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一步展示古人为人处事之道的书,是历代读书人必读的,那么它在文学经典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这当然就吸引许多文学大家为它注释批文,这不乏一些我们耳闻能熟的大家,对于我们读者而言当然是十分幸运的,颇有一种百家争鸣的味道。然而与我而言我更爱易中天先生对《中庸》的品读。
品易中天先生谈《中庸》中的老好人对于老好人,孟子曾说: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
意思就是你评判一个人找不到他不好的地方,也说不出他好的地方,他表现的很廉洁忠贞还诚信,大家都很喜欢他,他自己也得意洋洋,实质上他是同流合污的,不能和尧舜这样的人比拟的,这样的人就是老好人。
在看圣人孔子对老好人的评价:乡原,德之贼也。
乡愿就是老好人的意思,就是把老好人比做小偷,说他们伤害了道德。
为何孔子如此讨厌他们了,据孟子所说是他讨厌似是而非的东西。为解释这个易中天先生的用了一个比喻,老好人就好比稻田里的稗草。它长得和稻子很相似,但它不是稻子。田里面稗子如果多了,稻子就长不好。这就好比癌细胞。癌细胞也是细胞。它为什么不好?因为它“吃饭不干活”。癌细胞跟正常细胞一样,也要吸收我们人体的营养,却又不承担细胞的功能,生长速度还特快。结果它占了一个地儿,正常细胞就不能生长不能工作了。全身都长满不干活的癌细胞呢?人就死了嘛!如果全社会都是老好人呢?这个社会就死了。所以老好人就是“德之贼”,中庸也不可能是老好人。
不得不说易中天先生的比喻很形象而且浅显易懂。
对于《中庸》他提了三个观点
1.中庸不是老好人。
2.中庸不是和稀泥。
3.中庸不是没原则。
实际上,在儒家这里,中庸不但是讲原则,而且中庸本身就是原则,是最高的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