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七姐
采访时间:12月20日
姓名:李想(化名)
性别:男
年龄:24岁
河北人。大学在长沙,拿到双学士学位后,保研来京主攻金融方向。研究生毕业后,又继续攻读本校博士,目前在读。在读期间,曾想申请海外博士而去了香港做助理,后再度申请美国的研究学者,将于春节期间赴美。
与李想的采访,不同以往的,这是一次素未谋面的交流。源于他申请加我好友时,用了一个吸引人的自我介绍:一个男博士的撒谎史。
见到他本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戴着副眼镜,尔雅温文,彬彬有礼。随着聊天深入,我发现他头脑清晰,思维跳跃,说话的语速是超出常人的果断利落,我甚至有些担心自己跟不上他的节奏。
直到聊完,我发现,这是一次异常顺畅的聊天。他似乎早就为自己要说什么做好了内心铺垫,这种铺垫并不刻意,就好像他经常会这样和人沟通,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计划性和未雨绸缪。
心理咨询3年,是自我沟通的一把钥匙
我总感觉自己是一个奇怪的人,对自己没有特别强的认同感,也可以说没主见,尤其是我处在需要选择的时候。
我曾作为来访者,去找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其实我并没有心理问题,甚至觉得内心还算是比较阳光,纯粹想找人沟通罢了。因为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想法比较奇怪,希望找一个没有偏见的人,来聊一下我的想法。
朋友之间的聊天,大多会有一些预设的立场,你把事情和他们讲,就会知道他们什么反应,可能他们更多会站在给定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说,遇到比较重大的选择,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时,就会去做心理咨询。
我从2015年年就开始做心理咨询,起源是失恋。失恋的痛苦消除后,心理咨询就变成了我常态化的行为。我觉得有用,且会录音并反复听。这相当于一面镜子,会让我看清楚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当然也是探索自我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并不会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他会更多的来引导你,让你按照内心真实想法来走。等于我有了一本参考书,心里没底儿的时候,就可以翻一下参考书,参考书说对,我就往前走。
我每次去咨询前,都会打草稿。毕竟心理咨询师是按小时付费的,我打完草稿后,能把我想法最快的说给他听,这也是我追求高效的办法。
做心理咨询的另一部分动机,就是为了解决自己身份认同上的焦虑,这也是我人生真正开始有了融入的危机。
为了融入现在的圈子,我开始撒谎
弗洛伊德说,童年决定一切。
我老家在农村,兄妹三人,我是老大,都属于留守儿童。小时候我就很爱学习,看新闻,家里所有的书我都会看。那时候,我属于生长欲特旺盛的人,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一百个农村孩子里总有一个学习好的,我可能就是那一个。有的人把它称为天赋,我把它称为运气。因为毕竟像我这样的人很少。我一直有个理念,教育要靠投入,就像种地一样。也许你不施肥打药,也会收成好。但精心护理的农田毫无疑问,产量会更高。
现在弟弟在读大学,妹妹在读高中。我给弟弟在外面租了房子,方便他更投入的学习和考研。妹妹一样,我给她请了家教,让妈妈菜也不卖了来陪读。
我觉得这是在践行我的理念,更多来投入精准的付出成本。其实这样有好也有坏,好处在于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坏处就在于可能会强加我的意愿在他们身上。
说到投入,我觉得自己从小就是特别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企业家精神是和资本,劳动一样的不同要素。
小时候,我帮妈妈卖菜,会把钱放得特别规整,分类码放,这样找钱的时候效率会特别高,这就是财务管理。
还记得一次寒假,我拉着一大麻布袋的韭菜下乡去卖,全是自己主动去做,就为了证明自己能做成它。因为农村是一个人情社会,不管认识不认识,我都叫叔婶,大哥嫂子,嘴甜一点,韭菜很快就能卖光。
我把企业家精神理解为,突破自己的局限,做大家不敢做的事情,做大家觉得做不成的事情。
但农村出身的这个事情,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困扰着我,其实做心理咨询的一部分动机就是解决自己身份认同的焦虑。我觉得自己和城里人很相似,但和家里人差别大。有时候,为了缓解这种焦虑,我会隐瞒自己的出身。
之所以隐瞒,是源自于我想更好地融入我所在的群体。想融入,就要和他们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穿一样的衣服,买一样的鞋。
起初,我也会觉得很别扭。但后来心理咨询师说,我可能在那个阶段还不够成熟,也是属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我有几个关系很好家境也不错的朋友,他们内心对农村人是有歧视的,包括当着我的面也会说。虽然我一开始会纠正他们,但为了更好的融入,我回避了这个问题,不再谈。
有时还出于对这段关系的看重,不表露自己的身份,甚至还撒谎说,我的父母是老师。实际上,我只是一个农村的屌丝。
其实我也想坦诚,可还是想把最完美的自己展现给他人。我觉得这就像很多女生都喜欢用美颜相机一样,在她自己的朋友圈里,她就是封面女郎。
也可以理解成,我的隐瞒就是我的化妆品,我并没有恶意。我不能掩饰生活的所有方面,但可以有选择的回避或是不提。
疯狂学习和创业,让我获得自我认可
我本科是在长沙念的,当时学了两个学位,一个数学,一个经济学。其实我不是学霸类型的学生,整个四年的成绩居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人。但我运气较好,当时参加了个比赛,凑巧拿了一等奖,获得了保研机会。
在保研的排名里,我的成绩一般,稳妥的话只能保本校。我去找辅导员咨询,他建议我不要折腾外校,就在学校好好待着就好了。但我个性里面有不服输的一面,喜欢瞎折腾,于是我开始寻找可能投的外校。
海投了几个北京的学校后,有一所211的院校候补录取了我。我一直很喜欢经济学,也期待能上像北大清华那样的高校。但当面前有保研机会时,我分析了利弊,不想承担风险,所以就选择了一条最稳妥的路线。
后来硕士毕业,我曾去找工作,想尽快自食其力,靠自己赚钱。工作是找到了,连三方合同都签了,却还是感觉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一目了然的未来,不过如此。
因为金融是一个稳定行业,一旦你上了轨道后,想再脱轨,其实挺难的。所以我又开始为了更好的出路准备考博。
考博当时也报了很多其他学校,但最终还是选了本校。其实很不甘心,并不想在本校。尤其读了一个学期后,觉得不满意,和同学之间有交流障碍,大家可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他们基础大多较差,而且很多已婚已育的同学,年龄上就比我大得多,也有比我小的同学,能就一些具体问题来交流,包括学术交流,但彼此思路和目的不太一样。
他们可能更专注于多发论文或拿奖学金,和我预想有差距。老师们人也很好,比较开明,但不能给我更多学术上具体的指导,那一段内心比较失落,很想跑路。
于是,为了能够追求到更好的学术环境,我今年3月到12月去了香港,给那边的大学老师干了近一年研究助理的活儿,同时申请海外博士。
香港那边的老师,因为给我付薪酬,也算是我的老板。他们挺狠的,太拼命了,对他自己狠对我也很狠。
这9个月,打开了我认知自己的边界。最开始,双方合作并不是特别默契,我比较自我,老板说话也特别直接,也可能是香港那边的做事风格,不像我们这边喜欢旁敲侧击,他们就会对我说,你怎么这么不谦虚,怎么这么自以为是,云云。
我骨子里是一个很自信的人。最开始,我觉得老板不喜欢我。我清楚,所以后来自己也在揣摩他的偏好。因为他们务实,节奏也比较快,讲究效率。
那段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一周都在忙工作。虽然有合同上写着每天工作八小时,但有些事情还是会超出我的工作范围。
有时,老板会夜里11点半左右给我打电话,问我这个东西为什么没有达到某个标准,就会弄得我特别紧张。那边讲究高效,表面上老板会给你空间,但其实每天都在追着我要汇报很多东西。
老板的项目,我不是每个都熟悉,有的内容要现学。但他的态度让我感觉有点刑讯逼供的意味,即使我反应较快,在他们看来也还是很慢。
那段日子,我不喜欢在香港住,后来就搬到深圳,每天通关去香港上班。虽然特别折腾,从我住的地方到办公室46分钟,6分钟摩拜单车,10分钟过关,30分钟地铁,挺辛苦的,但是每天都特别愿意下班回家。觉得回深圳就是回家,才是到了自己的地盘。
最开始时,我天天给自己打鸡血,要改变命运,但是打鸡血也只能是短时间的持续,到后面连轴转,实在是没办法长期持续。我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或是心理承受的边界,就好像碰到屋顶,该下来了。
最后,折腾了近一年,跑路没成功。我没有坚持住就投降了,跑回了北京,同时也决定放弃海外博士。其实,当时再坚持两个月,也许在读博就成了。
这个事情,我仔细想了。需要你all in,就像是在创业。我是不是适合像香港老板那样,全身心的只做学术,其他什么都不做,40岁了还没有结婚,可以说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客观来说,肯定会有提高,但这不是我想要的。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从人生的成本来讲,当时放弃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但如果坚持下来,收获的更多是心智上的成长。从香港回来,我也丢失了战胜自己局限性的机会。
申请出国需要花很多精力和费用,一个农村家庭是不可能承担的。所以,我还是很幸运,还这么年轻,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和体验。
我从大三时,就有自己的副业,是做一个教育类的线上培训,课程都是根据个人情况来定制,会根据用户提的难度,工作量,付费意愿来因材施教。从起初开始做,就有利润。
每个商业模式都有制约它的瓶颈,我们的制约就是人力,需要全职的人来投入。所以,我说服了我一个硕士同学目前在全职跟进,现在我也想让弟弟往这方面来深入发展。与此同时,我在不断地给我同学和弟弟做着培训,只有更专业,价格才能要得更高。
这种模式小而美,也注定了它做不大。未来四五年这个副业都会持续。现在我几乎不在上面花费时间,只需要给他们培训就好。
如果业绩下降,我会和他们分析一下原因,更多的是鼓励他们。公司让大家都入股,这样对大家比较公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应该不会选择创业。首先,我觉得以我目前的阅历和经历,还掌握不了大规模的生意。我做过就知道,我不能沉浸在创业的幻觉里,到时候一无所成。所以,博士毕业后,我可能还会选择去一个单位上班。
因为本身教育到这个程度,机会成本也很高,其实创业的话,如果生意做不大,那本质上也是在浪费时间。我不太想赚一次性的钱,我想赚持续的小钱,哪怕我一天赚一块钱也可以。但你今天给我一千块,你明天不给我了。这种事情,我就要好好想一想是否值得做。
所以,我现在更想追求可持续可规模化的东西。首先,可持续的钱也就意味着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就像自己造了一个小印钞机一样。只要你知道怎么造小印钞机,总有一天,你就能造大印钞机。
考虑到以后的发展,我接下来想要去美国深造,申请了赴美的一年访问学者,正在办相关手续,过完春节就准备离开。
虽然暂时选择远走他乡,但我特别不能忍受孤独,生活像一座孤岛,我不想在孤岛上待。美国的一年,只是去体验一下那边的生活,不会选择常年待在那边,我没有那么强大的自我独处能力,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有些事情我可能坚持不下来。
我的价值观建立在初恋的伤痕之上
感情在我生命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包括我来京读研,后来去香港工作都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是我的初恋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价值观,也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我。
在去香港之前,我再次遇到了她。年初,我听说她来了北京,给她写了封邮件,说有时间可以见一面。
大学时,我们彼此是对方的初恋。她家境较好,而我是一个穷人,对自己没有自信。我都是通过努力学习,拿学校的奖学金来维持我的正常生活开支。两个人谈恋爱,经济上的差距确实决定了很多,尤其是两个人相处时的状态。
我记得有一次,陪她去取钱,我看到了她的账户余额大概有两万多,而当时的我,账户余额才只有500块。特别讽刺的是,我和她第一次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了不起的盖茨比”。
到后来我们分手,可以说让我刻骨铭心,痛不欲生,她是用了一种特别摧残我的方式记得当时我们因为一些事情有了分歧争吵,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我们没办法谈一段单纯的校园恋爱,我还是会在乎一蔬一饭,对不起,我们分手吧!
当时的她有些赌气,或者也是为了彻底了结我们的关系。她选择和一个陌生的学长去喝酒,喝完酒之后还相处了一夜。这是我事后追问得到的答案,虽然,她说并没有发生什么,也并不喜欢那个学长,但却用这样非常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了自己。
那天晚上,彻底改变了我。我联系不上她,短信不回,电话也不接,我找遍了学校的很多地方,还托人去她宿舍找她,人都不在。我就在她宿舍楼下一直等她,当时我对自己发了一个小誓:以后的我,必须挣够一百万再谈恋爱。
因为我自尊心很强,觉得自己受到了非常大的屈辱和伤害。即使我特别不甘心,但真的太喜欢她了,这件事发生后,我和她又纠葛了一段时间。
我这种性格的人,不会束手就擒。你捅了我一刀,我不会不还击。所以,我做了一些违背本心,现在看来特别不成熟的事情,也说了很多伤害她的话。
那段时间,我甚至觉得自己精神状态有点不正常,情绪非常不稳定,天天像幽灵一样缠着她。比如她在上自习课,我突然找她说要聊一聊,然后我当着众人的面把她抱出了教室。以致于她觉得我阴魂不散,要换手机号,不肯在学校住。
其实,当时的我很矛盾。那种感觉就是没她不行,每天很想念她,想要见到她,不希望她消失在我的世界里。但好像做了这些都是多余的,会打扰到她,自己又反过来会很自责。
身体里就像有两个人在打架,一个想请求她的原谅,一个又想和她保持一定距离。
后来,我知道她在北京,就主动联系了她,可能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我请她去了我力所能及最好的餐厅,可能她也在配合我,我们吃了不止一次。虽然,我想再续前缘,但还是被她拒绝了。
客观来讲,时间是不可逆的,可能我们以前的一些回忆太不美好,甚至那一段是她不愿意提及的过往。在她心里,我那些极端的行为,她无法面对吧。
和第一段相较而言,我对后来交往的女朋友没那么喜欢,主要是,两个人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她甚至觉得我乱七八糟的想法太多。
有时我还会觉得她有点笨。说白了,就是我内心深处对她的认同感还不够,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原来我觉得,对于女生品质的排序,善良是第一位,我甚至把聪明划掉了。
但现在可能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聪明还是第一位的,善良是第二位。因为,聪明能保证聊得来,善良能保证她不伤害我。
我不知道,这样的感情经历是否会伴随我终身,我只知道,它确实对我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在我24年的经历里,这应该是最让我过不去的一道坎儿。有时候,我能隐约感觉到自己的局限性,想挣脱,却又会受到很多压力,挣脱不了。
我之所以和你说,一个男博士的撒谎史,其实我并不是经常撒谎,而是想有一些反差。
比如在感情里,我会选择说一些反话来伤害对方;比如在香港时,我会为了想早日回京,和老板说学校让我马上回,不然让我立刻退学;比如在人际交往里,我会隐藏自己的出身,把自己最光鲜靓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
这算谎言,也算借口吧,为自己找理由找出口。就像很多人要离职一样,你如果问别人离职了要去哪儿,多半的回答都是,还没想好或是想要休息一段时间,未必能得到最真实的答案,我也不例外。
- 结束 -
每周三,周六,
跟我们一起窥探平行世界里的人和故事。
请关注:平行生活实录。
网友评论
有些内心活动,很触动我,很与我相似,也可以说同病相怜,加油,你决对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祝福你!为你祈祷!
人和人是有区别的,但是这里的区别并不是指一个高一个低。
我觉得你大概就是你自己所认识到的“对自己没有特别强的认同感”不用担心你的出身问题,其实你认为那些会在意自己的高修养的人并不会在乎这些的。
和你能交流说明你和他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差些什么了。
不过敬佩你这种想让自己更优秀的精神!加油
敏感,聪明,自卑又自负,功利,心理承受能力差,占有欲,心态不好,总结,心理有问题。
举个例子,和女朋友如果冷战一天,可能就在想明天晚上是不是她就躺在别人怀里缠绵了。也许人家只是来了大姨妈在睡觉,他聪明的脑子就考虑了180种可能,并且每一种可能在他脑子里都栩栩如生。
回头看了一下年龄,24岁,人生中最好的岁月。要摆脱这种心态,最快的办法就是找个愿意一起睡的女孩子睡觉吧。次快的办法就是去工作,用空杯心态,学习能干的人如何处理各种事情,学习不能干的人是如何处理不好事情,学习努力上进而报酬不多的人如何忍受人生中的百无聊赖和无可奈何,,,柴静说没有独自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现在还年轻,除了失恋,你的自以为是还让你以为自己的人生不算失败,其实不是。大学被遇为象牙塔,象牙塔是远离生活的,你在那里念再多的书也解决不了自卑的焦虑,而且念的还不是人文学科。专业选择太功利,金融也不是模型,而是数学作为基础,而数学是理性的逻辑的。从数理逻辑里去找人文归宿,这不是笑话吗?你应该去读哲学,起码作为一种兴趣去读。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别研究经济了,去耶鲁听听宗教哲学比较好。最后最重要一点,也许你是弟弟妹妹眼里的偶像,但如果他们学到的只是你的功利,不好。
我那个时候困惑的时候还研究弗洛伊德。
世上最美好的事,不是你想要,而是你感知,你享有,你掌握。
如果有兴趣,可以联系我。
如果内心常怀悲怆和故愤,那么是你自己局限了自己,定义了自己的形象。
为外物而活,怠矣。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只有为心爱而活,为内心而活,为真情而活,以一个自由的站立的灵魂姿态,才是万物的主人。
尊重每一个人,说不定他就是下一个爱因斯坦。
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参与世界主人翁角色的入场券。
以一个人的性质来评价一个人,而不要以一个人的外物来评价一个人。
外物不过是心的表现。
只要有主动力,劳动,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一切。
其中如果有异议,可以继续跟我讨论(辩论),我不保留观点,但尊重每个人的自由意识。
《庄子》只是个引,我已经超越了庄子的思想范畴,但是庄子必不可少,因为“自由”“自在”“快乐”是一切的推动力。庄子和西方的犬儒不同和佛教的空门不同,和日本的物哀不同,是任侠,逍遥,仙侠,江湖,神奇的源头。
不要看我,我是逗逼,不是装逼,装逼对我有何用?我自在就好。
我爱我妈妈,我就挣钱母亲节买康乃馨,我爱国家,我就要努力学习成才。
我是孙悟空,不吃那套假仁假义,做事坦荡荡,畅快淋漓。
你
欺骗了所有人
甚至不惜
把自己包装描绘成一个受害者
急尽描述
父母的不真
兄弟的无情
爱人的背叛
世界的不公
……
追根索源
一切的根本——在你
你也知佛在你,你即佛
这种知晓和不作为
是对你自己
以及生活现实的
最大欺骗
你在自我麻醉
自我逃避
却依旧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之中
这看似一种病态
不过也只是你赖以生存的借口
可爱的是
依然有人为你买单
你
是孤独的
但却需要去寻找
真我
运气好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谁怜悯你得来的,还是自身问题自己解决!
祝福这位哥们成功,幸福!
而且野心很大,却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得是什么,总是不满足现状。
其实他的学历经历之类的,已经可以说是比较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