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11

作者: 钱江潮369 | 来源:发表于2017-11-21 12:09 被阅读0次
    论语.卫灵公11

    【原文】(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通译】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学究】

          言辞能达到表达意思就可以了,这看是简单,实际上真不是一般的难。

          这里首先要看表达的对象和被表达的对象之间有没有在一个高度和一个焦点上,没有这个基础,言语越简单就越容易产生分歧,这是常有的事。

          词不达意有很多方面导致的,没有听明白对方的问题,自己知识不够不能理解对方表述的意思,自己表达的只是自己想说的话,总是带着自以为是的态度去回复,偏离交流的主题而停留在事件的对错中,总希望能压制对方或者战胜对方,总之交流的话语都达不到彼此认同的基点上来。

          要做到言简意赅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原文】(15.42)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通译】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边,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学究】

          孔子是礼仪大家,无时无刻都在表述礼仪或者践行礼仪,总希望所有的人懂得礼仪制度,才能使社会归于大同。

          这里是孔子教乐师礼仪的一种实际表演过程。

          乐师在那个年代是有很高地位的,只有特殊场合才会出现,而且一旦出现必定是国家歌功颂德或者祭祀天地祖先的时候,如果一个乐师不懂得礼仪,就会给整个礼仪场面带来许多不便。那么乐师去见孔子,为什么会不会走台阶,又不知道如何入席了呢?

          一是乐师知道孔子最懂礼仪,怕自己不小心搞错了;二是乐师的确尊重孔子,尽管自己知道如何上台阶,如何入席,还是听孔子安排为妥当;三是乐师想看看孔子的礼仪和自己了解的礼仪是否一致。总是,这里乐师冕是一个谨慎的人,不会让他人难堪,宁愿自己出丑。这是一种真正谦虚的表现。

          而孔子对子张说这是在教乐师礼仪之道,孔子依人而教也是一种真正的师德。

    【结语】

        《卫灵公》42章就这样结束了,孔子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对不同人的教导来说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日常行为所透出的各种礼仪要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些千古名句在这里熠熠生辉,无论懂得并做到其中的来一句都受益匪浅。

          读经典,明明德。如清茶,如明月,心如止水思无限,一股清流住心间。

    论语.卫灵公1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卫灵公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oi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