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月兰
-1-
苏小溪是几个月前认识阿锐的。那时,苏小溪刚刚辞职,幻想着能靠着写文谋生。
早晨七点,苏小溪被手机的滴滴声吵醒。投稿的一家公号请求加微信。通过后,一个令人尴尬的消息跳了出来:你的文章有密码,我们打不开。
苏小溪简直要被自己蠢哭了。赶紧道歉,立刻删了密码重发一遍。再然后,编辑觉得苏小溪的那篇文章有瑕疵,要求修改。
阿锐,正是那位尽职的编辑。
-2-
安静内向的苏小溪,在虚拟的世界里,言辞犀利,反应敏捷,想象力千奇百怪。熟悉以后,她常常会开一些急智奇巧却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让阿锐心领神会后又忍俊不禁。
而阿锐,似乎一直是个沉稳谨慎,还略带些神秘的人,从不参与作者群里的嬉笑怒骂。但是,他和苏小溪说,和你聊天很有意思。
他们的聊天频率其实不算高,阿锐找苏小溪说话,有时候间隔两三天,有时候七八天,偶尔十天半个月也是有的。时间一般都在晚上八至十点间,不是太早,也不是太晚,合适得可以不至打扰到对方的生活。他们的交谈也很合适,不愠不火,却从不冷场。阿锐偶尔表现出的呆萌和苏小溪的妙语连珠,总能串联起话题。
他半开玩笑地对苏小溪说,以后我可能会喜欢上你哦。说得苏小溪心跳乱了频率,却还要假装是历经风雨、不动如山。只玩笑似的回应他,原来阿锐还不喜欢我啊?怎么办?那我得赶紧再努力一点呢。
偶尔,阿锐会向苏小溪透露一些自己的行踪和心情。譬如,他多在上海,有时会在北京;他会想家,但是有很多年没回家了;他最大的愿望是开间小小的咖啡馆,听听来往的故事;还有,他不愿意被围城……
但是,习惯啊,真的是毒药呢。
-3-
阿锐始终没有给过苏小溪他私人的联系方式。唯一联系的号是他和别人共用的。每当苏小溪想要找阿锐说话时,看到那个永远在线的头像,她转瞬就熄了心思。
空闲时,苏小溪常常会翻看他们的聊天记录,掰开揉碎每句话、每个字,回忆分析当时的情境。至于是想要找到些什么,其实她自己也不清楚。
却因此,她弄明白了一点,那几句似有若无让她曾经脸红心跳的话语,并不能代表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避开现实,还会在对方不小心触及边界时,小心地绕开话题。除了姓名和性别,以及他们想让对方知晓的微不足道的讯息外,他们之间其实一无所知。他们,甚至算不上是朋友。
不过是,两个孤独的陌生人相遇,结伴一程,给自己找到一个暂时脱离苟且生活的树洞罢了。
有很多次,苏小溪都暗下决心要断了这份奇怪的牵扯。可是,每每阿锐和她说话时,她又控制不住地秒回。
-4-
直到有一天,阿锐告诉苏小溪,他要出国了,不知归期。
苏小溪心下失落,却也松了口气。这段不及友情也非关爱情的缘份,一直让她既欢喜又惆怅。
阿锐走后,一直没有消息。就像,走完同一条街,回到了两个世界。
时间流逝。慢慢地,苏小溪开始释怀。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当欣于所遇,快然自足。孤独的人生,有人陪伴,哪怕只有一程,也是一件值得感激的事。
我们总是想要得到,想要更多,想要更好;却忘记自己的拥有,不知珍惜,然后因失去而怨恨。
苏小溪不愿自己变成那样心怀愤懑的人。
如果,将来的某一天,阿锐回来了。苏小溪心想,她会用她最轻快的语气,对他说,嗨,你回来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