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我们早已形成一个共识,很多疾病是和某些情绪、态度有关的。一个念头,一个想法,在意识中,以态度的方式呈现。
情绪通过身体所有器官传达能量,比如心经和胆经。特定的穴位同特定的态度有关,反过来,经络是特定肌肉和身体器官的能量通道。如果你头脑中有一个消极的想法,一个特定的肌肉就会变得软弱无力;相反,如果你将其替换为一个积极的念头,这肌肉立时就会变得强壮。
比如我在午睡的时候,突然旁边传来“嘭”的一声把我吵醒了,那一刻我是想骂人的,但大脑已经长期训练身体精神合一。觉察这是邻居习惯性大力关门的行为,不应该由我来买单,但我身体很诚实,在我心脏对应背部是有几秒酸麻。我的积极暗示是:当一阵风吹过,没关系,我很好。
多数情况下,这种带有情绪标签的事件是无害的。因为我有平衡且有弹性的神经系统,所以若我能够后退一步,觉察,减轻这些情绪的紧张度,就能学会选择和修正生存反应。
有人就会有情感牵绊,我无法将自己独立生存,只能在关系的网络中观察自已;只能活在与人、事及概念的关系中,观察我与这些的关系,才是认识自己。
大多时候情绪困扰时,身体是不敏感的,会过量饮食、营养不均衡、粗糙迟钝、睡眠不规律,这个身体的注意力在减弱,很难保持心智的清澈。
如果人一旦变得冷漠、顽强和无情,我们的身心就会愈来愈迟钝。会陷在一些日常中出不来,按照自己的模式创造了这个世界。
禁锢自己的看法、判断及价值观,人根本无法敏锐起来。人需具备自由的心智,才能观察心和整个身体的活动,学会多元价值观赞成与不赞成所有的观点,能接纳所有的对与错。
从小到大一直受限于国籍、阶级、类型、传统、宗教、语言、教育、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经济压力、所吃食物、气候、家庭、朋友、经验等事物影响,不断接受某种文化的定型教育,形成狭隘的自我。
怕成功,怕失败,怕死,怕没钱,怕生病,然而死亡迟早会到来,不行动还是会没钱,身体有小毛病不当回事,迟早会走到悬崖边。习惯了逃避问题。
口头禅总是:等等,再等等吧。大多数人就是这样漫不经心走完了大半辈子。
保持觉察,别让心智不知不觉中变得冷漠、迟钝、顽强、无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