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的孩子长大后不会中文

作者: 一根筋的列那狐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17:22 被阅读136次
    图片来自互联网

    我的孩子长大后不会中文,可能吗?我对照周围的情况认真想了想,觉得很有可能。当然这里的“不会”,主要说的是不会读写。口语,一般家里坚持说的话,还是可以保留一些。

    加拿大安省是有公立中文学校的,由安省教育局出资,为想学习中文的人提供机会。很多移民送孩子去上课,还有不少西人注册学习。可惜的是,这种中文学校每周只有一次课,每次两个半小时。有的家长感叹,时间太有限,小孩学不好,几年下来,通常只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能写的字寥寥。

    想想我遇到的国外出生的移二代们,中文好的真的凤毛麟角。很多人都只会听说,不会读写;有的甚至说都不肯说,父母跟他说汉语,他用英语回答。最典型的是一个美国朋友家的俩姑娘,姐妹之间从来都是说英语,爸爸妈妈跟她们讲中文,她们一律英文回答,姥姥没法直接跟她们对话,需要爸爸妈妈在中间翻译,看得我有点心酸。老太太说,小时候她们说中文的,上学后慢慢就讲得少了,尤其妹妹上学后,俩姐妹开始全英文对话了,汉语就渐渐不说了。

    也有的孩子在努力地说中文,但经常出现中英文夹杂的情况,譬如,有次朋友家兄弟俩有如下的对话。弟弟:妈妈我if不能done我的food怎么办?哥哥:那你就take你的food to teacher的家啊。这种双语混合式表达在刚刚开始上学的儿童中比较常见。

    还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重视,在家里一直说中文,但因为在外面说的少、见的少、用得少,久而久之,小孩中文词汇量有限、语法知识有限、阅读面有限,没法用中文表达复杂的思想。譬如有个朋友家,儿子跟妈妈聊天,聊到复杂的话题就说,妈妈,你跟我媳妇说吧,我用中文不知道怎么表达。所幸朋友家的儿媳是中国人,我在想如果是西人,这长辈跟年轻一代该怎么深入沟通呢?

    想来想去,我觉得无法接受我的孩子不会中文的现实,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有点螳臂当车的嫌疑。原因如下:

    一方面,是基于家庭的考虑。如果孩子们不能和祖辈交流,或者长大后不能跟我和先生用中文深入地交流,我觉得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遗憾。亲子关系,不应该仅仅是血缘上的,还应该包含一种文化的传承。你能想象你的孩子长得像你——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但脑袋里全是西人思想,甚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西人的样子吗?反正我觉得有点不能接受。至少,我希望他们能了解中国的历史,知道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后羿而自豪。如果他们长大后到中国旅游出差,却连地名都不认识,想读点中文书寻根,却一点都看不懂。我不知道他们自己会感受如何,反正我这个当妈的,只要想想这个情景,都觉得难过——一个人终究要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才能更好地明白自己该往哪里去吧。文化的根,也就是语言,能保留的一定要尽量保留。哪怕只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另一方面,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考虑。现在中国发展很快。一个大国的发展绝对是看趋势的,它要沉沦的时候非人力所能阻挡,同理,它要崛起的时候也有着强大的惯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快速发展了近40年了,国力日隆,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不出大的差错,这种发展趋势应该会继续下去。而祖国的发展必然会为炎黄子孙带来更多的机会,这当然也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不论这些未来的机会是怎样的,也不论现在看来这未来多么遥远,未雨绸缪总是好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学好中文无疑会增加孩子们的竞争力。

    那么,如何保证孩子们学好中文呢?这才是最关键的。

    学好一门语言,本身不是件容易的事。语言学习是需要环境的,尤其对小孩子而言,他们最容易学到的是天天使用的语言。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初步提出如下几点看法(感觉想法还不够成熟,不足之处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中文的家庭环境。在家里一定要保证说中文,孩子如果中英文夹杂着说话,一定要及时纠正他。如果有的表达他不会用中文说,一着急就说了英文,这时父母就需要用中文说一遍给他听,最好让他重复一遍。兄弟姐妹之间要求一定要说中文,谁对话中先开始说英文,要罚做家务。久而久之,家里就能养成说中文的习惯。

    这里要啰嗦一点。学习双语甚至三语(中、英、法)的孩子,语言掌握得比单语的孩子慢肯定是正常的,毕竟,他的要一心两用或三用,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何况他还是个孩子。有的父母在孩子上学之初,担心他跟不上学校的语言学习,怕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就鼓励孩子说英文了。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就我看来,只要孩子在学校没有很大的学习困难,跟其他孩子沟通也没啥问题,也就是说,他的自信心没受影响,那么就不要鼓励孩子在家说英文。短期的英文有一点点落后没有大碍,汉语丢了却永远捡不回来了。这其中孰轻孰重,大家自己掂量。

    另外,在家里可以多张贴中文的字画、纸条等。字画这个不用多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果能引导孩子对书法感兴趣,那是最好不过了。此外,在孩子能够看见的地方,把一切器物上都用小纸条写上器物的名称贴在上面,孩子经常看,慢慢地也能吸收一些。还有就是,给孩子的便条和贺卡都用汉语写,最不济也要用中英文双语写,时刻提醒他不要忘了中文。

    此外,多给孩子用中文讲故事。故事是最能吸引孩子的,也只有故事才能走入孩子的心灵。无论多忙,父母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看中文故事书,还可以让孩子把他最喜欢的故事抄录下来,张贴在墙上,或者做成黑板报,随时观看欣赏。或者把孩子最喜欢的故事中的人物名字写下来,张贴在墙上,让孩子自己讲一讲故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最后,多给孩子播放中文动画节目。现在的孩子都爱看视频,除了学校的作业,在家还是尽量让孩子多看中文节目,精挑细选一些优秀的有中文字幕的动画片,反复播给孩子看,籍此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同时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对于孩子们特别喜欢的节目,还可以几家人一起努力,给孩子们作造型、搭舞台、写剧本,让他们自己当演员,把故事表演出来,籍此进行精确又精彩的语言输出。

    第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中文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是重要的,但一门语言的学习必须是个系统工程才行,家庭语言氛围再好,也无法代替系统的语言学习。从这一点上来说,正规的学校教育是必须的。但如前所述,一周一次的公立中文学校教育时间太短,无法做到系统地、有效地中文教育。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移二代孩子中文不好的根本原因。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学中文花了多少时间,基本上每天都要早读,每天都有语文课,花很多时间朗读、背诵、抄写、听写,对比起来,每周一次、一次两个半小时的中文课怎么能够学得好?所以,如果有可能,还是把孩子送到私立中文学校里学习,哪怕每天半小时,长期坚持下来,效果应该也会不错。学习绝对是需要多重复的事情,尤其是语言这种需要勤说多练的科目,尤其是在汉语是外语的情况下。没有频繁的接触和大量的积累,学好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问题是私立中文学校的情况,他们的教学是否科学系统?是否遵循教学规律?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与热情?是否考虑了在当地出生的移二代或者移三代的特征?据我了解,北美好像还没有专门为儿童和青少年开设的像样的连锁的中文学校。就此看来,移二代或者移三代的中文学习,还真是个大问题。

    综上所述,在目前情况下,创造有利于中文学习的家庭环境是最具可行性的选择,未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更多有识之士认识的提高以及积极参与这项事业,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会有更多的选择。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青青黛儿:完全同意,语言是根,丢失了母语就像没了根的浮萍,孩子还小的时候没感觉,等孩子到了中年老年应该也会觉得遗憾。我店里有一个女孩,是出生在加国的,一个汉字都不认识,只会说简单的粤语,她的父亲也在我们店里工作,有时看他们聊天也为女孩的爸爸感觉遗憾,不过他们自己觉得挺好,女孩不喜欢中国人,觉得日本人更好,想学日语。他们老一辈华侨不看重这些,自己几十年不回中国,孩子从没去过中国,估计早就不当自己中国人了。但是我们这一辈都挺重视孩子的汉语水平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许华人在国外的地位、口碑会慢慢变好。中餐馆也不再是廉价便宜的代名词了。
        一根筋的列那狐:@青青黛儿 嗯嗯,希望一切越来越好。努力为孩子学习汉语创造环境,虽然这有点难
      • 北美之北:这个问题我前段时间也写过一篇文章,不过没有你这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因为我孩子还小,这个问题暂时没有那么突出。以后还要多向你请教。

        不过有一点我不完全同意,就是说中文一旦丢了就拣不回来。这个问题可能不那么绝对,容我思考一下,想清楚了会写一篇文章。
        一根筋的列那狐:@北美之北 嗯,也许说的有点绝对了,想听听你的高见,一切探讨:blush:
      • 江昭和::+1:
        一根筋的列那狐:@江昭和 谢谢!
      • 任真:的确是这样。亲总结得很全面。家长要有耐心陪着孩子慢慢学。
        一根筋的列那狐:@任真 谢谢鼓励!
        一根筋的列那狐:@任真 是的,路漫漫

      本文标题:假如我的孩子长大后不会中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qk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