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真丑的温庭筠

作者: 饭士壳 | 来源:发表于2022-12-07 17:19 被阅读0次

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晚唐时,杜牧和李商隐被称为小李杜,其实李商隐最像杜甫,而温庭筠最像李白。李白擅写古风,因为格律难以束缚他,到了晚唐时代,拟古已经不盛行了,然而词的出现与发展恰好满足了温庭筠狂诞性格的需要。

温庭筠的词温婉多情,极易让人误以为作者必是女子。忘记在哪里看到此人“貌寝”了,如今查新旧唐书及《唐才子传》《北梦琐言》,皆不见载。貌寝就是丑得无法出来见人的意思。查同时代的杜牧、李商隐,落拓都是一般的落拓,但似乎只有温庭筠没有情人的绯闻,可以查到的是与当时的名妓鱼玄机有过唱和,但内容正经严肃,并无缠绵悱恻,大概他是真丑吧。

温庭筠的词作多从女性视角着笔,写尽闺中风流,这极为人鄙视。据说唐宣宗最喜《菩萨蛮》的曲子,于是温庭筠在令狐宰相的授意下,大力写作此曲。十四首《菩萨蛮》,温庭筠写尽了女子镜前的梳妆、榻上的春梦、帘内的愁思、园中的无聊、楼中的哀叹。艳极。

在这一点上,他确实显得不如李商隐正经,李商隐也不是不写闺中秘事,但写法高妙得多,如李商隐的《龙池》:“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简直是一针下去溅起唐明皇三尺血。什么,这还不够艳?那么请看《北齐》:“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李商隐的诗作赤裸裸的程度是超越温庭筠的,而没有人指责李商隐喜写“侧词艳曲”。

温庭筠少有悲曲,可谓是忧而不伤,此人性情中人,确也伤不起来。最近乎悲的词莫过于他的《更漏子》了:“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但怎敌香山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呢?温庭筠是不喜欢直写红颜易逝年华蹉跎的,他对女性是很用心。

来看看这首《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最喜欢的就是第二句“愁闻一霎清明雨”,“一霎”一词简直让整首词鲜活起来,这可不像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该女子并非情思绵绵不绝而导致辗转反侧无法安眠,而是写出她能吃能睡,只是一梦醒来那一刹那的情思缠绵,神魂颠倒。词境太美!

如果看诗作中的温庭筠,会发现一个与词作里完全不同的人。这似乎不是个主流的温庭筠,因为他根本就不以诗作闻名。看看这首《达摩支曲》:“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多有李白的气势,只不过李白是盛唐气象,而温庭筠是晚唐末路,心中的那股子邺下风流之情只因无明主赏识而烟消云散了,这股子劲也直追曹植。温庭筠又有《赠少年》一诗,唱道:“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多有江湖气!哪里还像那个让人们熟知的温飞卿?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承认温庭筠极聪明,所谓温八叉,是与倚马可待一词意义相等的。然而又说他与李商隐一样,俱有薄行,不是醉酒闹事就是喜欢做墙头草两边倒,于是似乎二人最后落拓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

《旧唐书》废人不废文,而《新唐书》则有些因人废文的意思,且《新唐书》加载了温庭筠科场舞弊之事,这自然与欧阳修本人有意于改革科场制度有很大原因,后世人盛称嘉祐二年广出人才,如苏轼、苏辙、曾巩、张载、二程甚或饱受恶评的吕惠卿等,俱出于当年主考欧阳修门下。不知此后北宋盛产伪君子是否就是因人废文的影响呢?

温庭筠的科场舞弊,是替人捉笔代考,且大肆张扬,居然晚唐那个时代大度到容忍温庭筠胡来的地步,下次科考仍旧还让此人进入考场考试,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连开科取士都儿戏一般,足见当时唐朝腐坏到了何等地步。如李商隐曾公然写诗给令狐楚抱怨说自己怎么来了京城几年了还没考上,于是李商隐就考上了!如果是朱元璋当政,温庭筠和李商隐一干人等一定被大卸八块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概是真丑的温庭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xg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