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安娜
艾丽斯·马蒂森的《写作课》的副标题所说的“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正是最近我心中盘旋不去的最大疑虑,这是促使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诱因。
作者艾丽斯·马蒂森是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并常年在耶鲁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教授写作课,出版多部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曾获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等。不过,我觉得相比出色学历,马蒂森更优秀的品质是勤奋,例如马蒂森发表的第一篇诗歌是保姆帮她带孩子的下午两小时里,她躲在地下室的洗衣房里写出来的。
在《写作课》这本书的一开头,马蒂森就点名,她认为写作像放风筝,读完整本书我明白了她的意思——风筝能飞上天,需要规则,也需要自由。
和以往认知不同,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作家外,大多数作家仍然需要不停阅读、学习、思考、练习,以及修改,是的,修改,反反复复的修改,触及灵魂的修改,才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然后第二天醒来,仍然可能觉得它一无是处,想丢到窗外。
马蒂森在《写作课》里讲到全职作家和兼职作家各自的困境,前者承担着他人审视的压力,是否因未承担社会职位而感到荒废时光,后者承担着自我审视的压力,还可能因为工作和写作精力分散迟迟写不出来。女性作家可能承担比男性作家更大的压力,除了工作和家务本身的压力以外,女性的自我审视更严重,更怀疑自己的能力,更可能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作品而放弃,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
马蒂森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都写过很多,因此她能自信比较二者的差异,本质差异并非篇幅,而是结构。短篇小说一般需要两三个事件,带动读者情绪随着情节起伏,最后收尾;而长篇小说则需要作家更清醒,构筑更多完整情节,更丰满的人物,不断推动事件发展,有些小说虽然篇幅很长,却不能成为一篇长篇小说。如果说短篇小说可能是过山车般的刺激,长篇小说更像是长满钩子的地毯,读者上了钩就别想甩脱,总是吸引着读者读下去,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
相对于读小说的自在,写小说可能就没那么轻松,恰恰相反,是非常痛苦。从作家产生一个念头,到明确提纲、人物、主要情节,包括真正开始写,修改提纲,增减内容,到修改细节,反反复复修改,这个过程,不仅需要作家向内直面自己的灵魂,直面作品的灵魂,触及最深层次的痛苦,还需要作家抵挡外界的干扰和压力,比如其他事务,比如身边人的评价,比如大环境的变化,比如社会压力。即便是作家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一部或者多部作品,最终也未必能出版。
《写作课》中,马蒂森推崇作家乔治·艾略特写《米德尔马契》时的创作笔记,这一手法可能对写作长篇小说有参考意义,这本创作笔记(以及其他艾略特的创作笔记)也被称为“采石场”,里面写满了艾略特为这部长篇小说所记录的大纲、主要情节、地图、人物关系列表、事件年表、各人物生平履历,甚至还有她为了书中的医学内容而通读了当地医学期刊,记录的所有感兴趣的内容。从最终出版的小说对照来看,创作笔记中的有些材料被弃之不用,有些情节被修改,甚至提纲也会修订,艾略特还记录了很多对于人物行动和心理的思考,为各场景和事件编码。
由此,马蒂森指出,写小说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浪漫,靠激情一蹴而就,与之相反,写小说是一个漫长、枯燥、折磨的过程,长篇如此,短篇也如此,甚至可能需要字斟句酌的修改。作家需要有野心,需要观察力,需要情感推动,同时也需要理性分析,需要沉稳。作家都可能遭遇写作障碍,这时就需要采取一些行动,打破现有的禁锢感,就如同要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就要让作品中的人物“采取行动”一样。
当写作缺乏灵感时,或者修改遇到瓶颈时,可以采取的办法包括走到室外,寻求新的素材和刺激,也可以向别人请教,但要谨慎选择请教对象,学会倾听和分析,怀有好奇心的大量、持之以恒的阅读,还有重新誊写或者录入电脑等等手段,关键是不因为过程中的挫折就轻易放弃。无论如何,写下去。
写作能让人感到成就和快乐,满足了分享和倾诉的欲望,这是很多人开始或者试图写作的原因。但写作同样是一份工作,无论是全职还是兼职,它需要被严肃对待,需要作家对写作过程有清晰的认识,需要在绝望的时刻不放弃,需要勇于接触痛苦,需要了解读者诉求,并不惧怕修改自己的作品,直到它让人感到满意。
也许我们最终也没有写出心目中期待的作品,但至少《写作课》让我们管中窥豹,对写小说的工作流程有了新的理性认识,明白优秀作家也因创作受尽折磨、反复修改,因此,自己开始写作的那一天也就不再遥不可及。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