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漫笔——逍遥游(十)

作者: 悟庄 | 来源:发表于2019-06-17 10:17 被阅读1次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紧接着上面蜩与学鸠的话,庄子总结出一个道理:好比人出门远行,如果只是去近处,就不需要准备过多的干粮,但如果要去的地方很遥远,则必须事前充分地预备。最后庄子发出一句感慨:这两个小东西怎么会明白这样的道理?!

憨山大师的注解里面这样说到:“此喻世人小知,取足一身口体而已,又何用圣人之大道为哉?”在前面我们谈到过,圣人和圣贤教育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究竟在何处。人之所以称作“万物之灵”,是因为我们具有觉性,这个人人都有的天赋之性不是指哲学家讲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能够思想、造作的,不是意识,也不是大脑在做主。那个主导一切的真正的主人,我们看不见,但是它是实实在在有的。科学无法证验“自性”的存在,因为一切的思维、推算,还有实验仪器,都不能认识这个东西。只有通过身心的修为,用自身的生命去体悟,才可以明了、觉悟自性。这并不是所谓的宗教神秘经验,而是人人都能操作、都能做得到的事。可是一般人没有自觉,以为“我”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决定一切,以为人的认识能力可以无限的向前发展。这是把人的“意识”错当成圣人所说的“心”了。中国的儒、佛、道,不以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教人明心见性,觉悟宇宙人生。特别是佛教,对于心的透彻解析,远非现代的心理学可比。

人们为了生存与生活,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将知识形成科学。人类千万年的进步,社会巨大的改变,这一切的发生,知识功不可没。我们努力去了解、认识客观世界,毫不加限制地造作,使我们今天所生存的环境出了非常严重的问题。由于欲望的刺激,驱使人们凭借奇思妙想的“灵感”去创造,同时更滋长了贪、嗔、痴、慢。生活的品质提高了,生命的质量却急剧下降。为什么烦恼更多了?因为我们没有了安心立命的大根大本,失掉了人的价值。

古人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知之一字,众祸之门。”我们到底知道什么,又不知道什么?怎样运用我们知的能力?如果想要从烦恼之中解脱,就必须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这个路不需要我们自己去开辟,只要随着圣人的教导,按照觉者的方法去实际操作,就能使生命活出尊严、活出意义。

庄子用两只小虫喻意世间量小识浅的众生,把这个“知”字提出来,我们要从此处认真参一参。

相关文章

  • 读庄漫笔——逍遥游(十)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紧接着上面蜩与学鸠的话,庄子总...

  • 读庄漫笔——逍遥游(十三)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

  • 读庄漫笔——逍遥游(十五)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我们前面讲了四种人,...

  • 读庄漫笔——逍遥游(二一)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听了尧至诚恳切的一番话,许...

  • 读庄漫笔——逍遥游(二三)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接下来庄...

  • 读庄漫笔——逍遥游(二二)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接着许...

  • 读庄漫笔——逍遥游(二十)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

  • 读庄漫笔——逍遥游(三)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用浪漫的笔触创造了鲲鹏这两种巨大的生物,这是他对大道以及生命...

  • 读庄漫笔——逍遥游(一)

    北冥有鱼 文章开篇这四个字,即涵藏了宇宙万物,把人类所有的宗教、哲学要找寻的“第一性”给说出来了。这个“第一性”或...

  • 读庄漫笔——逍遥游(四)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只大鹏鸟,乘着海水洋流的运势,远徙至南冥。“徙于南冥”这四个字,点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漫笔——逍遥游(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vo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