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你有绿草的清香”,这一首小诗尽管在修辞上不加斧凿,但写出了“十七岁的光明和纯洁”,“彼岸”、远方“那座山”,那都是青春的朦胧和向往,最后那一句“黯淡了曾经的伤”,是此诗的亮点。
这是蒋坤元 老师读过周锡敏的诗集《石语》后,写于《书评丨你有绿草的清香》中的一段话。
1.
蒋老师今天推介的这位女诗人作家周锡敏老师,看她照片,似曾相识?
哦!在蒋老师的《书评丨看山看水,看水云裳》文中有她的照片。
她,衣着素淡简约,表情比较严肃,看似比较内向,拘谨;不善言语的那种……
总之,怎么看她都不是我想象中的文艺范形象,所以我对她有了些印象。
不能以貌取人呀!
你看,人家都出书啦!而且出的是诗集呀!
会写诗的人的内心,应是更细腻柔软、敏睿玲珑、历练精粹的呀!
2.
以前,我不屑于读诗是因为不懂欣赏诗,还有,文学修养、定力不够,心浮躁。
现在,心沉寂了许多,倒是喜欢读一些唐诗宋词和现代诗。
当我捧上一本唐诗宋词类的书试图去读几首时,即便是只可意味不可言传,有时也会痴迷于其段凄美婉延的词或某句千古绝唱的诗。
至于现代诗嘛!我喜欢读那些直抒情怀,易被感染、感召而引起强烈共鸣的且易懂不晦涩的那种诗。
我不会诗,但我会体会、感受其中的况味!
那些深奥的、晦涩难懂的诗实在不适合我这等凡夫俗子。
专业有攻术嘛!那样的诗是不是太专业了,如专业术语一样?
读不懂的诗,又何必去勉强呢?
我只是偶遇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诗来读读,还关注了一个“为你读诗”公众号逛逛。
对诗的识知如此浅薄,以至于自己很有挫败感并耿耿于怀!
3.
蒋老师的诗集,我暂且没有,但于他的文章里会遇见一些,我每首必读上几遍,他的诗里蕴涵着他的人生历程中的思索和潜能。
他说,不仅是守望,最佳的状态是奔跑,并时刻准备着!
于是,他写诗一首《我不服输》……
他说,有水的地方,我就能活下去,活得滋润与富足是极有可能的。阳澄湖有多少传说,我就有多少传说。
于是,他写诗《我能应付过去》……
他的诗里面凝结的思想内容比他的文章更深刻更耐人寻味。比如:诗《听自己的声音》
听海的声音/海在哪里 水声如歌/浪花后面是什么颜色/可能有些苍白/我们听过了/便是沉默 把我从黎明中吵醒/到我的心里来呼唤/但我不能放歌……
读蒋老师的诗,就能从中获得厚积薄发的力量。比如:诗《抵达》
春风/抵达一棵桃树/桃花红了 夏雨/抵达一只池塘/鱼儿跳了 秋日/抵达一片稻田/稻子弯了 冬夜/抵达我的窗前/ 我听到了召唤/走过长夜吧/走向明天 ……
前不久,老师已出版了诗集《有一花开在湖边》。
我竟斗胆说过,老师的诗比散文写得还要好!
他的散文,我却读得最多,感叹、感悟也多!
他的散文如诗如歌呀!
蒋老师,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自傲,他高贵的是灵魂,处世为人是低调谦恭,总是如邻家大哥般的待人,我才敢把自己宠上天——心里咋想就咋说。
只要你的心是真诚的,说的是真心话。我何必伪装呢?
4.
今天,我看了蒋老师转载周锡敏老师的《石语》上的诗,心想:她的诗,其风格与蒋老师的是不是比较接近呢?
周锡敏老师的诗如她本人一样朴实无华、柔婉优美、情景交融、寓意深远。
蒋老师甚是欣赏她的诗、诗中的亮点,说它在修辞上不加斧凿,但朦胧……
我自笑:“不凿也好,我也不琢,任性地解读其中的朦胧和她心灵深处的“伤”是怎样黯淡的呢?
蒋老师佐以我喜欢的[ 宋 ] 秦观诗曰: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我便懂得分明了!
她的诗如歌,写出了平常人心中的歌。
她的诗如念,念想中便是平常人的人生感悟,精炼深邃,很大众化、很共鸣,很身同感受!
5.
蒋老师一句:“原来她就在我们的简书里——她就是汾湖草木人。”
汾湖草木人?这名字,我有点印象。点一下她的昵称,发现了她的文章栏目里的那篇《读蒋坤元老师的书》。
这个时候,我顿时豁然开朗:以前,因为这篇文章写的是蒋老师,于是我就点开来读。
看这篇文章,记得当时我先是羡慕她竟然一下子得到蒋老师写的六本书。
蒋老师已送过我三本书,他的书都是他自己买来签名送人的。那是一种荣幸之至和无比幸福的感觉,永生难忘!
那种感觉,无法用钱来衡量!
我更仰慕她,文笔朴实精湛、老道稳健。只道她是写作高手之一,当时关注她的念头便稍纵即逝。
今天,一读完蒋老师的文《书评丨你有绿草的清香》,便当即关注了老师并再读她的《读蒋坤元老师的书》。
我记得自己以前于此文写过评论。记得,还有蒋老师的评论:
石语到简书,草木亦传神,惟有超赞!
周锡敏老师回复:
谢谢蒋老师!冥冥之中,你已引导了我坚持写下去的态度和决心。
我现在才明白“石语”原来是周锡敏老师的诗集《石语》!
汾湖草木人的留言让我再次感动、感叹:遇见蒋老师是我等莫大的福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