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做完事,坐下来休息,顺手拿起《学庸论语》读起来。
当代新儒学代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法国教授、作家瓦尔特说:“孔子是‘没有疆域的国王’。他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要继续前行,应当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孔子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国外的人都在学习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我们更加要努力学习。
《学庸论语》是台湾王财贵主编的。书本分《大学》《中庸》《论语》三部分,本书的特色是“大字”“拼音“”白文”“繁简对照”。
“大字”,是为了节省目力,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一般读者随时地诵读。
“拼音”一方面有助于读者对生僻字及古音等的了解,省去查阅字典的麻烦,提高儿童识字的效率。
“白话”一方面是为了篇幅不至太多;另一方面是“读经”不同于一般知识的学习。
《学庸论语》是我的好朋友秋月受王财贵老师的影响,加入到读经行列之中。
我又受好朋友秋月的影响,也加入到读经大潮之中,去学习古人的智慧。
记得19年五月的一天,秋月带我来到一个很神秘的地方,一家养生店子,店老板很客气地招待了我们。老板把培训场地租给秋月,不仅如此,老板自己也是个读经爱好者。
那天自发性来读经的人就有十多人,有小学生、有高中生、有老人、还有家庭主妇,我的身边还有这么多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我深感惭愧。
我们跟着秋月大声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也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也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大声地诵读《论语》里的经典语句,难怪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坚持不懈地读下去,我们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
那天跟着秋读了两个多小时,读到最后我都想哈欠连天,疲惫不堪了。
秋月说:“刚开始读经是这样的,当你养成习惯天天读经,就越读越有精神了。如果哪一天你不读,就感觉少做了一件事,我们要把《学庸论语》这本书它千遍不厌倦。”
不知不觉,大半年过去了,我有时间就读经,读经让我明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