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重君轻

作者: 小笨钟 | 来源:发表于2024-05-21 22:49 被阅读0次

    四方征战时,打虎父子兵,李渊需要自己的宗室子弟冲锋在前,所以广封皇室,连小孩也封了王。现在天下已取,为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必须改革。怎么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从自己人下手,从皇族开刀。没有自我牺牲自我献身的精神,改革都只是虚架子,都会无疾而终的。比如王安石变法,比如柳宗元刘禹锡的永贞改革,都是触犯了权贵利益而夭折的。“天子应该养百姓,而不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众生平等,体恤民情,太宗的思想光辉永放光芒。贞观之治,就是从这样凶狠地得罪亲戚开始的。

    使百姓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这才是治根治本的为政之道。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民愁国危,国危君丧。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身毙。李世民父子本是依靠国家乱世起家,可贵的是坐了天下后,太宗能够不断总结反思,于纷杂繁乱中抽丝剥茧,体会到疏源浚流才是永绝后患、固本之道,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娓娓道来,明白易懂,在这个国家里,他不仅身体力行克己奉公,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教导属下,打造清廉的管理团队。价值观的统一决定所有的法律法规和文化,也奠定了大唐盛世之基。如果一个领袖每天都像太宗一样常以此思之,不敢纵欲,那没有什么百姓不能团结在一起,没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没有什么国家不能治理昌盛。

    无独有偶。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在战争、和平年代日理万机,可他毕生却读了《资治通鉴》十七遍!中国成立那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竟然穿的是一套破了四个大窟窿的羊毛衫裤,两只袖子胳膊肘破了两个大窟窿,膝盖处也破了两个大窟窿。他的一件睡衣补了73个补丁!一床毛巾被打了50多个补丁!他深深爱着这个历经苦难的国家和他的人民,他也深切地明白一穷二白的国家,需要的是万众一心共渡患难。五千年中华文明汲养了主席的智慧和胸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的,毛泽东思想和人格的伟大光辉将永远照耀着红星中国,它是指引我们奋勇前行的航灯和旗帜。

相关文章

  • 23章 民重君轻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指代身体,身体是细胞的集合体,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灵子,所以“重”喻体、喻国。轻:比喻人的...

  • 《礼记》初鉴 十三

    引:心以體全,亦以體傷,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南川子曰: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凡不重民者,民亦轻之。君弃民如敝席,民...

  • 《商君书》卷5说民诗解2罚重其轻贫富富贫

    《商君书》卷5说民诗解2罚重其轻贫富富贫 题文诗: 罚重爵尊,则上爱民;赏轻刑威,则民死上. 行罚民利;用赏上重....

  • 《他说君贵民轻》

    前几日看到一篇文章,其内容为面试者在面试时应有的态度。作者将一位老板的言论发了出来。“现在的年轻人太不懂事...

  • 水舟之說——讀通札記(539)

    讀文白對照本《卷五十二》,感:1、水舟之說。通覽歷史,俯瞰古今,君民關係,多有變遷,如下:君輕民重,孟子說;君主民...

  • 道经·第二十六章

    重為轻根,静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輜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 重为轻根,静在躁君

    【重为轻根,静在躁君。】——《老子》 老子说:“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他把轻和重、静和躁,这些相对现象放在...

  • 品味《道德经》之二十六

    品味《道德经》之二十六 【原文】 重 为 轻 根 , 静 为 躁 君 。是 以 君 子 终 日 行 不 离 辎 重...

  • 《孟子》海说94: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海说94: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尽心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

  • 道德经(七十九)>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①君②。 【注释】 ①躁:躁动 ②君:统领、主人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重君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na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