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Mark 首页投稿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简书电影
《底特律》:奥斯卡女导这次聚焦了美国最大的问题!

《底特律》:奥斯卡女导这次聚焦了美国最大的问题!

作者: 鲜有废客 | 来源:发表于2018-01-24 21:48 被阅读30次

    对于美国这个国家,社会中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应该是种族,而其中,最为明显的冲突便是白人和黑人之间,1992年的洛杉矶暴乱事件如此,1967年的底特律暴乱也是如此。其中的核心问题,往往黑人平民遭受白人警察的区别待遇,让本来脆弱的种族关系撕开裂缝,黑人民众举行示威,集体骚动,而政府为了平息治安,又大规模调遣警察和国民警卫队,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白人暴力机关和黑人民众的冲突,流血事件以至惨案便如此发生了。

    凯瑟琳·毕格罗时隔五年之后,推出了新的力作《底特律》,该片便是再现了发生在1967年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暴乱事件。

    《底特律》海报

    故事从警察在凌晨扫荡了一家无牌照的酒吧开始,于是便引起了周围黑人民众的不满,以至于对警察发起了攻击。随着时间的发酵,城中开始频发打砸抢烧的事件,主体故事便在警察逮捕“危险”的黑人民众时正式开始。

    影片主要分三个阶段,最开始是用快节奏的剪辑,和历史视频来描述暴乱,将大环境交代清楚,让观众身处当时的现场中;中间大部分篇幅便是讲述了在一家“阿尔及尔旅馆”发生的事件,由于旅馆中一位年轻的黑人小伙为了表示对白人警察的不满,便用玩具枪故意向警察挑衅,从而让周围巡视的白人警察和一位黑人保安冲进旅馆,来调查持枪者,由于并无真枪,加上白人警察咄咄逼人,血案和暴力盘问不断发生,最终造成了三起警察枪杀黑人事件。

    而影片的最后一小部分则是针对此案的审理,结果当然是以警察胜诉告终。

    本片是毕格罗继2008年《拆弹部队》、2012年《猎杀本·拉登》之后,第三部建立在历史政治和军事事件之上的电影,我称之为毕格罗的“纪实三部曲”,三部电影在创作上的另一相同点便是它们的编剧都是:马克·鲍尔。

    熟知近年电影史的影迷都知道,这位卡梅隆的前妻,是影史上第一位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女导演,而她的《拆弹部队》也拿到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提名,这些殊荣对于一位美国的女导演来说,并不多见。

    具体来说,毕格罗是美国女导演中善于撕去女性标签的女导演,在她的这三部电影中,男性意志是最强的体现,即使是《猎杀本·拉登》中查斯坦饰演的探员玛雅,也是一个没有朋友的女汉子形象,她急于用自己的韧性去获得荣誉的劲头,成为影片中最有力的标签。而在《拆弹部队》和《底特律》中,更是将镜头全部聚焦在男性的身体和意志上。

    除此之外,《拆弹部队》来源于伊拉克战争,《猎杀本·拉登》让一个从1999年便开始反恐的女探员成为头号恐怖分子的宿敌,而《底特律》更是直接试图还原1967年发生在阿尔及尔旅馆的那场虐杀,毕格罗和鲍尔用三部曲复原了时代和政治,他们企图用加夫拉斯在《焦点新闻》,或是彭特克沃在《阿尔及尔之战》中用过的手段复原那些“焦点新闻”。

    与此同时,单个的人不再是毕格罗关注的重点,当然这也是她为人诟病且应该诟病的地方,她试图将历史、政治、军事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作为亟需反映的对象,而时代中的人常常就流于浮泛,人物像是随着既定安排的事件在滚动着,即使《猎杀本·拉登》中的查斯坦有着显著的男性魅力,然而这是一种叙事策略,毕格罗需要借助一个人物去窥探所讲述的形而上,然而作为窥探者来说,他们常常并不重要,只需要在结尾的时候做一些喟叹,便算是完事了,比如《拆弹部队》最后,雷纳回到了战场;《猎杀本·拉登》中查斯坦在返程飞机中独自流泪;而《底特律》最后的黑人小伙拉里,用拒绝城市的方式来拒绝白人警察。

    但是它们都是手持摄影加纪实影像的形式,来完成毕格罗的导演诉求,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做到了,而且很是统一。不过《底特律》却又开始有丝毫的松动。

    前两部还是让人物“模糊”,不管是雷纳,还是查斯坦,这两位主角,一个在沙漠的爆破服里,另一个在CIA精致的西服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在各自的事件人物中悄无声息,那些流动的阿拉伯人,是影片中出现最多的面孔,查斯坦只不过是个陪衬。

    但是在《底特律》中,毕格罗的策略有所转换,她让暴乱缩小在一个旅馆中,三个白人警察,一个黑人保安,六个黑人平民和两个白人少女身上,显然,白人警察和黑人平民构成了绝对的对峙,而黑人保安和白人少女却又形成了微妙的中间者身份。

    而到了最后,整个事件的聚焦点,毕格罗都放在了叫拉里的黑人小伙身上,从他对白人的反抗和坚守来呈现《底特律》这部电影的态度,毕格罗的女人心从这里看,显然有些柔化了,没有像《拆弹部队》和《猎杀本·拉登》时那样“坚硬”。

    随着叙事策略的“柔软”,美学风格也同样如此,《底特律》前半部分的散点叙事,让白人警察、黑人保安、黑人民众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呈现,同时,个体的生活特写,群体的广角摇移,以及随时切入历史影像资料,这些手段都被杂糅到一个篇章中,毕格罗在影片开始的一个小时内,手法狠辣,不放过一处角落。

    然而之后,镜头逐渐平稳,快速的摇镜头和甩镜头都消失了,甚至在拉里去法院的车途中,蓝色滤光的使用,更加诗化了影像和调性,这种细节的处理在“纪实三部曲”的前两部中是没有的。

    《底特律》可能会是毕格罗这几年“纪实”创作的一个句号,也可能只是一个逗号,然而过往那种狠命撕下女性标签的手段或许是要说再见了。

    本文首发“中影指数”

    约稿或转载请私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底特律》:奥斯卡女导这次聚焦了美国最大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sp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