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技
架子车是一种特别简易的交通工具,这样说似乎不太恰当。但是,它着实发挥出了交通工具的作用,甚至还远远不止。
在我年幼懵懂的90年代,它的身影遍布了附近各个乡村,家家有辆架子车。到我十多岁时,它依然活跃在乡间的土地之上。拉粮食,拉柴禾,拉运其他各式货物。拉着老人就医看病,拉着小孩儿走亲戚。哪一家盖新房子时,拉土、拉砖都少不了它。它是交通工具,也是劳动工具,仅有两只轮子,一节木车箱和一副拉带的架子车伴着几代农人丈量着广阔的农村天地。
在没有多少玩具可玩的年代,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利用这一辆架子车就能玩出精彩的童年游戏。一拨架着前方两个木车把,另一拨坐在车尾,两只车轮成了杠杆,这是乡村早期的“跷跷板”,为乡村儿童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在平常闲置不用时,将车厢掀起靠墙而放,车轮滚动到一边。这车轮也能成为小孩儿手里好玩的玩具,几个小孩儿推着车轴,轮子滚动着,他们在后面开心地跑着,追着,就像在追逐着童话里的一处风景,一个出现在梦中的动画人物。而在我爷爷的手中,这车轮就成了纺制麻绳、布绳的工具。把车轮立起来,一双巧手借助轮轴的转动力,一根绳子逐渐收得又紧又实,最终成型。
犹记得爷爷和奶奶拉着架子车到村子“南边儿”的磨坊磨面的场景。这段路大概5里地。车上一般拉着两袋麦子。爷爷如同一位优秀的舵手,拉带搭在肩上,娴熟地掌舵着拉把。我跟在后面,不时地推一下。麦子在磨面机里打碎成粉,起先是麸子和面粉掺杂在一起,经过几轮循环,洁白如雪的面粉终于打好了。我不知道爷爷拉着架子车走过多少路,那根拉带在他的双肩上总共停留了多少时长。他像所有老人一样对架子车有着特殊的感情,人与车子磨合成了恰到好处的整体,以至于睹人思物,睹物亦思人。一位老人拉着架子车行走乡间的背影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符号,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打动人。
我也不知道那辆架子车在什么时候从我的眼底消失了,从乡村中消失了。也许被丢弃在路边沟里了,也许被劈成柴禾烧掉了。应当说架子车是一项低调而伟大的发明,是中国乡村的“文化遗产”,是记忆中不可消褪的一抹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