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从最基本层面教你创业的书,书中主要阐述了什么方向的创业才容易成功,以及在核心问题上如何选择的问题,同时例举大量的案例辅证自己的观点,这应该也是为何近些日子这本书受热捧的原因吧,想必也是乘了万众创业的东风吧。
每当我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这是作者在本书第一章抛出的问题,作者是这样解释这个问题的
这个不绕弯子的问题听上去很容易回答,其实不然。它挑战智力,因为每个人在学校接受的知识都是已被肯定的,一定被人赞同。它也挑战心理,因为每个努力去回答的人都必须说一些他们明知道并不为众人认同的看法,这需要勇气。出彩的回答很少,相对于智慧,这些想法缺少的更是勇气。
这也许是一个创业者考量自己是否『够料』的第一步。
举例:90年网络泡沫、硅谷淘金热、Paypal的成功。
提示:传统的观念往往都是错误的,可这种错误却会重复性的发作。
如果将之前的问题引申为『还有什么有价值的公司没有成立』,这个问题看起来更难回答。
作者认为: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这之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垄断的公司总是会夸大市场的竞争,以防止反垄断法的调查,而处在严酷竞争中的小公司却愿意夸大垄断,依次渲染市场的广阔与盈利的前景,引起投资人的注意,而资本主义虽然打着竞争的旗号铺洒理念,可本质上是反对竞争的,因为只有垄断才有高利润,才有利于资本的积累。
举例:苹果、谷歌、拉卡拉、paypal
可是竞争就是好的么,未必。
竞争让我们过分重视过去的机会,一味重复过去的模式
拉卡拉的出现,同类企业的模仿性创新,仅仅形状的改变。
竞争使人出现幻觉,徒劳去抓一些并不存在的『机会』
网络宠物公司再激烈竞争的时候却没有去思考,这场战争值不值得打。
竞争让人分心
甲骨文公司的竞争最后变成人生攻击与口水战。
一个企业的价值是它以后创造利润的总和
这是为何营利的纽约时报估值却远不如仍然亏损的Twitter
如何在将自己公司建立为未来垄断性的公司?
1、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是一家公司最实质性的优势,它使你的产品很难或不能被别的公司复制。设计出超过10倍的改进。
2、网络效应
使一项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变得更加有用。Facebook只有你一个人使用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享受网络效应的往往是小公司,从一个看似不是商机的程度走向巨型企业,有如Facebook最初之针对哈佛学生。
3、规模经济
垄断企业越大越强:开发一项产品的固定成本(设计、管理、办公地点)需要更高的销量来分摊。软件开发就享有非常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如果重复生产,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4、品牌优势
一家公司最显而易见的垄断是对自己品牌的垄断,因此打造一个强势品牌是形成垄断的有力方式。但请注意,应该先靠实力经营烘托品牌,先从品牌入手会有很大隐患,如玛丽莎梅耶尔担任CEO期间的雅虎。
以上是了垄断性公司的特征,那如何打造垄断企业呢?
占领小市场
小市场比较容易占主导位置,但不要构思出一群『不存在的人』组成的小市场,初创企业应该力图服务一小群人。
扩大规模
亚马逊以图书起步目标成为在线零售业的主宰;eBay从拍卖走向卖场。
不要搞破坏
破坏在当下成了创新的代名词,可是过于颠覆会在初期树敌而被扼杀,如Napster被终结于法庭。
后来者居上
先行一步只是策略,不是目标,真正要做的是在未来产生现金流,如果有人在之前取代了你,即使你先发也毫无利润,要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先主导一个小的利基市场。
风险投资的秘密
风险投资的最大秘密:成功基金的最佳投资所获的回报要等于或超过其他所有投资对象的总和。
这使得风险投资家总结了一个规则:
只投资给获利可达整个投资基金总值的潜力公司。
这条可怕的规则让及时成长起来也不会有太大规模的公司不再有机会被投资。
启示:幂次法则告诉我们,应当将精力投入到足够擅长的事情上而不是平均分,同时在开公司前也考虑好,如果你在发展迅猛的公司,可能一点点的收益也会胜过自己开公司,同时风险更小。
创办公司的点子来源于秘密,关于自然的,或者关于人的。
股票而不是现金报酬
然而,对于鼓励员工奉献而非制造冲突的股票,你务必小心分配。给每个人相同的份额是错误的:每个个体都有与众不同的才能与职责,还有完全不同的机会成本,因此从一开始等额分配就是武断的、不公平的。另一方面,一开始就给得不一样也是有失公允的。这一阶段的怨恨能毁掉一个公司,但是没有一种所有权分配方式能够完全避免怨恨。
打造帮派文化
提供不可替代的工作机会
让每一个员工都看起来与众不同
每名员工只专注于一件事情
重视销售,但一定要以产品为前提
小结:作为一个非创业者,这本书更多的启发是教你如何去审视身边的创业公司,你仿佛可以不再以公司软文或是媒体报道去左右你对他的看法,而是形成一套基本的评级体系,去判断这个团队的未来发展,同时给出自己的建议。
从0到1的发展,而不是1到N的发展,可以用来解释现在的O2O乱象与大批死亡的可预见未来,同样,我们也可以观察垄断性公司,是如何一步步改为从1到N且诛杀创新基因而走向平庸走向灭亡。
突然想到王自如在视频中的一个归纳,当下的创新分为三者
1、引领需求的创新,如TouchID,触摸屏,没有你以为不需要,用了离不开。
2、解决痛点的创新,摄像头
3、解决痒点的创新,双前置摄像头等。
创新很多,大都是第三类,而第一类与第二类, 要不使得产品大卖,也不成就霸主公司,想到最初对嘀嘀打车提供的服务嗤之以鼻,到现在离不开,还是太年轻啊。
不过书中也有不足,就是内容相对分散,读起来会不知所云难以注意到重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