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日更计划每周读一章读书
(12)2019年第7周.这才是心理学.可证伪性:如何挫败头脑中

(12)2019年第7周.这才是心理学.可证伪性:如何挫败头脑中

作者: 史远方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10:15 被阅读14次

(12)2019年第7周.这才是心理学.可证伪性:如何挫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2019年2月17日 21:15:49

写在前面:这是个人每周读一章活动的第12次打卡,2019年第7周。我决定每周读一章书,坚持十年以上。

本周学习的书目是《这才是心理学》,本章题目为《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挫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01 不能证伪的医学理论

1793年,一场严重的流行病——黄热病袭击了费城。当时,这座城市里有一位顶尖的医生名叫本杰明·拉什(Benjamin Rush),他是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之一。在灾难过程中,拉什是少数几位确实治疗了几千例黄热病的医生。拉什信奉一种医学理论,认为黄热病必须用大量放血的方法治疗(用手术刀或水蛭吸血的方法使血液离开身体)。他为许多病人实施了这种疗法,当他自己感染这种疾病的时候,他也如法炮制。评论家指责他的治疗方法甚至比疾病本身更危险。然而,随着疾病的流行,拉什对他的疗法却更加自信了,即便曾有几个病人死去。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这么总结拉什的态度:“一方面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因此他将每个好转的病例都归为治疗方法的功效,而将每个死亡的病例都归为病情的严重性。”换句话说,如果病人情况好转,就被作为放血疗法有效的证据;如果病人死掉了,就被拉什解释为病人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02 可证伪性原则

科学理论的表述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从中得出的预测有可能被表明是错误的。因此,对某理论的新证据进行评价,必须使新的数据具有证伪该理论的可能性。这项原则通常被称为“可证伪性标准”。一位叫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哲学家一直致力于强调可证伪性标准在科学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可证伪性标准主张,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作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也可以说,这项理论在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哪些事情不会发生。如果不会发生的事情确实发生了,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这项理论有问题:它可能需要修正,或者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全新的理论。不管哪种方式,我们将最终有一个更接近真理的理论。相反,如果一项理论预测包括了所有可能观察到的数据,那么它将永远不能被修正,同时我们将被禁锢在当前的思维方式中,失去了取得进步的可能。这就是说,一项成功的理论并不是可以用来解释所有可能的结果,因为这样的理论本身就丧失了任何预测能力。

03 弗洛伊德理论让知识停滞

在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波普尔一直在探寻,为何一些科学理论似乎导致知识的进步,而其他一些则导致智力停滞。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是使知识停滞的一个例子。

弗洛伊德的理论使用一个复杂的概念结构,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并不作事前的预测。简而言之,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解释一切,但是波普尔认为,也正是这个属性使得它在科学上毫无用处。它不作具体的预测。

精神分析理论的拥护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试图用他们的理论解释人类所有已知的活动——从个人的怪癖行为到广泛的社会现象,但他们在使这个理论成功地成为事后解释的丰厚资源时,也剥夺了其所有的科学实用性。

04 被证实的次数并不重要

可证伪性原则对于我们如何看待一个理论的证实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人认为,一个好的科学理论就是被多次证实的理论。他们假设,被实的次数是对理论进行评价的关键。但是,可证伪性原则意指理论被证实的次数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原因在于,正如“敲门节奏理论”所展示的那样,并不是所有的证实都是等价的。证实能否令人信服,取决于预测在何种程度上将自己暴露在可能被证伪的情境下。一个非常具体的、可能被证伪的预测(例如,一位女士,30岁,5英尺2英寸高,左手拿书和挎包,用右手敲门),比20个不可证伪的预测(例如,一个小于100岁的人)拥有更强的说服力。

因此,我们不能仅关注理论被证实的数量,更要关注验证本身的质量。

05 可证伪性的启示:科学的本质是犯错

科学家们发现,可证伪性原则的一个最具解放意义和最有用的启示是:在科学上,犯错并不是罪过。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 1995)曾说过,科学的本质就是“在公众面前犯错——在众目睽睽下犯错,以期他人能够帮助其修正这些错误”。当数据与理论不符时,通过对理论进行不断地修正,科学家们最终共同构建起能更好地反映世界本质的理论。

06 为什么要证伪,而不是证实?

证伪态度有益于科学本身的原因是,科学通过排除不正确的假设而非集中精力研究完美的理论而进步,这种态度在研究一个问题的初期尤为重要。事实上,生活中诸多领域的情况都是如此。通常定位最正确的表现方式是很困难的,但是聚焦表现的错误却相对容易。评论家尼尔·波兹曼指出,医生很难去定义“完全健康”,但却很擅长发现疾病。同样,律师能够轻易判断不公正,却很难定义“完全公正”。证伪态度对于科学家来说很有用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尤其在研究问题的早期,研究的焦点在什么是错误的——排除不正确的信念——对科学家来说是很有成效的方法。

『何远舟的得到』:「这个跟成功学可以类比——我们从失败案例中能学到比成功案例更多的东西。当你只是某一项健康时,很难说你就是完全健康的,当你只是做出一点成绩时,很难说你就能成功。但如果如果把疾病治好一个,你就更加健康了,如果把失败的原因规避掉一点,你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07 科学是怎么被攻击的

“科学必须产生确定的知识”这一错误信条常常被用来攻击科学。古生物学者尼尔·舒宾(Neil Shubin)描述了神创论者如何利用这一策略。在和科学作家纳塔利·安吉尔(Natalie Angier, 2007)的访谈中,舒宾说:“神创论们首先试图将科学描绘成铁板一块的事实,然后攻击那些‘确定’中不是特别确定的事情。他们叫嚷着‘哈!你自己都理不清思路了吧,你太不不靠谱了。那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你所说的一切呢?’其实是他们首先竖起了一个‘科学毫无瑕疵’的稻草人当靶子。”

『何远舟的得到』:「当你把稻草人拿走时,攻击科学的人恐怕会抓狂吧。」

PS:阳志平老师说:在任何时候,精读一章错不了,它是一种性价比极高,并且容易坚持十年以上的方法。我准备通过每周读一章书的最小行动,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日拱一卒向前进。以十年时间尺度自我修炼,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盈而有趣。

相关文章

  • (12)2019年第7周.这才是心理学.可证伪性:如何挫败头脑中

    (12)2019年第7周.这才是心理学.可证伪性:如何挫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2019年2月17日 21:15:49 ...

  • 这才是心理学

    第1章-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左右逢缘第2章-可证伪性-如何挫败头脑中的小精灵第3章-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

  • 《这才是心理学 读书打卡3

    今天读的第二章:可证伪性 如何挫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可证伪性标准:对某理论的新证据进行评价,必须使新的数据具有证伪该...

  • 《这才是心理学》阅读笔记02

    这篇写《这才是心理学》第23-40 页第2章阅读笔记。 Q6、 一个理论只有可证伪才能算靠谱的理论,为什么要可证伪...

  • 2018.07.06

    今天阅读《对伪心理学说不》第二章,可证伪性。 科学之所以存在,在于可证伪性。科学家运用可证伪性检验科学理论,不断完...

  • 泛读《这才是心理学》2/5

    2020-03-12 / 星期四 1 今日学习(*输入*) 泛读【第2章、可证伪性】 书摘: 更多电子书平台的《这...

  • 《这才是心理学》可证伪性

    精神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常常用某个个案去定义理论,这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他还常常犯“实验者偏误”的毛病,把自己的固有想...

  • 可证伪性-《这才是心理学》

    科学是验证可解的问题,既可检验的理论。而且这个理论在科学上是可被证伪的。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被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

  • 《这才是心理学》—可证伪性

    1 科学的第三个特征:科学只研究可解的问题科学家们所说的“可解的问题”,通常是指可检验的理论。科学家要确认某个理论...

  • 《这才是心理学》重点摘要

    第一课 科学心理学&可证伪性 今天我们学习了本书的第一章——科学和心理学是什么,以及第二章——可证伪性。 关键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2019年第7周.这才是心理学.可证伪性:如何挫败头脑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vj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