方坐,到处摆满了东西。棚的最里面,一张破毡子上面还躺着一个人。艾丽塔介绍说,这是纽芬迪的奶奶,因为帕金森症,常年瘫在床上。纽芬迪的妈妈在外做家政服务,常常是深夜才能回来,平时奶奶都是由纽芬迪来照顾。

    纽芬迪没有陪他们聊天,他一直在忙活着,收拾东西、给奶奶喂饭。窝棚里有一股味道,这个味道正是扎克伯格所厌恶的纽芬迪身上的味道,然而这时的扎克伯格一句话也没说。

    爱德华夫妇坐了一会儿就走了。离开窝棚的时候,扎克伯格一直回头望。爱德华夫人明白,扎克伯格肯定是知道自己的错了。

    20年之后,扎克伯格向纽瓦克公立学校系统(Newark Public school System)捐赠1亿美元,帮助全美最为落后的学校提高教育水平。当年的纽芬迪早已不知去向,那个窝棚区也早已拆迁完,在扎克伯格心里,那个窝棚区是一个遗憾,同时也是一个心结。

    回到家以后,爱德华夫妇没有再跟扎克伯格多说什么,倒是扎克伯格主动问起了棚户区,于是爱德华夫人又重新给扎克伯格说了关于博爱仁义的事。这时的扎克伯格只是低着头,不做表示。

    一个星期后,扎克伯格重新回到学校。此后他性情大变,对纽芬迪异常友好,甚至主动帮助纽芬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告诉爱德华夫人说,这样可以让他尽早回家,帮助需要他的人。此外,扎克伯格也不再开口经常向爱德华夫妇要钱,非常自律。

    爱德华夫人说,扎克伯格是个有天赋的孩子,太多的语言教育只会加重他的逆反心理,而一些事实的指导能让他更好地领悟到一些东西,胜于枯燥的说教。

    虽然扎克伯格并没有向媒体透露过这件事情,但是这件事确实曾经给他带来了很重要的影响。他性格的形成以及对慈善事业的热忱,都与此有关。

    扎克伯格信奉极简主义,实际上,生活本来就没有很复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时的一件事改变了扎克伯格对金钱的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il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