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黛爱情的前世
据说,在曹雪芹完整的《红楼梦》手稿中,最后的大结局是列了一个“情榜”,其中黛玉的考语是“情情”。
所谓“情情”就是“她的情只给对她有情的人”,这个人当然就是宝玉。
今天,想来说一说黛玉的爱情。
黛玉来到人世,所为还泪,她要为那个心爱的人,流完自己所有的眼泪,直至泪尽而亡。
既然是一场注定要流泪且没有结果的爱情,那么,这段感情的宿命也必定是沉重的。
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黛玉初进贾府,宝玉一见就觉似曾相识,说“这个妹妹曾见过的”;黛玉亦觉纳罕,“倒像是哪里见过,何等眼熟!”
虽说天机不可泄露,两人当然不记得前世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那段渊源,但天然的亲近感,一下就拉近了他们的距离。
从此以后,二人较之别人更觉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个是言和意顺,如胶似漆!”
那段时间,估计是黛玉在贾府里最开心快乐的时光,有贾母的“万般怜爱”,又有“小伙伴”,宝玉的日夜相伴,两人年龄尚小,不谙情事,只是每日畅快的玩在一处。
这是宝黛爱情的第一阶段,当然,严格说来,这时候还算不上是爱情。
三、宝钗进府猜忌顿生
宝黛的“幸福”生活,很快就因宝钗的加入而打破了平衡。
黛玉天资聪颖,而且早慧,在贾府之中本是处在上宠下慕的地位,好不惬意。
谁知突然来了一个众人眼中“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的薛宝钗,且人人谓之黛玉不及,这不能不让一个年纪尚幼的小姑娘心理上失衡,黛玉心中“便有些不忿”。
加上宝玉也只是个孩子,且天性“愚拙偏僻,视兄弟姐妹皆如一体,没有亲疏分别”,所以并未体察出黛玉的小心思。
这样的两个人之间难免就会产生小误会,然后升级为小摩擦。
每次的冲突事件,都以宝玉不小心得罪黛玉,引起她不满开头;然后经过一番怄气争吵,哭泣流泪,宝玉最终打躬作揖,赔罪认错,低头附就,如此,两人又和好如初。
这样,在我们这些俗人看来,好像黛玉有点“作”,而宝玉又有点“贱”,殊不知,正是通过这一次又一次思想交锋,他们就验证了彼此的心思,确认对方是自己一生的知己。
宝玉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她要说,我也早和她生分了。”
黛玉想:“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第二阶段彼此验证的结果,让两人倍感欣慰,从此不再疑神疑鬼的自寻烦恼。
四、真诚相爱感天动地
宝黛二人终于明白对方心迹,彼此不再猜疑,他们终于真正相爱,成就了一段千古情缘。
他们之间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有的都只是些日常小事,可他们每一次的情感交流,虽只有寥寥数语,却总能震撼人心,我们分明能从中读出缠绵悱恻,动人心魄的爱情。
在宝黛之间最后一次的误会消除后,宝玉曾对林妹妹倾吐肺腑之言,让她放心,说自己“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可惜这话的后面半段黛玉没听着,却让袭人听了去。从此就埋下了一个祸根。
宝玉托晴雯当爱情信使,他被父亲暴打后卧床休息,却还担心黛玉牵挂,不知道她此时情况如何,便找借口支开袭人,然后打发晴雯去探视黛玉,还让捎去两块旧帕子。
晴雯饶是聪明伶俐,也猜不透宝玉是何用意,她只怕又惹黛玉生气。
但是,宝玉坚信黛玉心有灵犀,能懂自己的心意,而黛玉也确实一点即透,明白宝玉的深情深意,因此心神激荡,提笔在帕上写下三首绝句。
黛玉作《五美吟》时,曾让雪雁去拿几样瓜果来做祭品。雪雁实在不知道黛玉要祭奠什么,宝玉猜度到黛玉有心事,怕打搅了她,所以故意先到凤姐处转了一圈,才又来到黛玉处。
见到黛玉时,果然见其面有泪痕。遂出言解劝,说到一半,真情流露,又怕自己说话造次,反倒让黛玉不开心,一时竟不知道要怎么说,心里一急,眼里就落下泪来。
开始,黛玉内心也有些责怪宝玉说话不知轻重,现在看他这副情态,心有所感,一时也无言,这样,二人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对泣起来。
宝黛二人的爱情,在贾府已是尽人皆知,连下人们都看出来,说,“宝玉已经有了人,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只等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此时,他们的爱情到了第三阶段,既有尘世的两情相悦,又有更高的精神上相互欣赏,灵魂里极度契合。
可是,在这样的封建大家庭里,在那个封建时代,岂容二人如此大胆的“私相授受”。
五、爱情路上阻力重重
中国古代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矩与传统”,因此上演了多少痴情男女,最终不得完成美满姻缘的憾事。
古代戏曲里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现实中也有宋代的“陆游和唐婉”,清代的“沈复和陈芸”,他们本来都应该是“琴瑟和谐”的夫妻典范,但他们的婚姻却为封建家长们所不容。
他们的故事说明,如果没有父母长辈们的认可,无论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凭你是多么的恩爱缱绻,那也是要棒打鸳鸯散的。
宝玉和黛玉亦不能逃脱这样的命运。
虽说黛玉经多次验证,知道宝玉心里只有她,从不相信什么劳什子的“金玉姻缘”,而且宝钗、湘云等都不可能对她的爱情构成威胁,那么,这样她是不是就可以放心了呢?
当然不是,更大的阻力这个时候才真正显现出来。
宝玉是个无心仕途经济的人,他称当官的为“禄蠹”,公然向科举制度叫板,其父贾政多年的教导,也没能起到任何纠偏效果。
现在宝玉也已长大成人,要成家立业,这样,势必要有人接过劝导、约束宝玉的重任,而这个人,非宝钗莫属,因为她是“封建伦理”秩序的积极拥护者,她会坚决沿着封建家长既定的路线走下去。
而黛玉和宝玉是一类人,他们都渴望个性解放,呼唤生命自由,他们是人们眼中的另类,因此他们的爱情,不可能得到长辈及卫道者们的祝福,注定要被拆散。
比如王夫人和薛姨妈,她们散布关于“金玉姻缘”的舆论,积极促进二宝的婚姻;比如元妃娘娘,有意无意的表示自己对宝钗的看重,引导着宝玉婚姻的走向;比如袭人,到王夫人处告状,把宝玉和黛玉平日的亲密过从报告给她,让黛玉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六、失去护持泪尽而亡
贾母是贾府的精神领袖,荣国府真正的当家人,她同时也是宝黛爱情的护航者,有她在一天,就算别人多么希望,与宝玉成婚的是宝钗而不是黛玉,她们也不敢正式提出弃黛娶钗,只能进行暗箱操作,背地里为“金玉姻缘”搭桥铺路。
但是,贾母毕竟年事已高,终于,熬到她仙逝后,丑恶的现实终于揭下温情的面纱,露出狰狞的本来面目。
而敏感如黛玉,实际上早已感受到周遭的环境的险恶,早就发出过“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呼号,而黛玉这一发自内心的呐喊,恰恰也只有懂她的宝玉一人听到。
黛玉为他们的爱情终日哭泣,为宝玉的处境忧心忡忡,终于,她的眼泪流干了。
黛玉泪尽而亡,她终于如约完成来到这个人世的使命;她用短短的十几年生命,践行了前世的诺言!
黛玉夭亡,宝玉出家,宝黛之恋终于画上了句号,但是“木石前盟”这段令后人千古咏叹的情缘,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2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