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挽救与漠不关心

作者: 萧澄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23:23 被阅读43次

   

图片来自网络

                                                                        一

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在本来已经有一个人加班的基础上突然需要增加一个人,因为有一个病人在抢救后需要急诊透析。

这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年男性,在我们这里透析差不多一年。他刚来的时候就不能说话,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生活不能自理,似乎只比植物人好点,听说是多次中风导致的。据说退休前在外地工作,收入很高。家里特地给他请了专门陪护的人,一对老年夫妻负责他的生活起居和透析相关事宜。这对夫妻很尽责,对老干部也很好,但毕竟没有医学知识,所以也给老干部带来了一些麻烦。老干部的透析通路是永久性导管,插管部位不能碰水,也不能有汗,不然就容易感染。而老夫妻并不知道这些。去年的夏天特别热,老人很容易出汗。老干部的上下床都需要老两口来搬动,难免会碰到锁骨处的导管,所以透析不久老干部就感染了,高烧不退。看到我们给老干部用药,老夫妻很自责。我们一边安慰他们,一边向老两口宣传保持置管部位清洁干燥的重要性。还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干部的感染症状就消失了。

老干部长期卧床,所以只能吃些流质食物。老两口并不知道需要经常帮老干部改变体位,所以透析不久老干部身体的多个部位就有了褥疮。臀部最为明显,有两大块红斑,几乎要破溃。老两口发现后吓坏了。我们知道后,联系了伤口造口科,有专人定期给老干部换药,去年夏天高温,加上老干部的营养很差,过了很长时间,老干部的褥疮也没有太大的好转。

不过老两口对老干部真是没的说。在透析的日子把老干部用轮椅推来,上机后还不时用毛巾给老干部擦脸,按摩。有时因为老干部早上不肯吃东西,他们还会给老干部喂点吃的。因为和老干部交流困难,往往简单的一碗粥要吃好久,不过老夫妻还是很有耐心。下机之后两个人再把老干部扶到轮椅上,我们在旁边看着都很费劲,不过老夫妻 还是坚持了一年。

因为老干部的肌肉很僵硬,我们每次给他量血压的时候,都要努力掰开他的下臂。不知道为什么,老干部的手劲有时候还真是很大。时间长了,老夫妻就主动来帮忙,毕竟他们对老干部比较了解嘛。

透析一年来,老干部的病情基本还算平稳,在褥疮之后又发生一次轻微的消化道出血,不过很快就止住了。老干部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忙,只有一个儿子经常回家看看。虽然老干部的生活没有什么质量,不过也算被照顾地很好了。

年初的两场大雪,让很多人患上了重感冒,老干部也不能幸免。从那以后,他的状况一直很差,想来应该是肺部感染了吧。腊月二十八本来是老干部来透析的日子,可是病区来电话说他的状况很差,正在抢救。大家都以为老干部这一次是凶多吉少了。谁知快中午的时候主任又通知说,老干部的家人强烈要求挽救他的生命,经过积极治疗已经达到透析的标准,很快就来了。所以就需要人临时加班了。

来的时候老干部的家人都到了。老干部的神志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不过因为血压不稳定,很快给他上了心电监护仪(用来时刻监测生命体征)。透析过程中老干部的痰很多·,因为多次吸痰,所以在透析中他的血流量不算太好。透析过半的时候,老干部的血压突然下降,所以医生下了医嘱让他立即回血下机了。

老干部一直待在重症监护病房,状况一直不好。虽然家属一再表明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的意愿,但终究因为病情太重,还是离开了人世。后来我听说他的收入很高,家里每个月给老夫妻的保姆费就高达六千元。我不知道他的子女到底是真的爱他,还是因为他活一天就可以拿到很多钱?

                                                                              二

我们科还有一个和老干部年纪差不多大的老人,第一次来刚好是在我班上。因为是急诊透析,所以需要临时建立透析通路(插管)。老人的耐受性很差,一直在叫唤。虽然已经局部麻醉,但是多少还是有点痛感。同来的是他的夫人和弟弟。弟弟一直很紧张,夫人倒是很镇静。在老人上机以后,我在对她进行常规宣教的时候,夫人看起来漫不经心。她说自己身体也不好,下次就不能一起来了,一定要找一个保姆。看她的穿着经济条件应该不错。

老人第二次来的时候,果然是一个老者陪同的。不过陪同的人年纪应该不小,而且听力也不灵光,加上老周(老人姓周)的听力也不行,所以我们简直是鸡同鸭讲,交流困难。好在透析时老周的生命体征还算正常,也没有出现难受的情况,第二次也算平稳地度过了。不过陪同的人来了几次就不来了,之后一直是老周一个人来透析。对于一个刚开始透析的老年患者来说,这无疑是有些危险的。果然老周很快就出现掉血压的情况,糟糕的是他自己没有任何感觉。好在经过一番处理,老周总算平安下机。可是他仍然要一个人回家,而他要走一段路才到车站,坐车要两小时。和他的家人联系,说是都很忙,只能老周自己回去。我们也很无奈,只能祈祷老周好运。

老周毕竟年龄大了,心脏也不好,连续几次透析都出现状况。把我们吓个半死,他自己倒无所谓,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和他的家人多次联系,都说没空。看着老周走时颤颤巍巍的样子,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却也无能为力。

年初下了两场大雪,很多病人都不能如期来透析,老周也是如此。这几次,是他弟弟陪他一起来的。可能是因为老周生病多年,特别显老。他弟弟也就小个几岁,看起来却年轻很多。那几次老周的状况也不太好,好在最后都顺利下机了。幸亏有他弟弟在,不然我们真的不放心老周一个人回家.。

前几天老周又一个人来了。在透析中途,他突然腿抽筋。老人的耐受性很差,一直在叫唤,虽然我们积极采取了处理措施,他还是觉得不能忍受。不但两腿一直在抖动,两个手也开始乱动。还好我们及时按住,不然手臂上的针头就会脱落,后果不堪设想。老人一直在叫唤,还说下次再这样就不来了,宁可死也不受罪了。我们都安慰他,以为他只是信口胡说。后来老人还是不能忍受要求提前下机了。

在老周离开以后,其他病人告诉我,老人说的是真的。据老人说,老两口没有子女,就把老周夫人的侄女收为养女。养女和女婿一直在外地上班,老周夫人以要做饭带小孩为借口留在家里。让一个心脏不好,听力不佳的透析老人一个人来回,只能说明家里已经对他放弃了,让他自生自灭。对于家人漠不关心的态度,老人也清楚,年前就多次向我们表明想放弃治疗,在家等死。是护士长和两个医生劝了好久,又和他家人多次沟通,老周才同意继续透析。

老干部几乎与植物人无异,可是家人一直对他不放弃,要求抢救到最后一刻。而老周呢,只是心脏不好,听力不佳,家人就让其自生自灭。我不知道,到底是钱的原因,还是这就是真实的人性?

相关文章

  • 拼命挽救与漠不关心

    一 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在本来已经有一...

  • 如果拼命奔跑可以挽救爱情

    《罗拉快跑》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自编自导的作品。 全长八十多分钟,觉得很出人意料。 影片结构非常精巧,重复的三段,也...

  • 总有人会为你改变,他在未来等你

    街上最亮丽的风景线,莫过于是两个女生上街,一个不顾旁人的眼光拼命地掉形象,另一个在拼命地挽救形象。 这...

  • 那颗木姜子树

    一人路过,落下了一粒木姜子,危在旦夕之际,一场雨和其下的黄土挽救了它的生命。 于是乎,它扎根地下,拼命向上,拼命的...

  • 人果然是不能闲太久

    人果然是不能闲太久 闲久了 努力一下就以为在拼命 …… 扎心 如何挽救日渐懒惰的自己? 在线急等~~~

  • 养生,就是最低成本的续命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相信每个人都很擅长赚钱,但很少有人善于挽救健康。 我们总是用身体拼命地赚钱,过度透支,缺乏保...

  • 惶恐

    漠不关心

  • 认命与拼命

    人类对待命运,无非两种态度,即认命和拼命。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既落江湖内,便是薄命人。你想要的物件,命...

  • 拼命与期待

    拼过命,就一定会拥有想要的结果吗? 从来没有人向我们保证过。 拼命,意味着我们为一件事要付出很多,甚至是生命,但有...

  • 拼命与期望

    迈克尔.法拉第说,拼命去获得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 我的理解,我们要拼尽全力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拼命挽救与漠不关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jf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