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武器七零后军迷
先有轻机枪还是先有重机枪

先有轻机枪还是先有重机枪

作者: 丘八史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08:22 被阅读396次

    眼下的影视中,是轻机枪的戏远远多于重机枪。甭管是反映二十年代的还是反映四十年代的,总能看到众多轻机枪的表现,却鲜见重机枪的身影。其实这恰恰弄反了。因为在中国的战争舞台上,也和世界战争舞台一样,轻机枪的普及要远远晚于重机枪。

    先说重机枪在旧中国的出现。世界上第一挺重机枪是1883年在英国诞生的马克沁重机枪。正处于洋务运动中的中国军方在这方面并不落后,很快便于1888年由金陵兵工厂将该枪仿制成功。不过由于生产工艺等原因,主要的还是思想认识上的不足,该枪出品并不多,五年一共出品三十余挺。在仿制的同时,清末的新军旧军也还从国外购买,估计这后者应该多于前者。

    重机枪早期的称谓并不统一,有“赛电枪”、“机器炮”、“机关炮”等多种称法。用得较多的是“机关炮”。机关枪一称,大概是日俄战争后开始使用,进入民国后逐渐普及的。那时因供步兵分队装列、配备两脚架的机关枪还是凤毛麟角,而更多只有多人操作、并有三脚支架或两个轮子做支撑的这种机关枪,故也没有轻重之分,就一概称作机关枪,至于将机枪区分为轻机枪和重机枪,则是更晚的事。为叙述方便,我在这里仍然按照今天的称法,将其称作重机枪和轻机枪。

    在清末,重机枪的装备使用已经开始。聂士成的武卫前军、袁世凯的武卫右军,便都有重机枪的装备,其型号均是被称作“马克沁机器炮”的7.9毫米重机枪。当然其数量并不很多。到后来大练新军,重机枪仍然少量装备。

    图1 1906年参加彰德秋操的新军机枪队使用的马克沁机枪

    1904年至1905年,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给了重机关枪一个施展威力的平台,双方都大量使用重机关枪进攻与防御,也给了正在进行军事革命的晚清新军一个极大的启发,重机关枪在军队建设中得到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清廷大员朱恩绂于1910年末提出的一份今后六年兵器生产规划中,便针对拟练新军36镇的计划,提出每年生产6个镇的装备,其中包括重机关枪144支。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可推知是有了将重机关枪以每镇24挺的标准的列装计划。也是在这一年颁发的《新定步兵操法》中,出现每标一个机关枪队的提法,有“机关枪不分开使用,即有时必须分开,亦必用二枪以上连合射击”之规定。由此可见,虽然编制上可能还未执行,但每步标一个重机关枪队,每镇24挺重机关枪的想定是已经形成了。

    在这一建军思想指导下,各地新军中重机关枪的装备开始扩大。由清廷直接操纵的禁卫军(相当于镇)和云南新军第19镇中,便有了重机关枪营的编制。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清新军在直隶永平举行秋操,也就是大演习。与以前秋操不同之处,即是将机关枪科目列入演习计划。同时,为了搞好这次大演习暨机关枪科目的演习,清政府又重金一次性从德国购买重机关枪52挺,以每队4挺的标准,分编13个重机关枪队,编配到参加演习的标营。

    永平秋操刚刚开始,辛亥革命的枪声打响了,于是清廷急令演习停止,参演的部队多数编入讨伐革命军的战斗序列。其中参加镇压起义军的北洋第2、第4、第6镇,每标都有机关枪队,这样一来,攻鄂前线的北洋新军中便有十来个机关枪队,配备重机关枪三四十挺。起义的革命军中也有重机关枪的装备,但数量远远少于北洋新军,估计不超过两个队,重机关枪不超过6挺。如此悬殊的对阵,造成了起义民军极大的杀伤与恐惧,重机关枪因此成为国内战争舞台中一颗耀眼的明星,给作战的双方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除武昌战场外,辛亥起义的其他战场,云南、广西、广东等起义民军中也有少量机关枪在战斗中使用。李烈钧的赣军中所编的机关炮大队,实际就是机关枪大队。在广东北伐军中,也有机关枪营的独立单位(有说该营装备的是麦德森轻机关枪),北伐到南京后,更是将该机关枪营扩编成为机关枪团。但由于当时的民军都有虚张声势的现象,这机关枪团的机枪是否也随着编制级别的提高而得到了增加,倒不一定了。

    进入民国后,不久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比十年前日俄战争更持久更大规模的重机关枪实验场。在国内,由于内战的需要,南北各军也进一步认识到重机关枪在作战中的作用,千方百计引进仿造,四川、金陵、上海、汉阳、广东、巩县、山西、东三省等兵工厂竞相生产。其品种除依旧主要以马克沁为最多外,尚有奥地利石瓦兹洛色重机枪、美国勃朗宁1917式重机枪、法国哈其开斯重机枪以及该枪的日本仿制品三八式重机枪等。

    除自己生产外,各大小军阀还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从国外直接购买重机关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大量的剩余军火正找不到买主,中国的内战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倾销的大卖场,所以各国各式的重机枪源源不断卖到中国,使得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各路军阀一些精锐部队的重机枪装备到相当惊人的程度。江浙战争时,齐燮元苏军第四混成旅曾将重机枪装备到步兵营。孙传芳五省联军嫡系部队每团重机枪连的编制增至8挺。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山海关前线奉军姜登选部重机关枪的配置达到每公里正面10挺的密度。另一方的直军彭寿莘第15师超编制三倍配备重机枪72挺。中原大战前的阎锡山晋绥军,不仅将重机枪普遍列装到每个步兵营,还有独立的机枪团的编制,每连不是国际上惯常的4至6挺的配备,而是每连27挺,相当于一般的两个机枪营的配备数了。冯玉祥西北军东出潼关时,参加西安解围的高树勋旅,辖下有一个36挺制的机枪团。将机枪团编到旅一级,这编制也够怪的了。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亦可知西北军此时的重机枪应该不在少数。北方军阀是如此,南方军阀也差不多,就在中原大战期间,四川军阀刘湘曾一次就从英国购进重机关枪3000挺。

    所有这些都说明,重机枪在二十年代,已经在中国各大军阀中普遍列装,并在战斗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然而一直到二十年代末,轻机枪还极其罕见,还没有被人们所重视,甚至还不被人们所知道。

    轻机枪的诞生晚于重机枪20年,中国仿制轻机枪也晚于仿制重机枪20年,而轻机枪登上中国战争舞台则晚于重机枪差不多30年。

    图2  最早的轻机枪,麦得森轻机枪,出现于重机枪诞生十年后的1903年,也是中国生产与装备最早的轻机枪

    中国最早仿制轻机枪,是1908年由广东制造军械总厂仿制的丹麦麦德森轻机枪。之后,是1915年开始由上海、湖南、山西仿制哈其开斯轻机枪,再之后,是1922年由金陵厂仿制法国M1915年式绍沙式轻机枪、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日本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1927年天津造船所仿制的捷克式ZB26轻机枪等。但以上种种轻机枪,一直到中原大战时,产量都不高,战斗应用亦远不如重机枪。

    辛亥革命中,桂军骁将林虎率军北伐时,曾申领到20挺轻机关枪,编成轻机枪两个连,并将其带到南京,编入陆军部警卫混成团。如果林虎所说的轻机枪就是现代意义的轻机枪的话,那这应该是轻机枪在中国战场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出现。只是,林虎所带的这些轻机枪,并没有战例留下来,后继者也没有跟上。以后十多年的时间里,轻机枪一直默默无闻。

    按说轻机枪制造工艺并不比重机枪更复杂,成本则要低许多,那为什么产量一直上不去,部队也迟迟不列装呢?主要还是受制于战术思想上的束缚。因为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火炮密度的加大和重机枪的出现,使得原先那种以步兵连为基本战斗单元的情况受到残酷的挑战,步兵之间的间隔增大了,密集的冲锋队形改变了,但对于全部仅仅装备手动式步枪的步兵班来说,却仍然还没能成为一个独立机动和战斗的单元,步兵班也就并不需要或者说并不急需单独的支援火器。

    在一战时期残酷的堑壕战中,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冲击到敌方前沿的步兵需要一种有着机枪那样密集火力的兵器来给予支援以压制敌兵,而体型庞大、质量重达数十公斤的重机枪显然不适合完成这一使命,于是,MG08/15机枪、莫西M1909机枪、刘易斯机枪、绍沙1915等轻型机枪便应运而生并曾短暂应用于战场,但实战中人们发现,这样的轻机枪,要么仍然笨重,比如MG08/15,虽说是轻量化了,但仍重达近20公斤;要么子弹持续力差,比如绍沙轻机枪,只有20发的装弹,在短点射这一战术还没有普及之前,只消几秒钟的功夫,一弹匣的子弹便已打光,而且因无战场快速更换枪管的设计,连续发射后枪管很快烧红报废。所以,既没有重机枪那样持续的火力,又不便像步枪那样可以上刺刀冲锋肉搏的轻机枪,在一战战场上得到的便基本全是诟病了。

    图3  法1915绍沙轻机枪,军阀混战时,金陵兵工厂曾有生产。其缕空的弧形弹匣是其最大特征,该枪被称作有史以来可靠性最差的机枪

    其实在一战中刘易斯轻机枪的表现是不错的,战争后期,对于刘易斯轻机枪的使用也逐渐摸索出正确的方法,但刘易斯的个头和重量对于一线冲击的步兵而言仍嫌过于笨重,加之该枪的使用已近战争的尾声,也就没能引起军方特别的重视。

    图4  诞生于一战的刘易斯机枪,在当时是一挺表现相当不错的轻机枪。上世纪三十年代川军刘湘部曾大量进口

    一战中还有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即麦德森轻机枪没能得到很好的应用。该枪是世界上最早诞生的轻机枪,从它的设计理念和它的体积、重量来说,在当时最具超前意识,也就是说是最能和二十多年以后才兴起走红的轻机枪相媲美的,但大概仍然是战术思想上的原因,这支在其诞生三十年后曾经与捷克式竞争并差点成为国军制式轻机枪、而且一直到了今天仍然被许多军队所青睐的轻机枪,在一战时却鲜有表现,默默无闻。总之吧,由于主要是以战术思想为主导的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轻机枪在其诞生多年后一直受到冷遇,迟迟得不到普及。

    中国一直忙于内战,和西方列强相比,许多战术的法则是先有实战而后有理论的,但可惜的是,轻机枪战术却也像西方列强一样,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十多年后,才伴随着德国军事顾问的到来和中原大战的经验教训姗姗来迟地登陆中国。

    蒋冯阎中原大战时,流行一幅漫画,画面上蒋介石一手擎着轻机关枪,一手拿着大叠的钞票;冯玉祥是一手高举大砍刀,一手拿着窝窝头;阎锡山则是一手握着手掷弹,一手提着算盘。这幅漫画中的蒋介石手擎的轻机关枪,准确地描述了蒋军部队的特点,即轻机枪的大量装备。而这,也基本是中国战场上轻机枪首次大规模的亮相。据当事人回忆,蒋军嫡系部队,每个步兵连的轻机枪达到9挺之多,而嫡系中的教导第一师,装备的轻机枪似乎更多,其辖下的自动步枪营,每连即配备轻机枪40挺。当然这样的装备在蒋军中也应该不会是全部,但至少可以窥见当时轻机枪是如何高比例地配备于蒋军。

    蒋军的轻机枪配备是如此之多,但却并不代表当时中国其他军队的轻机枪也达到了这样的标准。参加中原大战的庞炳勋部营长刘树森的回忆中曾经说到在与蒋军作战中,“在步兵第一线初次出现了轻机关枪声。”这位刘营长是久经沙场,却平生第一次听到轻机枪声,说明轻机枪在战场上的应用,到此时才初见端倪。

    中原大战后,轻机枪在国内开始火起来。先是天津、四川等厂仿造捷克ZB26轻机枪成功,四川厂并开始大量生产,之后,税警团、滇军等单位又大量进口比利时FN系列轻机枪,全国其他大小军阀亦大量外购和自制各种型号的轻机枪。1935年,国民政府兵工署得到了捷克ZB26轻机枪的全套图纸及枪件所用材料规格,交巩县兵工厂进行大批量仿制,并确定以该枪为国军制式轻机枪。抗战暴发后,随着全国大小诸侯兵工厂的内迁与合并,轻机枪的生产从最初的种类繁多变成捷克式一枝独秀,从小规模的半手工生产变成集约化大批量生产。到了这时,轻机枪已经在步兵的编制中普遍列装,当然不同的军系、不同的部队,装备数量是参差不齐的。一般来说,装备较完整的部队每个步兵连有轻机枪9挺,差一点的6挺,再差点的只有3挺。但不论多少,轻机枪在步兵中的重视程度却都是一致的,轻机枪的战术也越来越得到了正确的运用。

    轻机枪的生产自抗战后是一枝独秀,但中国军队装备的轻机枪却仍然是万国造。因为尽管捷克式成为国军制式轻机枪,但由于国军中军系庞杂,原先生产和外购的品种尚未用尽,又加以苏美等国的外援,所以国军各军系中,也仍然是有什么就装备什么,苏式转盘枪、日式歪把子、美式勃朗宁、比利时勃朗宁、瑞士启拉利、丹麦麦德森、英式勃然等,什么都有。

    总而言之吧,在中国的战争舞台上,重机枪更早的亮相成为战争中的一个主角,而轻机枪在诞生很多年来,一直扮演着不被人所知的小角色,直到中原大战时,方才突然一下子红火了起来,之后,才越来越多地抢到了舞台正中,成为一个耀眼的明星,与重机枪一起,联袂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大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edbe50528d80:轻机枪在诞生很多年来,一直扮演着不被人所知的小角色,直到中原大战时,方才突然一下子红火了起来---------看来蒋军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是综合了科技、经济和政治多重因素的。

      本文标题:先有轻机枪还是先有重机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ns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