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件、大问题

作者: 漫兮罗兰 | 来源:发表于2016-02-18 10:29 被阅读51次

1.

很多时候,悲剧的发生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河北男子除夕杀4人毁2个家庭 2岁幼童未能幸免》。

其实类似这样的新闻我也看过不少,看多了自然也就习以为常了。不过这次令我想看下去的原因是因为我看到了这则新闻的另一个小标题——4人被杀害,只因200元欠款?

200元欠款对现在来说就跟过年打个红包差不多,那为什么又会闹出人命呢?

该新闻截图

警方初步调查,2月7日16时许,犯罪嫌疑人牛生饮酒后到受害人秦工家中讨要十几年前的欠款,双方发生争执。犯罪嫌疑人牛生持刀将秦工及其妻子、儿媳、孙子扎伤致死。目前犯罪嫌疑人牛生(男,38岁)已被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2.

该新闻评论截图

其实每次看完新闻我是不太愿意去看下面的评论,因为很多新闻的评论真是不堪入目。

这也让我想起了很久前堵车时看到的一个画面:车撞车,谩骂声不断,嘴动够了就开始动手,拿起地上的石头就砸,车上的人也纷纷下车看热闹。

当我看到这三条评论,无奈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都追求一个“快”字,快点功成名就,快点发家致富,快点,快点,再快点……既然说不清,那就用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大不了来个鱼死网破,谁怕谁谁孙子,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在冲动时的口出狂言吧!

我相信牛生也只是一时冲动把积累许多年的怨气一次性发泄出来,可在许多事件中也往往是因为这一时的冲动才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想大家在为受害人和害人者家庭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会跟我有着相同的疑问:为什么他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法律?要是大家都按照法律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该怎样就怎样,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

可是当我看到这样一句评论时:“那个说正当手段的你出来。”这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一件力不从心的事。

3.

去年暑假,我像往常一样去爸爸妈妈所在的城市打暑假工。那时妈妈所在的厂正面临交接,没有班加,白班也上不满,工资无法保底。

在这之前我就劝过妈妈换份工作,可是她说:“再等等,她已经在这个厂工作了六年,现在走了不值得,要是这个厂倒闭了,还可以拿一两万赔偿金,况且现在我们年纪大了,工作不好找。”

就这样妈妈等来的不是这个工厂的倒闭,而是另一位老板的接手。妈妈以为有老板接手,就会有班加,有事做,有钱赚。可是,两个月过去了,能上满班的也还是那几个人,普工依旧没有班加,上班也无事可做,工资还是无法保底,一个月下来那少得可怜的工资让人心寒。

工人多次要求保底也无果,作为普工人员根本经不起这样耗,很快工厂里的员工便自动离职。妈妈硬不下这口气,和几个员工说要去告老板。

后来他们去劳动局的事情被工厂管理人员知道,老板便吩咐下去:“每个月多给400元钱,没有保底,以后也不准闹,同意的签字,不同意的自动离职。”

老板很是精明,他当然不会欺负有能力的人,只有这些普工,没文化,什么也不懂,更经不起折腾。很多打算告的人都签了这份协议,因为对于告这件事谁心里也没底,他们认为怎样算都不如老板会算。最后也只有妈妈和几个人不肯签。

后来,妈妈和其中一人打算用法律手段解决。可是,她们什么都不懂,该怎么开始?

于是他们又去劳动局咨询。劳动局的人告诉她们:“工厂没有倒闭是不会赔钱的,至于你们说的什么保险和保底这是可以有一定赔偿的。如果你们决定要告,就在这填一张表,回去再写份诉状。”

诉状怎么写?请律师要花多少钱?有没有什么胜算?到底会赔多少?要告吗?打官司至少要一年,我们挨得起吗?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所有的问题都找不到答案,妈妈心里没有一点底。

爸爸很生气地骂了一句,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把管事的人打一顿再说。”

我知道爸爸说的是气话,不过当时的我还是害怕爸爸会一时冲动做傻事。就急忙说道:“就算打他一顿也没用,还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爸爸也不是那种喜欢惹是生非的人,况且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也只能说说气话发泄一下,实在没办法也只能忍气吞声了。

4.

当一个人对自己要做的事没有一点底的时候,放弃便是迟早的事。

我帮妈妈写了诉状也就什么忙也帮不上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除了懂点书本上的知识外,对于法律,也只能查查百度了解点条条框框,可这条条框框让我提不起丁点信心来帮妈妈。

妈妈想要放弃又不甘心,一直很纠结,后来因为家里发生了点事,她不得不辞工回家。就这样,官司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对于普通的工人来说,多上一小时班就能多挣十几块钱,他们要养家,他们不能有任何的耽搁,别说是一年,就算几个月他们也都耗不起,况且对于法律知识他们又懂得多少呢?所以,很多时候,人一旦被逼急了,就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这样快而简单,也可以泄心头之恨,而悲剧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

5.

当我们使用法律像使用筷子一样得心应手的时候……

这是经济法老师跟我们说的一句话,他还说:“中国人缺乏一种契约精神,在这方面美国做得确实比我们好。”

我想也是:当契约精神遍布大中华;当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当人们使用法律像使用筷子一样得心应手的时候,也许,人们就不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了,而那些悲剧也就不复存在了。

相关文章

  • 小事件 - 大问题

    昨天想在excel中两个数间插入任意数字,然后自己搜索了以后,认为这事儿我搞不定,excel也搞不定,但从搜索结果...

  • 小事件、大问题

    1. 很多时候,悲剧的发生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河北男子除夕杀4人毁2个家庭 2岁幼童未能幸免...

  • 小事件大问题

    记得前天我刚写过“一小时的等待,一千字的埋怨”,今天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不过我等了半小时及时问店主了。店主说...

  • 小事件,大问题

    小事件,大问题 第三节下课,刚进办公室不久,一群孩子涌进来,叽叽喳喳:“老师,熙熙把涵涵气哭了!"我一听,赶紧起身...

  • 小文的沉默里,究竟是什么?

    Day82——从德育事件看大问题 今天中午发生了一件突发的事,小文和小金因为恶作剧互相打架起来,据同学观察,是小文...

  • 大问题小思考

    生而为人,总是避不开那三个问题。 为此常思,然而每次以为弄明白了,过一段时间,又发现不明白,所以至今还是没有弄明白...

  • 小鼻炎,大问题

    很多人认为 “鼻炎是小问题,伤不了身子,不必大惊小怪!”然而这是个非常错误认识,针对这些情况,提醒广大人民:孩子患...

  • 小细节,大问题

    “开始发试卷,把书收起来。”走进考场,看到考生已经按照座号做好,不少学生还在拿着书复习,我对他们说。 ...

  • 小情绪,大问题

    14-4-44 有人说你能多快搞定自己的情绪,就能多快的得到成功。可见情绪对于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情绪是什...

  • 小面子大问题

    中国人好面子,不仅中国人知道,外国人也多少明白一些。 不同的是,中国人会拿好面子嘲笑讽刺甚至陷害对方,外国人则认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事件、大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pm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