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简书看到过一篇文章,是关于为几位历史人物“证明”的。我在下方评论到“说起三国,甚至历史,有太多人被丑化,或者过于被美化。”
过了几天我发现,我评论了那么多文章,唯有这一条被赞的次数最多。
其实我知道有些历史的真相的确已经无从考证,只得从后世史书中留下的蛛丝马迹推断其 一二。
说起三国演义,我想大多数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刘备账下的三大神将。
赤兔宝马,青龙偃月,那过五关斩六将义字当头纵横一生的武神关云长。
豹头环眼,丈八蛇矛,翼德那长坂坡一吼退万敌的霸气之姿绝对是每个男人的战场梦想。
白袍银甲,浑身是胆,那自百万军中单人单骑杀了个三进三出的常山赵子龙更是被后人传颂为常胜将军。
讲真,我小时候刚刚接触三国这段历史的时候,仅仅只记得这三人。甚至诸葛荀彧之流都不入我眼,因为小时候嘛,心性单纯,就是喜欢战场上打打杀杀的场面,谁厉害就对谁印象深。
可随着我对三国这段历史不断的深入了解,我渐渐才明白,原来我一直看的都是一本以历史为骨的小说。
其实我对三国这段历史真的非常喜欢,经常上网查阅各种资料,也常常去收索《百家讲坛》关于三国历史的讲述。当然,我可不是研究,我只是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演义中所讲述的一幕幕究竟有没有这回事?
有时候,我真的特别不想说出我心目中这些战神的真实史料记载。
每次看到关于讨论三国历史的帖子,绝对少不了一番炮火连天,嘴上厮杀。甚至,我见到过两位水友在一条评论下互相争辩的字数都能编写一本书了。
不过,我觉的我们崇拜历史人物,应该要全面客观兼具包容性,我认为我们作为一个思想独立的中国人应该学会尊重历史。
在此取一个例子
演义中的张飞虎背熊腰,豹头环眼,爱酒如命,动不动就乱发脾气,五大三粗的形象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可据史料记载,真正历史上的张飞长的很俊美并且擅写草书,画美人,是个能文善武的才将,并且她的妻子夏侯氏及两位女儿都生的极为貌美。
这到也没什么,演义中的张飞的确也不差,粗中有细,忠心耿耿一直都很敬重自己的两位结拜大哥。
不过,说起蜀国不论武将还是谋士或多或少都被小说美化了。唯有一人,说真的,这为老兄绝对是演义中被黑的最惨的一位,没有之一。
三族被戮,头颅被割,尸首分离竟还被人脚踏侮辱。
讲真,在那个封建战乱的年代,砍头灭族是很正常的事。若是魏延真的企图谋反,我也没什么可说的。可问题就出在这里,我相信,有很多人甚至到了现在都对魏延的了解还停留在小人,叛逆,天生反骨的认知里。
曾经的我也是如此,甚至在与家人谈论时都是如此肯定的认为魏延是个反逆人物。
随便上网一收,关于魏延的帖子实在太多,其中,有的人坚持认为魏延企图谋反杀之不冤。同样,也有许多人在为魏延翻案。
今天我就在这里闲谈一番魏延(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首先,魏延从刘备时代一直到孔明逝世,全数参与孔明北伐战役。五虎最后一位死的将军,这个资历就不用多说了吧。
在来说说他的官职之路——之前在刘备麾下数有战功被拜为牙门将军,牙门将军就相当于当权者的左右,算是心腹级别。后来,刘备破格提拔魏延为镇远大将军,前去镇守当时对于蜀国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汉中。
而镇远大将军的职位更不必多说,相当于现在的地区总司令。
此外,在刘备死后,诸葛时期,魏延被封侯,做过丞相司马,凉州刺史,甚至前军师,最后更是诸葛时期的征西大将军,进封为南郑侯。
这里补充一点,谣传诸葛亮说魏延生有反骨,建议刘备不可重用这种说法还请诸位不要相信了。各种史料中毫无关于此类记载。更何况纵观魏延辉煌一生,都乃拜诸葛所赐。
《三国志》记载: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其实,相信不用我多说,很多人都知道,魏延的死是自己咎由自取,史书记载,魏延生性倨傲且有极大的性格缺陷,朝中同僚都不愿意和他交往。
建兴十二年(234)秋天,丞相诸葛孔明病重逝世,但秘不发丧,杨仪选择退军,魏延拒绝,发出豪言“丞相虽死,可还有我魏文长在,怎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前面这句没什么问题,可问题偏偏就出自后面那句。我魏延是何人,怎么可能受他杨仪摆布,为他断后?
这二人都是资格老,且生前备受孔明倚重的不同领域的人才,谁都清楚,当时的大军进退之选唯有他二人有资格指挥。可杨仪铁了心率大军后退,全然不顾前军魏延。其实到了此时,我认为二人心里都清楚的知晓,失去了诸葛亮的威慑制约,二人由来已久的相互仇视,再加上新仇旧怨,必然只能存其一。
最终二人上书刘禅并相互诋毁对方企图谋反,刘禅听信左右建议选择相信杨仪,魏延自知自己在刘禅那里斗不过杨仪,狗急跳墙,派遣大军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派王平抵御魏延。然而就在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贵为五虎上将之一的魏延其先锋部队竟被王平一声大骂骂散了。
老实说,魏延的军事才华是有目共睹的,镇守汉中近十年,曹魏何曾陷了他魏延所镇守的汉中一寸土地?如果魏延一直韬光养晦暗含谋反之心,那么他多年的努力呢?成果呢?苦心经营了数十年的谋反之举?若真是如此,大军岂能被区区王平骂散?
一个提出子午谷奇谋,甚至直至现在还被众多后世史学家津津有味讨论的妙计,若是密谋反叛,怎么可能就这么点本事?
在我心里,子午谷奇谋可是与诸葛亮七次北伐同等高度的历史疑难杂症。
有人说,子午谷奇谋一旦成功,就可一举打破僵局,曹魏处境定当危矣。
也有人说,从当时的国情,大局考虑,诸葛亮有无数种理由拒绝。
有人说,当时的蜀国应该修生养息。占据蜀中之地本就易守难攻,为何要连年劳民伤财,损耗国力数次北伐?
也有人说,现在不北伐,难道要等诸葛亮老死后在北伐吗?
对此,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发现我泱泱中华文明的确浩瀚无边,我这小小的一叶扁舟只得躲在一边瑟瑟发抖。
说到底,我实在不敢相信,历史上还有这样憋屈的谋反之人?麾下部队什么也没做,竟被一声大骂骂散了。
还有,马岱是被杨仪派出去杀魏延的,根本不是诸葛亮留下的什么锦囊妙计,更也不是魏延打灭了诸葛亮七星灯所遭到的报复。我一直都很敬佩诸葛亮,还请诸位不要再侮辱诸葛亮的智商了,他若真要杀魏延,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综上所述,魏延的死或许可以说他性格倨傲自作孽不可活,也可说他是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但不论怎么说,希望世人不要在说魏延什么生有反骨,谋反之心早已被诸葛亮洞察,不要在给他背个千年叛徒的骂名了。
还有一点可间接证明,心胸狭窄的杨仪在此后的命运同样不过如此。
建兴十三年(235年),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上书诽谤,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最终杨仪选择自杀。
最后说一句,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论古代还是近代,还请诸位喜欢历史,铭记历史,敬畏历史,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尊重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