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我也爱写小说精品小说
【历史】秦始皇的“铁路”

【历史】秦始皇的“铁路”

作者: 上下五千年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09:12 被阅读69次
更多历史,关注公众号:世界上下五千年历史

近日考古惊奇地发现,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竟然有古代的“铁路”。

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

该“铁路”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

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

马力“火车”日行800里

秦始皇的“铁路”当然不是铁铸造的,而是用木材铺设的。

做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保存完好。

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

“铁道”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

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不仅是为了减少工程量,也不仅仅为了广泛地开辟木材来源,而是有意识地选择的。

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凡是在铁路的枕木上走过的人都明白:两根枕木距离和人们的步子很不合适。

一次跨一根显得步子太小,跨两根又太大,在枕木上走路既慢又很不习惯。

但是经过测量却惊奇地发现,秦始皇的“铁路”,枕木之间的距离竟然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

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

那么最后又是怎么停下来的呢?

专家们的意见是:一定还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由木材填充平整。

马在这儿喂得饱饱的,休息得好好的。

一旦需要,套上车就能飞驰,马不停蹄。

到了下一车站,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

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

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

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

公认的速度日行600里,一天一夜至少600公里,有的人认为700公里。

这是比800里加急还高一倍多的速度。

无怪平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并且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

2200年前的“铁路网”

有不少专家认为,该“铁路”是秦始皇灭楚国时修建的,目的是进行后勤补给。

秦灭楚国,动用了60万军队,后勤补给需求量一定很大,于是修建了这条铁路。

但是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说秦始皇灭楚国时使用过这条铁路固然不难想象,但这绝不是个别的工程。

不然的话秦国的驰道就难以理解,而且从技术上来看也已经非常成熟,不是临时需要才想出来的。

以前一般认为秦始皇修建的驰道是“公路”,现在看来应该是“铁路”,由于马匹在上面飞驰、故称之为“驰道”。

历史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设驰道,依此看,他竟然在2200年以前就已经在全国修建了一个“铁路”网。

对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人们都很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车同轨却各说不一。

郭沫若认为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显然是牵强附会的。

但是,另一些人解释为车轮子的距离必须相同,这虽然符合字义,却也难以解释。

现代的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子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

为什么秦朝的“公路”上必须使用相同的车轮间距呢?

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子用六匹马来拉,这和普通的一匹或两匹马拉的车子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

现在发现秦始皇的“铁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但是按照这种说法,修建“铁路”的不仅仅是秦始皇了。

即使其他六国并不是个个都修了“铁路”的,那至少修“铁路”的还应该有一个或一些国家。

就好像现在各国的铁路轨道间距未必一样。

那个时代各国的“铁路”轨道间距也不可能一样。

这也是国防上的需要。

就是我国在解放前,云南省和山西省修建的铁路轨距也还不一样!

各路军阀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下铁路的宽度,使得其他地方的火车没法开到自己的地盘上来。

解放后,国家高度统一,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也就随之消亡了。

全国统一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铁路轨距1435mm。

那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车同轨也就是统一“铁路”轨道之间的距离了。

而且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修建的规模都比较小,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在全国大规模地修建起来了,以致成了一个茂密的“铁路”网。

当时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植被茂密,到处都是森林,也有良好的木材,这就为修建“铁路”提供了物质条件。

如有损坏,随时随地可以取得木材修复,这是秦朝“铁路”网出现的物质条件。

铁路网为何没留下来

秦朝时的车子,其轮子非常奇特,以前一直没有理会也没有想到这中间会有什么奥秘。

现在对照秦朝的“铁路”,一切都明白了,原来车轮的这种特性,使得它既可以在普通的公路上跑,也可以随时进入“铁路”飞驰,这是现在的铁路也没有的特点。

我们不能使得汽车上铁路线,也不能使得火车从铁轨上下来到公路上去行驶。

据汉书贾山传曰:“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在古代一般来说道路没有必要这样宽,因此有人猜测应该是公路和复线“铁路”并列而行。

车子如有需要,可以随时上铁路,也可以随时由铁路上公路。

在南阳山区发现的“铁路”,是单独复线,没有公路相伴。

秦国的铁路网在中国后来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呢?

专家们认为,秦朝末年的连年战争,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汉朝皇帝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御车配备颜色相同的马,许多将相只能坐牛车。

由于严重缺少马匹,铁路被废弛了。

而没有车子在上面跑的铁路,反而阻碍了交通,所以秦始皇的“铁路”,有的在战争中被毁,其余的绝大部分也在战后被拆,成了普通的公路。

汉朝的经济到了很久以后才复苏,又长期实行无为而治,所以也一直没有劳师动众重修“铁路”。

加上秦朝的驰道也太宽了,因此在后来经济复苏中,许多道路被开垦为耕地,变窄了,甚至完全不复存在了。

还有,秦朝的“铁路”显然是用于长途运输的,而汉朝长期分封诸侯,各地群众也没有长途运输的必要,运输线变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铁路的必要性。

原来人烟稀少的长途运输必经地,也已经失去了重要性。

大概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够得以免除被人为拆除和开垦并遗留下来。

但也正因为人烟稀少而不受人们注意。

秦始皇的“铁路”也就这样逐渐失传了,以至于人们再也不记得曾经有如此的辉煌。

不过话又说回来,到目前为止除了南阳山区以外。

在别的地方还没有找到秦朝“铁路”的遗迹,说秦朝有过非常发达的“铁路网”也就只能是个推测,尽管是个非常符合逻辑的推测。

一般来说在人口稠密地区已经不大可能还有秦朝“铁路”的遗存了。

但愿在人烟稀少的长途交通必经处,还能够找到遗迹。

只要再找到一个“铁路”遗迹,并且发现那儿的轨道间距和枕木间距和南阳的相同,那么秦朝修建过“铁路”网就应该成为定论了。

如果秦朝的“铁路”网被证实,那么这是比长城还要伟大的工程。

更多历史,关注公众号:世界上下五千年历史。百钻公会专题微信群,欢迎大家加入,加我微信ly1500597207拉你们进群,备注:百钻公会

《十八层地狱寻我三魂七魄》

相关文章

  • 【历史】秦始皇的“铁路”

    近日考古惊奇地发现,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竟然有古代的“铁路”。 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 该“铁路...

  • 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皇帝之一。哪怕最不懂历史的人也会对秦始皇的生平事迹有一些了解。 秦始皇是...

  • 被历史误解的第一人

    秦始皇大家都不陌生吧,历史书里说的秦始皇是一个暴君。记得以前的历史老师跟我们说秦始皇,对我国的只有一个贡献就是统一...

  • 《秦谜》读后感 ——你所知道的历史只是万分之一

    如果你是一个历史爱好者 那么你一定知道秦始皇 如果你不是一个历史爱好者 那么你也会知道谁是秦始皇? 是的,秦始皇在...

  • 真假龙颜:古代皇帝长什么样

    从秦始皇说起 读过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同学,应该都还记得这张秦始皇的插图吧: 可是,秦始皇真的长这样吗?《史记》上说...

  • 大秦赋惹了泪点

    曾说秦始皇暴政,也曾说秦始皇是伟大帝王,没有秦始皇,那就没有统一的版图。从历史书上看到的秦始皇,和在电视剧上面看到...

  • 秦始皇的历史功劳

    大健18化学本吴成华 秦始皇,名赢政(前259~前210),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从公元前231年起到公元前221年...

  • 兵马俑中出现一个怪咖,专家看了很无奈,至今不敢让其出国展览

    文/历史大农 简短一句话,剖析一段史。让“历史大农”用简洁的语言,为您讲述一段历史辛密。 编辑 秦始皇 秦始皇,是...

  • 秦始皇的尸体到底腐烂没有,专家:你不用猜了

    文/历史大农 简短一句话,剖析一段史。让“历史大农”用简洁的语言,为您讲述一段历史辛密。 编辑 秦始皇 说起秦始皇...

  • 历史的三个功用

    放假这几天抽时间看完了吕世浩著《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全书围绕《史记·秦始皇本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秦始皇的“铁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ex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