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评是彩色的读书哲思
从《中国哲学大纲》中所言中国哲学之特色谈起

从《中国哲学大纲》中所言中国哲学之特色谈起

作者: 卡隆之桨 | 来源:发表于2018-03-08 13:21 被阅读64次

   

张岱年先生在其大著《中国哲学大纲》的序论部分谈及中国哲学之特色主要有六点:一、合知行;二、一天人;三、同真善;四、重人生而不重知论;五、重了悟而不重论证;六、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张师是大哲,他所言及的这六点基本上也概括了中国哲学的特点,即使有其他更为详细的论述也终会归因于以上六点。根据张师在书中所言的,我们似乎可以再慨括出一个总结性的结论:传统中国哲学的发展是与传统中国和中国人的发展相适应的——这似乎是一句脱了裤子放屁的老话。但正是这样的一句老话却点出了中国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困境,即是传统中哲如何适应当代中国。

从哲学自身的必然发展进程来看,无论是西哲,还是印哲,它们的发展似乎都是一脉相承的,即使走过一点小径,但也终会回到大道上去。可中国哲学却似乎没有那么幸运。从五四时期对于西方文化的全面引进,到十年惨剧,中国文化被摧残,其子嗣中国哲学的命运也好不到那里去。即使有着一大批学者的坚持和努力,当下中国本土哲学的发展困境依然如临渊之残兵,死亡在旦夕之间。

何以同是哲学,西哲依然有着它的市场,印哲也还有着它的拥趸,可中哲却似乎只是一小群文化学者心中的圣土,残存在一部分学者的忙于奔走之中。

当然中哲有着自身的不足之处。即使是近八十年过去了,张师在书中所言的中哲的首要也依然还是使其呈现系统化。虽然就当下的中哲来说,我们有许多此类书籍的尝试,无论是西方学科式的历史呈现,亦或是断代专章式的专论,或者传统中哲式的学案。可所有的这些努力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系统化建设是为了便于走入门径,可走入门径后的中哲放在后来学者面前的却似乎依然是一片狼藉,那无意间拾起的残羹也成了窥入者仅有的骄傲,玩味于手中的上了浆的瓦砾。何以至此,问题出在哪儿!?

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人的成长首要地是对于自我的认同,那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的文化的成长首要地也应该是对于自我的认同。可目前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似乎少有认同。

一种文化的繁衍生长是立足于它所在的生活世界,哲学更是。我们不全然认定环境决定论者的论断,但也依然认可它对于环境施受能力的判断。传统中国哲学也正是如此。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小农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的匮乏,让多数的中国人不去奢及另一个世界可能存在,而仅仅是立足于土地、立足于生活。它一方面塑就了中国人难以企及的坚韧,但也造成了中国人的懦弱,这正如鲁迅先生在它的多数文章中所言及的。可这不是中国哲学衰落的原因啊!

中国哲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一少部分有着话语权的文化学者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全然否定。这样的摧毁是致命的,我们用一百年的时间炸掉了用漫长的两千年建筑起来的大厦,然后将捡起来的秦砖汉瓦放在不适生活的博物馆里。如果说五四之后的中国因为还有着一批让人敬重的老学究传承着那奄奄无力的星火而不至于出现危机的话,那么回望这过去的二十年,我们迷失了,我们迷失在自己设想和设计的辉煌道路之上,我们成了这绿色土地上的浮萍,没有根的浮萍。

我们到底怎么了,中国哲学到底怎么了,中国文化到底怎么了!!!

其实横看同时代的西方文化和哲学,它们的近况也不好受,它们也岌岌地颤抖在独木桥上成为少数文化学者的思想玩物。那么我们似乎也要更深地去问到底怎么回事!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这老弱的灵魂跟不上了,是因为社会的动荡让我们只顾眼前的奢靡享乐了,是因为哲学已死、上帝已死、文化已死。可如果这些都已经死了,那我们靠什么活着呢!靠我们赚取的工资,靠我们汲取的食物,靠我们藏在嬉笑面具背后的利刃与贪婪。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和非洲草原上的鬣狗、北欧雪地中的群狼又有什么不同呢,甚至还不如它们,因为它们在生物本能之外还有着忠诚与慈爱,可看看我们自己!!!

我们何以至此!

或许口出狂言地给出答案:是因为我们都在努力地想要在世界之外创造另一个世界,在生活之外创造另一个生活。所以我们学会了阳奉阴违、学会了虚情假意、学会了设计谋虑、学会了黑白无间、学会了鬼谷厚黑,学会了用动物的方式过着人的生活,学会了用兽性掩盖人性——“食色,性也”,我们承认“食色”是性的本然,可它不是性的实然啊。生活之外没有生活,除了这个蓝色的星球之外也没有另外的世界,可看看我们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多糟糕呢!亲人之间没有了爱、朋友之间没有了爱、爱人之间也没有了爱,甚至连父女妻儿之间也没有了爱,有的只是法律意义上的责任与义务,有的只是社会价值上的道德与约束。我们成了信奉物质高于一切的“异化”者,也成了“他人即地狱”的崇尚者——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多数人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感到孤独与无助、感到焦虑与疲倦,我们成了那只被关在透明玻璃瓶中的苍蝇。

当我们冷静地回想一下,而承认这样的事实,我们也就承认了这是西方哲学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就承认了某一位学者所论断的“这样一个时代是中国文化的时代”——因为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具有文化自觉之后就是活脱脱的立足于生活之中的,它不渴求于在世界之外去创造另外的世界,就连佛道的彼岸世界也是依据在这个此岸世界里而论功行赏——可事实是,现在的我们的文化不敢承担如此厚重的责任,中国的哲学没有做好,中国的文化也没有做好,甚至承载和象征着中国的一切的我们自己更没有做好。我们怕,深切地感到害怕,因为要想引导世界就必须承担世界,可这个世界的重量太大了。虽然我们的领导者和前进者让我们看到了可能,可当这一切放到我们的周围的时候,我们却似乎没有了对于我们自己文化的自信和坚持。我们认为西方的教育都是好的,我们认为西方的艺术都是美的,我们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时尚的。而我们的许多文化学者又在干嘛呢,在兜售廉价无用的嬉皮笑脸,在炫耀错漏百出的文化无知,在高阁悬置的设计壁垒,我们大众该怎么办呢?!

——旗帜的鲜红在一片灰色里显得注目,可我们多数人感到自己就无望地生活在那片灰色的世界,所以我们喜欢灰色的地带、喜欢灰色的收入、喜欢灰色的情感,而这就是我们多数人最真实的生活——可这就是我们多数人内心的生活吗!不是,是的,不是,我们大众依然还愿意相信有爱,相信明天的美好,相信明天的幸福,只是多数情况下我们因为没有了依靠本土文化而产生的勇气,所以也丧失了荷担宇宙的胆量,我们妥协了,我们这一群最有力量的人妥协了,而这一切是一群具有文化话语权的人让我们大众感到无望而妥协了。我们承认我们是羊群,可我们的牧羊人呢!?

我们看到的对于中国文化及哲学的叙述不是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便于理解,而是为了适应西方文化的肢解;我们对于中国文化及哲学的宣扬不是为了中国人自己,而是为了让西方更好地理解中国;我们对于中国文化及哲学的学习不是为了服务于中国,而是为了向西方证明我们也有文化和哲学——“我们丧失了自信力吗?”——“是的,我们丧失了自信力”——他们做到了,他们正在一步一步地从我们的身边摧毁我们的文化,从我们这里摧毁我们这个民族!

我不知道我们的出路在哪儿!?我也不知道真正的牧羊人在哪儿!?你呢?!!!

相关文章

  • 从《中国哲学大纲》中所言中国哲学之特色谈起

    张岱年先生在其大著《中国哲学大纲》的序论部分谈及中国哲学之特色主要有六点:一、合知行;二、一天人;三、同真善;...

  • 胡适论中国古代哲学的中绝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末篇,讲了中国哲学的终局。 中国哲学的终局分三章。其一、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其二,所谓“...

  • 梁启超与胡适之间的论战

    一、关于《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辩难。 五四前后,胡适和梁漱溟先后发表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和《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两部光...

  • 中国之哲学思想

    蔡元培先生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作序,言其截断众流、独辟门径,于学术有大功焉。是书也,肇于中国古代哲学史之意义,...

  • 荐读|张岱年 :中国哲学之特色

    中国哲学在根本态度上很不同于西洋哲学或印度哲学;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哲学的特色,然后方不至于以西洋或印度的观点来误会中...

  • 入哲学

    当代中国学界曾有言:学习中国文化和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指出《中国哲学简史》是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

  • 寅起迎日出,为有缘人制金光护身符

    原创:邓从云,哲学士,中国洛格风水掌门 《 道德经》,老子之五千言,后人研之,慢慢地形成了中国的本土宗教:...

  • 2019-05-26

    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史的区别 最近突然对哲学有了兴趣,然后就买了书。 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哲学分支有中国哲...

  •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关于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冯友兰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

  • 中国哲学史笔记(一)

    第一讲:导论 *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与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 ...

网友评论

  • 可乐雪花:不知道就别出来写这么多文字,浪费别人时间,蠢人说话我们就听不见智者的声音了。
  • 新人作者小可:我觉得现实没有如此悲观,至少我对中哲持极大的认同,90后对传统文化应该都有比较天然的亲近。真正对传统文化有自信的话,会相信它必将复兴,你读过梁漱溟吗?
    卡隆之桨:@Runfastest_LYF 讲儒家或传统还真不是为了正名,所谓克己复礼,求真存善,不是一种书本文化,而是一种生活行为,相敬如宾不是少了情趣,而是多了感恩,执子之手不是多了浪漫,而是多了敬畏
    梁师的立足点让人崇敬,他指出了方向也很重要,但回望先生,更应该看到的不是方向和问题,而是先生的行为。所谓言传身教,其实就是身体力行。
    王门后生曲异了儒家,也谤染了佛家,我们都继承了
    复兴的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意识
    平等不是说我和你一样的权力,而是说尊重的独特
    新人作者小可:@卡隆之桨 讲儒家开不开出民主科学,我以为还是次要的,儒家里面有民主科学的价值土壤,这是无疑问的。但若是仅此而已,我看今天也没必要复兴传统,不过正名而已。
    所以哪怕梁漱溟讲的有些东西不够系统,但他指出的方向和所提的问题很重要。
    卡隆之桨:@Runfastest_LYF 读过,不过先生最好的部分是对于中国农民的深情,一种佛教徒似的深情,我比较喜欢徐复观,他的深情是儒家的,浓到深处的骂,却又是那么温柔,如一位长者,一位朋友,一个孩子
  • 在花前:哈,稍微悲观了。,如果你也是学人,你也有脊梁,也可以为此努力哈
    卡隆之桨:@在花前 哈哈,😂算了,我已经出学校五六年了,我走的是野路,😂😂😂可能有点儿俗😅
    在花前:@卡隆之桨 哈哈,对的,多交流,互相学习
    卡隆之桨:@在花前 好吧,😂我不是学人,我只是一个读书人,😅只不过看你写的东西,你或许是学西哲的吧,加油了😀

本文标题:从《中国哲学大纲》中所言中国哲学之特色谈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qyfftx.html