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刚出生的女儿,教我的第一堂课》,主要是分享女儿在出生的整个过程中出的一些不太寻常的状况带给我的思考和启发,本以为出生后我们终于可以安心了,然而,她好像又不按我们预期出牌了。
出生的第三天的早晨9点多,医生来例行检查新生儿的一些常规指标,结果检测出她的黄疸值比正常值高很多,医生当时建议我们转入儿科医院治疗,以免黄疸继续升高发生意外。
那天(4月17日)上午我刚好在银行办事,家人给我打电话说了孩子的情况,我们也咨询了一些人,说新生儿有黄疸正常,也考虑到孩子刚刚吃奶,这时候如果转入距离比较远的儿科医院单独住院,我们也有些不忍心,于是,就决定让医生开点药吃,我们先观察一下再说。
当中午我办完事回到医院的时候,就发现孩子一直在睡觉,询问后发现上午吃的药半小时后也吐了,然后就一直睡也没吃东西,我又立刻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有下面这一条:
而且上午我在银行的时候也查了一些资料,知道如果黄疸值持续升高可能会引起一些神经性的不可逆的病变,当时我就害怕了,于是,又找儿科医生沟通了情况,然后和家人商量后,立刻做了转院处理,下午两点多八一儿童医院的救护车就来了,那个接诊大夫很专业的做了些检查后,就让我带着孩子立刻上车,坐了不到1个小时就到她们医院了。
我去交费处办入院手续,护士同时就抱孩子进住院部了,等我回到住院部,医生和我说他们已经初步做了检查发现孩子不仅是黄疸高,还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就是血糖低,又和我说了一下新生儿血糖低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真是吓死人不偿命。
反正,那一刻孩子的问题就有两个了,之后就是让我签一堆风险文件,然后就让我回家了,并且只有周一和周四上午可以来探视,然后给我留了护士站和值班医生的电话,也不让我经常打,因为他说如果有事他们会给我打电话,不给你打电话就是最好的消息,证明孩子的病情在他们的可控范围内。
入院第二天刚好是周四,我10点前就到医院探视了,其实确切的说不是探视,因为只能和医生见面了解孩子病情,根本见不到孩子。主治医生说黄疸的问题不用担心,他主要担心的是低血糖那个问题,建议要给孩子做核磁检查确认之前的低血糖是否造成了脑损伤。之后几天因为都不允许探视了,我只是打了两次电话询问孩子吃奶、睡觉等基本情况。
一直到周一(4月23日)我又去探视,医生说黄疸值已经降下来了,下面主要是周二的核磁检查如果没问题就可以出院了,本来他说得周三出结果,如果没问题周四才能出院。后来,我和医生的协商下,他允许在核磁结果还没出来的情况下,先允许我们周三出院,核磁结果之后电话再通知,因为就算核磁有问题也不是他们这个科室可以治疗的,也要转科室。
星期三(4月25日)上午8点多我和家人就到医院接孩子了,一直等到9点多才让办手续,一切还算顺利,9:38我就看到久别7天的女儿了,护士简单的和我交代了一些孩子情况,我们9:46就把孩子抱走了,我感觉那一天户外的天气和阳光格外的好,就像当时我的心情一样。
大概10:30我们就到家了,这是女儿伊然出生十天后第一次回家,并且在下午17:15医院打来电话说核磁结果显示一切正常,这下我算彻底放心了。而且今天是她回家的第三天,在家还是挺好的,没太哭闹,吃的、睡的都不错。
那刚出生10天的小伊然教给我的第二课是什么呢?
只有自己亲自生养了孩子,才可能更好的体会当初自己父母的恩情。也就是俗话说的“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我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当初我出生的时候,比小伊然更让我父母操心和担忧百倍,小伊然只是得了一个并不难治的黄疸,住了7天院,也不用我们陪护,然后就健康出院了。然而当初我的情况就复杂很多了,我简单列几个细节:
1.我是二胎超生,母亲为了躲避村里查,就在我舅舅家住,很不方便,怀孕的过程着急上火;
2.刚出生就一直哭、拉,在我们县城医院治的没效果,几天后转入省会城市长春治疗,妈妈和爸爸没来及休息就折腾到长春照顾我,而且医院又不让爸爸住,需要住在一个远方亲戚家,很不方便;
3.关键的是那时候家里很穷,需要借钱给我看病,为了省钱爸爸要从亲戚家坐公交车带饭到医院给妈妈吃,据说在车上还偶尔把菜汤洒在别人身上......想想都觉得很尴尬;
4.在长春找了两个儿科医院治疗都没见好转,有些亲戚从理性的角度帮分析后,甚至建议不要治了,因为感觉治的结果最终可能也是“人财两空”,然而父母似乎从未动摇过,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转入了白求恩医科大医院(现在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其实那个不是儿科医院,但皇天不负苦心人,入院后打了两针后就看到好转了,因为我不那么哭了,据我父母说,那时候我已经瘦的只剩皮包骨了,全身到处都是被扎的针眼......
5.就这样,出生后整整折腾父母一个多月后,不知这期间他们掉了多少眼泪,上了多少火,多少个夜晚无眠,最终我捡回了一条小命。后来回到家,不识字的爷爷说这孩子算是剩下了,于是我的名字就叫王国胜(我的堂兄弟们都叫“王国X”,“胜”取了“剩”的谐音)。
最近再回想起这些细节,我都忍不住流泪,我特别感恩遇到了我现在的父母,尽管他们是农民,没太多文化,没什么大能力,更没什么钱,但他们倾家荡产,付出全部救回了我的生命,并且给我创造了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印象中他们从未打过架,这一点很不容易),还省吃俭用供我上大学,言传身教的让学会如何做事、做人。
也正是帮助小伊然办理转院的过程让我深深的体会了父母当初的恩情,于是,在小伊然入院后,我确定孩子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情况下,我安心的陪父母在北京玩了两天,因为爸爸还是我上大学的时候来的北京,妈妈是第一次来北京。
我想女儿小伊然通过她这次因为黄疸住院,她可能想对我说:
不要因为有了她,而忘记父母的恩情。相反,应该更好的理解当初父母的艰辛,更好的去陪伴和照顾不再年轻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