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付出的努力没有累积到一起,永远从"0"开始,永远达不到终点。
很多时候,我们学了很多东西,但是边学边丢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个知识管理系统,而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打造一个让信息能够存留,并且高效收集,汇总到一个知识库里的机制。
生命是一条大河,河里川流不息,无时无刻流淌的是我们不断摄取、理解、消化、内化、输出的信息。生命本身就由各种各样的信息构成的。生命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一片DNA,而DNA的本质其实也是信息。
在人生中,我们需要不断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如何去做出一个选择和判断,如何在工作、生活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如何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其实这些都是信息的收集、处理、内化、输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信息流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
我希望的就是:和大家从源头改善人生的信息流,真正的会学习,有效且高效地学习。
希望您能和我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个人VX:(banchengyanyu1111)
公众号:(半城烟雨沙)
正文
前面几节课,介绍了如何成为大脑美食家,把大脑摄入的食物细嚼慢咽好好消化,内化肌肉。但是,就像身体一样,不能只靠饮食很,还要靠锻炼。今天,就来谈谈,如何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做大脑健身。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平时看很多书上很多课,但是到了应用时,就是想不起来。或者好不容易想起来了,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关键的时候总是掉链子。
但是,我们的老板、客户在意的只是结果,并不看我们有多么努力。
所以如果学习不能学以致用,无论觉得自己多么努力,其实都是一种虚假的自我感动,都是一种虚假的怀才不遇。
所学并不等于所用。
为什么学的时候觉得挺明白,到了用的时候用不出来?
如何让我们的所学为我们所用?其实很简单,就在学以致用这四个字当中。
学以致用,无非是两个环节
一个是——学的环节
一个是——用的环节。
这两个环节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所学就很难为我们所用。
先来看看【学】的环节。
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同样的,还有一种懂叫做你觉得自己懂了。学最大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费曼曾在一个访谈纪录片中讲过一句非常拗口,但是又很经典的话。【你得学会区分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你要非常小心,不要自己把自己给骗了!】
是不是特别绕,其实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学的时候没有学会,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自己没有学会,以为自己都学会了。
开篇词我就说过:工作以后的学习和在学校是非常不同的,我们既是学生,也是考官。读书上课之后,觉得自己懂了,就真的是100分了吗?觉得自己很有收获颠覆了认知就真的是100分吗?
所以,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客观的反馈的机制的话,我们的学习实际上都是在跟着感觉走。感觉自己知道了,其实并不一定真的知道不一定真的学会了。如果连学都没有学会,又怎么可能去运用呢?
当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还有改进的空间,有【知道】的可能。但是如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那就连任何进步的可能都没有了,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不需要再去学习,不需要再去进步了?
如果没有客观且有效的学习反馈,只是遵循着本能在学习的话是不可能学以致用的。
接下来,我们说说【用】
为什么学了用不出来,很重要的是,因为在学和用两个环节间是有一些距离的。简单说,就是【用的机会少,用的频率的少】。没有人在现实生活中提醒你要【真正的学会,真正的搞明白,一个知识】
而且想用,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真正用的时候,你的行为是会产生后果的,你的失败是有成本的。
比如说一个医学生,学了一个医学的知识和抗病的技能,但他不能在病人身上去用,因为要考虑到病人的安全,所以用的机会往往非常少,非常珍贵。
工作中也是如此,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关键人物,领导是不会放手让我们学以致用的,他要先看我们是不是真的有学以致用的能力,才会给我们学以致用的机会。
所以出现一个很大的一个悖论。【没有用的机会,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学会?如果不是学会了,领导就不会给我们学以致用的机会。】这简直就是个人发展的恶性循环。
所以【用】的环节最大的问题就是【可以去用的机会太少,频率太低。】【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就好比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那么破局的关键是什么?
要主动去创造【机会】为关键的战役提前做好【学以致用】的彩排。所谓熟能生巧,我们都不是学了就能用的天才,要靠反复的练习,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所以在正式应用之前,创造更多彩排的机会,刻意寻找、创造运用的机会。
这里,简单总结一下无法学以致用,往往是因为【在学的环节】没有反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没有学会【在用的环节】因为用的机会少频率低,没有彩排无法做到熟能生巧,也缺少针对性的复盘和迭代。
【学完不能用,不能用就没有真正学会的机会】怎么
其实就是【费曼技巧】
在【学】的环节,费曼技巧能帮我们真正的学会。就彩排对知识的运用。简单回顾一下什么叫是【费曼技巧】我给他下了一个定义,就是学任何东西,如果能用简单的话,用自己的话,不带行话、术语,说给80岁的老太太或8岁的小孩,如果这些人都能听懂,那么你就是真的懂了。一句话来说【会说人话的才是真学霸】
在【用】的环节,费曼技巧可以帮我们主动创造一些运用的机会。
很多人说,我做不到,因为费曼技巧的本质是【以教促学】我又不是老师,也不想当老师。没有人听我费曼怎么办?
其实每人每天无时无刻都在费曼。
比如你是个医生,时刻都得实践费曼技巧,当你跟病人或者家属解释病情时,必须用普通人、非专业人士能听懂的话来,不能只说医学上专业术语。而且,病人的文化层次不同,都得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习惯的方式和他们说,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不靠数据就说不清楚,说不出来,别人就不能明白,这就说明,实际上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到位,要去补充相应的知识。
所以,费曼就是【学的反馈,使用的机会】
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几种费曼的形式。
第一种——【口头费曼】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领导交代工作后以为自己明白了,结果到了交付工作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工作牛头不对马嘴。但自己又非常委屈,觉得是领导没有交代清楚。这时候怎么办?很简单,用口头费曼?领导工作交代完以后,你可以尝试复述一遍,你所理解的要求,当场和领导确认,避免无用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训练,你可以把工作的需求表述的非常清晰明了,领导也会觉得你头脑清晰,更加的赏识你。
签合同、和客户的工作沟通同样也是如此,做好费曼说的人,说一遍内容就听懂了,也可以用思维导图或邮件备忘录的形式确认一下
工作总结,提方案,实际上也是在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都需要费曼
不仅仅是工作,在生活中也充满了口头费曼
这样的费曼,能够提升朋友间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非常著名的【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的是中华的美食,但实际上他就是一个非常高明的费曼,以至于看到这些食物时,会忍不住的流口水。
那我们为什么不制作自己身边的舌尖上的中国?
有一次,我意外发现一家烧烤,特别好吃。回家后,我只是说:有家羊肉串特别好吃,相信我就去吃!而是,先留心观察不同寻常之处,回家后,会先说:为什么好吃,好吃在什么地方?和别家有什么区别。互动沟通之后,就讨论开了,有时甚至会讨论到东北烧烤和南方烧烤有什么不同?文化地域对烧烤文化有什么影响又是什么?
所以费曼不仅能够提高表达能力,还能够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美好的细节。增进亲密关系。而不是回到家,除了柴米油盐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以外,就觉得无话可说了。
第二种——书面费曼
除了口头费曼,还可以进行书面形式的费曼,而且可以用最平常的工具,就是我们的微信朋友圈。
简单说,就是用每一条朋友圈的状态作为最小的费曼单位,一次只用200字以内,费曼清楚一个概念,一件事情,一个想法。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其实都需要用文字去表达,去沟通。
尽管我们都知道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但自从离开学校以后,很少会人再刻意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了。即使看完一本书后感慨万千,但也很难有机会和精力坐在书桌前安安静静的写点什么了,其实我们平时最经常写点什么的场景就是我们的朋友圈。
无论是自拍还是晒娃,都得加一句描述、写一句。但内容呢?发美食的时候,只是苍白的说,好吃。发美景的时候只是无力地说,好看。这些都不是好的书面费曼,即使转发文章,也只是摘抄其中最精彩的两句话,都是别人提炼好的,现成的。
其实公众号的文章都很功利的,文章结构的开头是结论,中间是动图,结尾是广告,转发开头,都是提炼好的内容,想比好吃好玩好看的,也高明不到哪里去,没有用自己的话去总结去思考去感悟。
其实朋友圈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成为你费曼的实验田】你【输出的练兵场】是你刻意练习之路。
无论发照片还是转发文章,有意识的用自己的话去表达观点,让自己言之有物,这其实是在用朋友圈,为你自己代言,传递你的想法,树立你自己的品牌。
如果你的表达有内容,你的思考独一无二,朋友圈的人不仅不会屏蔽你,还会和你互动,而这些互动都是在【检验你是不是真知道】的良好反馈,也增进了和朋友们间的了解,这样一来,本来是浪费时间的微信朋友圈,成了我们刻意练习,和社交互动的场合了。
互动和反馈,让我们的生活变成了学习本身。
打完自己的【罗辑思维】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逻辑思维】特别棒的一个节目,每天只用60秒的语音,一秒不多,一秒不少死磕自己给你讲清楚一个概念。
实际上,罗胖做的就是费曼技巧。只不过罗胖的非凡功力实在是太深厚了,它不仅能给你讲清楚一本书,一个现象或一个故事。而且,还会传递他的想法,跟别的事情建立联系,能让人听明白,愿意听下去,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费曼。
但是输出不是一种天才,不是一种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每个学习者对自己的责任,是主动学习者的制胜武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一个自己的逻辑思维呢?为什么只是听逻辑思维作为输入,而不主动作为输出呢?
实际上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用你的微信给自己发一个60秒的语音。
在这个语音中,你可以尝试用辩论技巧去解释曾经看过的一本书,学过的一个概念,甚至和同事闹矛盾都可以用60秒的语音,尽量把前因后果讲清楚、讲明白、讲生动、讲有趣,
做你自己【罗辑思维】的听众,相信我,当你尝试这么去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说60秒的话是这么不容易,在这60秒里,你会有一大堆口头禅,比如说(嗯,这个等等)
但是没有关系,只要刻意练习,就会突飞猛进。可能一个星期以后,再去听的时候,就会发现,对于一些细节,你可能记得不那么清楚了,这样就可以加深记忆,第二,你会发现自己之前讲的有些东西可能不太对,或者讲的不够好,不够那么生动,这时候就是你迭代的机会了,你可以重新录一个60秒发给自己。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一个概念就可以不断不断的迭代,讲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精彩。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费曼不是一次完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把东西讲的简单清晰,又清楚,需要我们不断的前进。这也是我们对一个概念理解的不断加深,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
所以每次当我听录音,发现以前费曼不完美的时候,心里是特别高兴的,而且配合读书学习思考做笔记,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一个闭环。更有意思,效果也更好。
很小的东西,能讲清楚,做工作汇报做演讲,也会变得更加的容易,我们还可以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或者说是用开脑洞的方式去实践费曼技巧。当我们看了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我们不仅仅可以尝试说清楚,写清楚,也可以在自己的脑袋里演戏。想象一下,如果你当导演,要怎么去布置场景剧情又会如何推进?怎么用语言去表现这个故事?这时候,你就可以在头脑中去放你自己的电影,这样过一遍,比你单纯记忆的效果好得多,而且非常生动,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学了多少,学得多好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用起来,但是学和用之间是有距离的,用的机会少且宝贵,所以我们需去彩排。费曼就是学的反馈用的机会。
费曼其实无处不在,每个人每天都在费曼。
怎么去实践费曼?,四种方法
1,口头的费曼
2,书面费曼
3,打造自己的逻辑思维
4,开脑洞。
真正的人生学霸肯定是费曼高手,对学霸来说,学习不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反而,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学会钓鱼永远比给你一条让你当下吃饱不饿的鱼更加重要。而我希望在今后的知识学习、个人成长,打造学习的方讨论等等的路上能够和大家一同前行,我希望得到并不是一盆今天吃了就不饿,但是明天还会饿的红烧鱼。我希望学会钓鱼,并且和更多人一起实践捕鱼的方法,用切实的个人成长来抵御这种的焦虑。如何实践费曼技巧,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学习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是非常漫长的。我会用最容易的理解的方法和语言,和大家分享学习背后的方法论,更深入的理解这些方法论,
对于学习来说,我们需要的其实并不只是一些小技巧小经验甚至是套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精巧的系统,一个虽然见效慢,但是能一劳永逸,真正能够解决你的问题的学习系统。
所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想和我一起精进的朋友,我们一同前行,输出倒逼输入,相互督促,鼓励,一起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