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作者 当年明月 缩写 卉青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
郑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马三保,云南人,先祖是西域回教巨族。郑和自幼聪明好学,从小对航海有浓厚兴趣。他和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去麦加朝圣是他最大的愿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洪武十四年,傅友德、蓝玉奉朱元璋之命远征云南,郑和在此次战役中被明军俘虏,年仅十一岁的他按照当时的惯例被阉割,入明宫成了一名太监。悲剧的开端,往往是荣耀的起点。
十一岁的郑和随明军征战四方,在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上顽强地活了下来。经过五年的颠沛流离,郑和遇到了燕王朱棣,朱棣一眼就看中了这个目光坚毅的少年,选入燕王府当了自己的贴身侍卫。
靖难之战的时候,在郑村坝战役中,他的建议被朱棣采纳,连破李景隆七营,打败南军,立下了显赫战功。朱棣登基后,封他为内官监太监,赐姓“郑”,他也从此改名郑和。皇帝赐姓在明代是无上的荣耀,他的手下都称呼他为“国姓爷”。
出航
之前说过,朱棣曾派两路人马寻找建文帝,一路是胡濙,另一路是郑和。但郑和除了寻找建文帝的任务,还肩负着威服四海、胸怀远人的使命。
明朝到了朱棣时代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太平盛世、天朝上国。中国强盛,万国敬仰,这是每个皇帝的梦想,朱棣当然也不例外。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西洋,明朝时的西洋指的是南洋。虽然之前的朝代也曾派出船只到过这些地区,但都是走马观花,没什么影响。海的那边究竟有些什么,人们还不清楚。朱棣绝对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之所以成为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是因为他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他做了很多历史上从来没人做过的事情。朱棣决定把这次的航海任务交给郑和来完成!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程。
无敌舰队
郑和的船只中最大的叫宝船。这条船的具体数据就不罗列了,反正是在船上举办个运动会,设置个百米跑道什么的都不成问题。我查资料粗略比较了一下,长宽大概是泰坦尼克号的一半大小吧。它有12张帆,锚和舵都是巨无霸型的,转动的时候需要几百人喊口号一起动手才能转起来。在当时来讲,这就相当于航空母舰。除了宝船,还有专门运输的马船、作战的战船、运粮食的粮船及专门在各船之间运人的水船。这支舰队共带了27800多人下西洋。
这支无敌舰队所到之处都是和平和友善,彰显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强而不欺,威而不霸的气度和底蕴!
郑和的船队一路向南,首先到达占城,半月后又到达了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此地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去非洲的必经之地。在这里郑和面对了他航海生涯中的第一次艰难考验。
郑和舰队经过爪哇岛的时候正赶上东西两个国王打仗,杀红眼的西王误杀了郑和的一百七十多个船员。郑和手下的士兵们群情激愤,强烈要求让不长眼的西王上西天。在手握重兵,占绝对主动权的情况下,郑和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克制住了愤怒。他牢记和平的使命,以大局为重,派使者与西王交涉此事。
西王有眼不识泰山闯了大祸,吓得魂不附体。他跟郑和诚恳道歉反复解释,还派人连夜赶去中国向皇帝谢罪。朱棣称赞了郑和顾全大局的行为,狠狠教训了西王使者,让他们赔偿黄金六万两。开玩笑,小小的爪哇掘地三尺也凑不出六万两黄金啊。凑了两年才凑了一万两。别说一万两,六万两朱棣也不会看到眼里,吓唬吓唬他们而已。爪哇倒是知恩图报,此后自觉年年向中国进贡。
圆满解决了危机事件,郑和舰队继续南行,先后经过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最后到达此次航行的终点——古里(今天印度的科泽科德)。
在古里,郑和完成了朱棣交代给他的另外一件大事——把永乐三年朱棣发放给古里的诏书(委任状)给了古里统治者,正式封其为国王。诏书早就写好了,只是实在不方便送过来,此次郑和顺便完成了这件大事。此后,郑和每次下西洋,都以此地为中转站和落脚点。
圆满完成任务。回航。为了纪念此次航行,郑和刻碑为证: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风和日丽,归心似箭。看似美好的一切后面,老天爷又给郑和安排了第九九八十一难。郑和遇到了一个敢带手枪抢坦克的愚笨海盗——陈祖义。
陈祖义,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的一个逃犯,逃到渤林邦国后居然当了重臣,国王死后竟然又自立为王,当了渤林邦国的国王。他的经历只能用走了狗屎运来解释。
陈祖义有了兵,经常在马六甲附近抢劫。郑和的船队经过,这对陈祖义来说简直是送到嘴边的唐僧肉,吃一口终身不饿!于是他决定诈降,然后趁其不备,攻击旗舰,控制中枢,打乱明军部署,然后各个击破。想得是真美!
不动声色的郑和欣赏着陈祖义的表演。一切似乎都按陈祖义的预想进行着,陈祖义暗喜,下令海盗进攻。突然,杀声四起,训练有素的明军以迅雷之势给这些海盗们上了一堂军事训练课。全歼海盗五千余人,击沉敌船十余艘,俘获多艘,陈祖义被活捉。
夜郎自大的陈祖义,根本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场拙劣的表演而已。
永乐五年九月,郑和回京,受到了朱棣的热烈欢迎和接见。为了纪念这次航海使命的完成和清除海盗行动的成功,陈祖义被斩首示众!郑和带回来的各国使者,见证了大明的强大,无限景仰,纷纷向大明朝贡。朱棣深深陶醉在君临万邦的美好滋味中。
在朱棣的鼎力支持下,郑和又先后五次下过西洋,除了路线、到的地方、遇到的事情不同外,过程和第一次基本类似。经过郑和的努力,明朝和西洋各国建立良好的关系。大明的文明、宽容和友好彻底臣服了这些国家。郑和圆满地完成外交使命的同时成功地开辟了新航线。他发现经过印度古里和溜山(马尔代夫群岛)可以避开风暴区,直接到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东非国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去世,郑和成了一个无枝可依的人。
宣德五年,宣德帝朱瞻基突然召见郑和,令他再下西洋。幸福来得太突然也太茫然,但不管怎样郑和是兴奋的。朱瞻基下令郑和远航的目的较之朱棣狭隘了许多。他只不过是想告诉万邦众国,如今大明的天子是我朱瞻基,大家都来朝贡吧!
郑和是激动的幸福的。老天终于又给了他一次机会。他一定要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也要实现自己一生的愿望和梦想。
最后的归宿
宣德六年十二月,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郑和的船队越过马六甲海峡,将消息传递给各个国家,然后穿越曼德海峡,沿红海北上,驶往他日思夜想的地方——麦加。
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其中麦加是第一圣地,伟大的穆罕默德在这里创建了伊斯兰教。穆斯林一生最大的荣耀就是到此地朝圣。
此时的郑和已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考验和折磨。如今能像他的祖父、父亲一样触摸到圣石,他死而无憾。
在归途中,郑和积劳成疾病倒,在古里病逝。他在第一次航海到达的终点古里,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冥冥中似乎是一种天意。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历经坎坷,九死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中国人海上的传奇。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六十年后,葡萄牙人达·伽马率四艘船只组成的船队来到古里,他们只不过是为了寻宝发财,他们永远不会知道,有一个叫郑和的人率领着明朝的无敌舰队来到过这里,并树立了一座丰碑!
延伸阅读
郑和的起程仪式:郑和出海时,所有的舰船分为五个纵队:前营、左营、中军、右营、后营。这其中有旗舰、护卫舰、补给舰、和各种专业船只。起锚前要吹哱啰,一种用海螺制成的号角。随着三声炮响,吹第一次哱啰,舰队逐一拔锚起碇;紧接着,中军船开始擂鼓,升行旗,第二次哱啰吹起,各船开始后起蓬升帆;然后第三次哱啰吹响,郑和的无敌舰队起航,缓缓出港口。
泰国的华人皇帝:除了陈祖义,还有一个人当过外国的皇帝,他叫郑信。郑信的父亲是广东人,后来到泰国谋生。郑信小时候聪明出众,被泰国一大臣收为义子,后被封哒府候王。后来缅甸来犯,国王死在逃亡路上,郑信起兵取得胜利,被推举为王,建立吞武里王朝。在任上,他开疆扩土,不仅统一了全国,还从缅甸人手里夺回了北方重镇清迈,使泰国国力达到鼎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