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丰富的单纯

作者: TXB | 来源:发表于2017-03-06 17:54 被阅读247次

    阅读笔记:丰富的单纯

    《一个人心灵的最高境界》周国平

    一、丰富的单纯

    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这大致上属于一种极其健康生长的情况:一方面,始终保持儿童般的天性,所以单纯;另一方面,天性中蕴涵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所以丰富。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幸福就是“b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 成为一个比你大得多的东西的一部分。如果心灵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那你始终局限于小我的利益得失,是无法成为一个比你大得多的东西的一部分的。

    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二、与万物交谈

    人习惯于以万物的主人自居,而把万物视为自己认知和利用的对象。海德格尔把这种对待事物的方式称作技术的方式。在这种方式统治下,自然万物都失去了自身的丰富性和本源性,缩减成了某种可以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只剩下了功能化的虚假存在。他呼吁我们摆脱技术方式的统治,与万物平等相处。

    其实,这也是现代许多诗性哲人的理想。在摆脱了认知和被认知、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之后,人不再是主体,物不再是客体,而都成了宇宙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那时候,一切存在者都回到了存在的本来状态,都在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尼采曾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这种境界:“这里一切存在的语言和语言宝库向我突然打开;这里一切存在都想变成语言,一切生成都想从我学习言谈。”

    在观赏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唯有当观赏停止、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

    三、海的真相

    在不同的人眼里,海呈现不同的面目。对于靠海为生的渔民来说,它是最熟悉的亲人和最危险的对手。对于远离故国的游子来说,它是乡愁。对于诗人来说,它是自由的元素。对于一般旅游者来说,它是风景。对于遇险者来说,它是死亡。

    在不同的时刻,海也呈现不同的面目。它时而波澜不惊,时而恶浪滔天。

    在我眼里,海是一个窗口,我从中瞥见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看海,必须是独自一人。和别人在一起时,看不见海的真相。那海滩上嬉水的人群,那身边亲密的同伴,都会成为避难所,你的眼光和你的心躲在里面,逃避海的威胁。你必须无处可逃,听凭那莫名的力量把你吞灭,时间消失,空间消失,人类消失,城市和文明消失,你自己也消失,或者和海变成了一体,融入了千古荒凉之中。

    瞥见了海的真相的人不再企图谈论海,因为他明白了康德说的道理:用人类理性发明的语词只能谈论现象,不能谈论世界的本质。

    四、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有了也许增色,没有也无损本质,有一些东西则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复是生活。什么东西不可缺,谁说都不算数,生养人类的大自然是唯一的权威。例如,自然规定了生命离不开阳光和土地,因此,生活在高楼蔽天的城市迷宫里,不管室内设施多么豪华,肯定是生活质量的降低而非提高。又例如,自然规定了人类必须繁衍,亲情是种族延续的纽带,因此,无论是为事业还是为享乐,独身、不育、有家不归都不是正常的生活状态。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

    这个能解释艾小羊昨天那句话:爱自己,就是尊重本能。

    现代人活得太热闹了,我总怀疑热闹的背后是空虚。当然,生活的形相是千姿百态的,混迹都市、追逐功名、叱咤风云也都是生活,不一定要隐居山林。但是,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



    《日课133|时尚动力学》万维钢

    要说一个什么东西成了时尚,首先消费者必须有选择权。1918年福特推出的T型车只有黑色这一种颜色可选,一时之间满大街都是黑色的车,那你就绝对不能说“黑色是当时的时尚” —— 因为消费者别无选择。

    第二,消费者还得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时尚品牌的日子就很难过,因为失业率上升,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下降了。

    再者,市场营销可以影响时尚。如果某公司用做广告的方式力推某一款产品,也许就能把它推成时尚。

    可是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在排除这些因素之后,“时尚”,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规律。

    社会学家非常幸运,有一种东西,就完全不受上面那三个条件的干扰。这个东西有几乎无数种款式可供选择,以完全相同的价格出售,完全不受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没有任何人给它打广告。而且这个东西,还具备了时尚的全部特征。

    这个,就是人的名字

    名字成为时尚,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

    1800年以后,工业革命开启了城镇化进程,许多人从农村流向城市,教育水平也越来越发达,人们离开家庭作坊投入社会,大量地和陌生人打交道,名字就不够用了。人们意识到在社会中需将不同的人区分开来,开始有了个人主义的观念

    如此说来个人主义是地球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而像《三体》描述的三体星球那种文明就产生不了个人主义?

    所以家长取名的时候,考虑的不是名字本身好不好听,而是这个名字目前有多流行 —— 他们考虑的是“流行度”。

    时尚的动力学,就来自于人们对“流行度”的反应。

    咱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

    我们都认为自己喜欢哪个歌手都是因为她唱的歌好听,但事实上我们也受到流行度的影响。有的人喜欢斯威夫特,是因为知道她的歌曲特别流行,是想跟大多数人一样。而有的人恰恰因为有太多人喜欢斯威夫特,自己不想跟大多数人一样,于是决定不喜欢斯威夫特。

    比如最近和菜头有篇专栏文章,《要警惕民谣爱好者》,说的就是这第二种人。这些人以“小众”为荣,特别鄙视大众流行的东西 —— “对他们来说,自己喜欢的歌手变得流行起来,这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情。”他们本来喜欢赵雷,可是赵雷真火了,他们很难受。

    你们都喜欢?那我就不喜欢。

    斯威夫特和赵雷的歌唱得怎么样,对这两种人来说并不怎么重要 —— 好歌手太多了,喜欢和不喜欢一个歌手都很容易找到理由。斯威夫特和赵雷的“流行度”,对他们很重要。

    所以时尚,其实是人们对“流行度”反应的结果。刚出来的时候有争议 —— 慢慢被小众喜欢 —— 等到成长起来了就成了被普遍认可的社会规范 —— 认可的人太多了,就会有人故意反流行 —— 反对者成为潮流,这个当初的时尚就消亡了……也许几十年后还会再度受到关注。

    ……

    因为别人喜欢或者不喜欢什么东西,就决定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它,不管是追逐流行还是反流行,似乎都落了下乘。你的独立思考呢?

    最纯粹的喜欢,当然是完全因为这个东西本身而喜欢。可我们毕竟是社会动物,受别人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特立独行可能都是幻觉

    所以这个时尚定律,很难打破。

    ……

    时尚的内在规律是人们对一个东西的社会流行度的反应。有些人因为流行而喜欢,有些人因为流行而反对,大多数人选择“比较熟悉但又不是特别流行的东西” —— 熟悉而又有点意外 —— 结果他们引领了流行。

    有这个规律在,想要通过营销手段直接引领时尚,其实没那么容易。

    选择跟一个尚未流行的小众事物,可能是比较舒服的姿态。

    《日课130|好目标 = 难度 × 具体》万维钢

    1.现在管理者普遍使用的三个目标方法,都是有问题的

    第一,很多企业使用SMART方法,这个方法太容易让人故意制定低目标。

    第二,有些企业使用严格的自上而下的目标系统。总裁必须是全公司第一个制定目标的人,副总裁根据总裁的目标制定自己的目标,然后一级一级往下……这么做,底层员工就太被动了。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性,把上级的目标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就行了。

    第三,有的企业给各种不同目标定下量化的重要程度,格罗特说,这纯属胡闹。哪个目标重要,哪个目标没那么重要,你作为管理者心里有个大概的谱就行了,你很难量化!我们粗略地把目标按优先级排列,最多定个高中低三档,也就可以了。

    2.到底什么是好目标

    好目标的要求就两条:第一,要有难度;第二,要具体。

    首先是难度。有多个研究发现,目标的难度越大,员工的努力程度和最终绩效就越高。当然如果难度太大,到了员工的能力范围之外,那他明知完成不了可能索性就不干了。但只要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目标难度基本上和绩效成正比。

    其次是具体。很多人激励自己和激励别人的话是“你要尽最大努力”、“一定要做到最好” —— 这些其实都是空话。多好才是最好?如果目标不具体,人们根本不会做到自己所能做的最好,更可能是做到一个说得过去的程度就算了。

    但是只有具体也不行。像SMART目标那样,人们可以制定非常具体,但是很容易就能达到的目标应付了事。

    有难度,又具体,这就把SMART和Stretch结合起来,这就是最好的目标。有难度,这就符合“拓展性”的精神,而SMART系统,可以视为是一个“书写”目标的标准方法。一个目标只有符合SMART的要求,它才是最具体的。

    其实也只有符合了“难度”和“具体”这两个要求,制定目标这个动作才有意义。最后目标的效用,大概是个乘法关系,就好像体操和跳水比赛的得分等于难度系数乘以完成度一样,我们大概可以说:

    目标效用 = 难度 × 具体

    3.目标的作用

    为什么我们不好好地“活在当下”,有事就做事,非得去指定什么目标呢?心理学家认为,目标有四个作用。

    “活在当下”是具体做事的心法,与制定目标并不矛盾,“制定目标”这件事也可以用“活在当下”的心法去执行。

    第一是集中注意力。咱们上周问答的时候有一位读者提问,说做事心不在焉怎么办,今天这篇论文正好解释了这个问题,就是目标可以让你集中注意力和力量。具体的目标要有明确的反馈系统,做到没做到一看便知,那么你就得想方设法做到。

    第二是激励。高目标使人兴奋!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有活不愿意干,是因为这个活就算干出来了也没有多大意思。如果目标是出类拔萃的,干好了能证明自己,我们就会全力投入。

    第三是能让我们长期坚持下去。心中有个困难的目标,一步一步慢慢接近这个目标,人就不容易放弃。在任务中间设定几个挑战性的阶段性截止日期是个好办法。

    第四是目标一旦明确了,我们自动就会寻找各种解决方案。产品经理如果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主意不知道他想要什么,程序员就会无所适从。产品经理如果提出特别明确的要求,程序员就好像做数学题的小学生一样,看见问题自动想办法解决。

    |万维钢的评论

    其实这个难度×具体,说白了就是做事要有意义、有反馈。在企业跟人合作,和自己平时做事,都是这个道理。

    有难度,我们才觉得这个事儿有挑战,才值得做,才能形成自我激励。可是光有一时的激情还不行,你得时刻检验自己做到没做到,做的对不对,如果有个外界的反馈信息那就更好。

    我想大概可以这么说 —— 我们平时做任何事情,无非就是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如果是生活状态,那怎么都行,无所事事或者尽情享受都可以。如果是工作状态,那就最好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而且最好这件事有个可见的结果。如果现在你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你决定把这个时间用在工作上,那就应该有个目标,要求这件事值得做,做出个结果来 —— 否则你这两个小时就是搞行为艺术。

    所以哪有那么多特殊技术,其实就是最简单实用的心法。

    《日课124|有一种情怀叫有限》万维钢

    巴尔克、丘吉尔和华盛顿,他们作战是有限的,杀伤是有限的,更本质的一点,他们对自己职业付出的情感是有限的。他们远远比贩夫走卒敬业,但是他们的敬业程度没有达到宗教情怀那样的高度。

    这种敬业精神,很像现代的运动员。比赛肯定是有输有赢,得了冠军有重奖 —— 可是第二名、第三名也有奖金啊!更重要的是,输了比赛不但不用死,而且还有机会重头再来。在拳击比赛里打赢了也不会把对方真正置于死地,都是点到为止。

    当然真实的战争总是要死人的,敌人不死你就得死。可是这个“有限”的精神在于,你到底想得到什么。有一个明确的实际目标,总比目标无限的行为艺术强。

    这种有限精神,是现代人应该有的智慧。

    过去文人喜欢赞美“无限” —— “真爱无价”、“不惜一切代价”、“把毕生心血投入到某某事业”等等等等。

    如果你真的把全部身心投入给公司,那么当公司作出你不赞成的决策的时候,当你跟老板发生矛盾的时候,你就可能产生一种幻灭感,你的世界观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崩塌!

    《日课127|经历的幸福和回忆的幸福》万维钢

    如果你想取悦将来的叙事自我,那就要大胆尝试新事物、多做主动的事情 —— 你会觉得人生很有意义。

    如果你想要的是此时此刻的幸福,那就另当别论。

    考虑到人至少有两个自我,那么人到底应该追求长远的意义,还是应该活在当下,这个问题似乎并不简单。

    《答读者问|不一定遵守,但是要尊重》万维钢

    来自日课:有一种情怀叫“有限”

    读者 英语不上110不改名:

    我想起了《极端式成功者》那篇日课,不是说只有投入极端的情怀,才可以成功,这个“极端”我可不可以理解为无限,还是也只是有限?

    读者 子衿:

    看完本文,一个是想到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中有一部分专门讲文化传承,地区文化因素事实上在无形中决定了你的行为和态度;另一个则是想到社会推崇的匠人精神,就接触到的主流媒体的宣传来说,匠人是以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相应领域,直至忘我境界的技术大师,这是不是就是无限的职业精神?那从今天的内容来看,这样是不是没那么正确呢?

    万维钢

    马斯克那样的极端,是使用极端手段追求一个极端的结果,他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很多牺牲,可以说是牺牲了一部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这是一个个人选择,也是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选择。戴森不会这么做,而且未必赞成这样。

    我当时写那篇文章是想说明“牛人”,最高能做到什么程度 —— 这样给我们这些普通人带来一点激励和启发,不能一边幻想自己特别成功,一边还想过温馨的小日子。想要严肃地追求什么大事,就得有严肃的投入,巴尔克和戴森的工作强度也都非常高。

    这个区别在于,是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投入进去了,还要把“感情”也都投入进去,把自己变成某个伟大意义的工具?我想就连马斯克也未必会这么干。

    “工匠精神”我不太了解,似乎是不但要爱岗敬业,而且还要追求一种“范儿”,不但要打赢而且还要打得漂亮,而且还必须使用能充分表现我的个人风格的这一招去打赢……结果不重要,产品受不受欢迎不重要,我制造产品的这个姿势很重要……反正我觉得这有点像是行为艺术。

    读者 韩雪:

    让我想到,电视里那些苦大仇深的妈妈。对孩子无限的爱和付出,变成一种难以言说的委屈和亏欠,巨大的压力。所以我很反感这样歌颂母爱。明明我自己的母亲对我是很尊重的,把我当成独立的人来看待的。您讲的这个道理,就是过犹不及,就是中庸之道吗?我理解的对吗?

    万维钢

    非常赞同!关键词:“独立的人”。苦大仇深的妈妈需要一点幽默感。

    生死之外无大事,豁达是应有的人生态度。

    来自日课:经历的幸福和回忆的幸福

    读者 食指姑娘:

    如果没有心理免疫系统呢?情况会不会更糟?

    万维钢

    会更糟,人会抑郁。又要清醒认识自己,又要充满乐观精神,确实不容易。

    记得哪篇文章讲过,抑郁症就是心理免疫能力缺失,以致过于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心理痛苦无法忘怀。
    阅读笔记:丰富的单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笔记:丰富的单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ry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