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杂感文心雕莲余老诗写作研习社
皇帝读书都这么用功,你不读书行吗?

皇帝读书都这么用功,你不读书行吗?

作者: 心生莲花Y | 来源:发表于2017-04-28 23:56 被阅读74次

    古代,爱读书有学问的皇帝多了去了,前面先不说,就从最近一千年的宋朝说起吧。

    1.

    宋朝,是一个非常注重读书的时代,从皇上到一般读书人,都很用功。宋代不光是科举制度执行得好,与隋唐相较,有很大完善推进,任用官员严格科考录用,不像唐代,除了科考进阶,还可以找高官名流举荐。所以,宋代的科举制让“读书改变命运”的信条在一千年前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一介武夫出身,可谓“马”上得天下,深知没文化真可怕。所以,追求文治,制定的许多政策都向文人、文化倾斜。有宋一代,朝廷对文官非常重视,文官名士们享受到一项特别的政策,那就是犯了错误不至于杀头掉脑袋!这可是之前之后都没有过的。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就曾被人从诗中找到把柄,说他用语暗藏讥讽朝政,受到审理,苏轼也承认自己反对新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要是以往这可是要杀头的,但神宗还是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为由,下发圣谕,苏轼被贬往黄州,充任团练副使。

    皇帝读书都这么用功,你不读书行吗?

    宋太宗时,下令众文臣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书成,他自己规定每天要看二、三卷,遂更名为《太平御览》,至于读书的效果,可真是不同凡响,由于太宗读书多,学问渊博,处理国家大事时也得心应手,以至整个朝廷洋溢着读书的风气,连平常不喜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开始阅读起《论语》来,此后才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而宋太宗也在一年时间内,读完八百多卷。

    宋太宗还十分重视皇子的教育,宋真宗为太子时,《尚书》精读了七遍,《论语》《孝经》则精读了四遍。可以说,宋真宗完全就是一个儒生皇帝。宋真宗继位后,继续保持读书的好习惯,还专门建立了一个读书的制度,叫经筵制。

    据《宋史·职官史》记载,宋代皇帝特设“讲经”制度,定期请翰林学士等熟悉四书五经的官员任讲官,设讲筵。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到冬至为讲经期,逢单日为皇帝讲经。讲经结束后,皇帝设宴款待执行讲官及参与的官员,以示群臣互学,团结友善,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当然,这个制度以前也零散存有,只不过宋真宗将其系统化、规范化。经书在古人看来,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地位至尊,不可更改,所以,贵为皇帝也不能免于学习!上行下效,一个朝代的读书风气就这样形成了。宋代是书院正式兴盛的时期。

    2.

    明代皇帝也普遍爱读书。朱元璋小时候就接受过私塾教育,但因家境贫寒而辍学。他当皇帝后,经常在繁忙的朝政之余挤时间读书自学。经过努力,中年时,已能吟赋作诗、拟诏书写文章甚至出口成章,后还还亲自撰写了《资世通训》、《祖世训》、《明皇世训》、《御法道德经》等十余种著作。

    清代皇帝读书也很刻苦。康熙皇帝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打破满汉界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广收天下士子之心。他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康熙帝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

    以上说的是皇帝,老百姓也普遍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少寒门士子都是通过读书在科举考试的残酷拼杀中胜出,从而走上了仕途。

    皇帝读书都这么用功,你不读书行吗?

    今天,我们国家也在强调建设学习型社会。习大大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过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笛卡尔说:“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对话。”
    三毛则认为,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学识决定了眼界,眼界又决定了格局,一个人的格局最终决定了他的一生!学习好颜值高的人都还在拼命读书,更何况颜值低学习不好的人呢。赶快去多读书吧,因为以你的努力程度,远远还没达到拼天分的时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皇帝读书都这么用功,你不读书行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za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